新華網 正文
“橋堅強”是如何煉成的——記守護“萬里長江第一橋”的養橋人
2017-10-17 10:40:5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武漢10月17日電 題:“橋堅強”是如何煉成的?——記守護“萬里長江第一橋”的養橋人

  新華社記者 王賢

  “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迎來了60歲的生日。1957年10月15日,一橋飛架南北,長江天塹變為通途;阻隔了幾十年的京漢、粵漢鐵路無縫對接,京廣大動脈全線貫通。

  如今,這座我國首座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每天有300列火車、10萬余輛汽車通行;60年來,它歷經7次較大洪水、77次輪船碰撞,依然巍然挺立。今年4月發布的“體檢報告”顯示,目前全橋無重大病害,無變位下沉,24805噸鋼梁和8座橋墩無裂紋、無彎曲變形,百萬顆鉚釘未發現松動……是名副其實的“橋堅強”。

  “橋堅強”的美譽,不僅源自過硬的品質,也離不開對橋梁的精心養護。60年來,不論嚴寒酷暑、刮風下雨,武漢鐵路局武漢橋工段三代“守橋人”始終虔心呵護、默默奉獻,養護維修水準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橋長近1.4公里,來回一趟2.8公里,“80後”養橋工人陳卿明記不清每天要走多少個來回。橋面是否有異物,鋼軌是否有斷裂,鋼梁是否有銹蝕,扣件是否擰緊……每一項工作他都做得仔仔細細。

  作為一名年輕的工長,“橋三代”陳卿明愛動腦筋、善于思考,是同事們心中的“麻煩粉碎機”。大橋上的更換鉤螺栓作業最“棘手”,陳卿明根據鉤螺栓的形狀,研制出一種焊頭卡,以前兩個人幹的活,現在1個人就能輕松搞定;通過大橋的列車密度、速度增加後,木枕使用周期越來越短,陳卿明帶領同事研制出了一種塑膠墊圈,安裝在護軌下方,延長了木枕的使用周期。此外,他們自行研制的“起道輔助裝置”等新工藝也得到推廣。

  同樣是“橋三代”,黃志國擅長“鋼梁噴漆”,是公認的“土專家”。他也善于動腦筋,喜歡技術革新。近年來,黃志國先後研究革新7項橋梁作業工機具,有效提高橋梁作業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記者見到武漢橋工段長江大橋車間橋梁一工區工長聶亞林時,他正在剛投入使用的“作戰指揮部”盯控。大廳正前方電子螢幕顯示著大橋數十處關鍵處所的實時畫面。大廳中央擺放著10臺電腦,各項日常檢測數據一目了然。

  在武漢長江大橋工作了30年的“橋二代”聶亞林對這些天養橋工藝、技術的變化感受頗深。他説:“這些年,大橋養護經歷了傳統手工時代到機械化、再到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跨越。”

  上世紀,養護維修橋梁主要靠肩扛手抬、手工作業。2000年後,電動扳手、電鎬、電動打磨機、高壓噴漆機等先進工具開始廣泛使用。如今,信息化、智能化、大數據手段興起,坐在安全指揮中心能24小時全覆蓋監控大橋狀況。

  看到眼前日益先進的養橋工藝,第一代“養橋人”、年近八十的蔡佑春滿是羨慕和欣喜。他説:“我們都是傳統的手工作業,大橋是鋼梁結構,軌枕均是木質,橋上場地窄、行車密度大,重體力、高強度的作業多,考察一名工人是否合格,不光看技術,更要看體質。”

  哪根橋枕容易壞、哪個鉚釘容易松、哪處鋼梁容易銹、欄桿的雕花有啥故事……退休二十年了,蔡佑春對橋上的東西如數家珍。

  “延長大橋壽命,除了精湛的技術,最關鍵的還要一種‘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工匠精神,以及對大橋的摯愛和使命擔當。”多位退休“養橋人”説。

  如今,秉承“科學養橋”理念和“工匠精神”,武漢橋工段著力提高養橋水準和工效,一場以“檢、修分開”為主要內容的橋梁維修體制改革正在武漢長江大橋車間全面推進;他們制定了大橋養修“檢查、分析、評價、計劃、作業、驗收、考核”七個關鍵環節,並加速推進“智能橋梁”建設。

  聽著“養橋後輩”上工前“人在橋上、橋在心中”的呼喊,武漢鐵路局武漢長江大橋段第一任副段長、已經88歲高齡的范孝廉很是欣慰,又滿懷期待。他説:“武漢長江大橋就是‘萬里長江第一橋’,新時期的養橋人,要把橋放在心中,還要有更廣泛的視野,要多走出去看看,向同行學習,對標先進、趕超先進,把橋養好、護好。”

  三代養橋工人,一座時代豐碑。60年來,武漢長江大橋沒有發生一起鐵路行車責任事故。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大熊貓家族迎新客
北京大熊貓家族迎新客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中國警方向美國遣返一名紅通逃犯
中國警方向美國遣返一名紅通逃犯
江蘇阜寧上演“千人魚宴”
江蘇阜寧上演“千人魚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81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