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跟著“衛星”來種地
2017-10-09 09:26:28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跟著“衛星”來種地

 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介紹數據圖像係統。

   工作人員實地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

  掌中iPad盡顯神通。

  30歲的姜濤站在望不到頭的稻田邊。這是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江北鄉的一個山村,水稻結了沉甸甸的穗,把碧綠的稈子壓得直不起腰。遠處還有沙沙作響的玉米地,看不到的地方還有一片大豆田。

  如果在兩年前,他肯定要掂一掂稻穗,抓一把土聞聞,才決定今天該澆多少水、要不要施肥。但現在,姜濤一手捧著iPad,一手手指點點劃劃,大聲念出了今日該做的事情——“9月25日,打藥。”

  “為啥這天打藥?你看嘛,天氣晴,施用後3天溫度正常,作物預計成熟度85%,預計生長積溫2567,都合適。”姜濤指著螢幕上的打藥方案,又指指頭頂,“這可是天上的衛星告訴咱的,準得很,比最有經驗的老農民説的還清楚”。

  高科技不貴——

  20多顆衛星指揮農民種地

  姜濤算是年輕一代裏的種地能手。在吉林農業科技學院讀書期間,他跟著導師種了多年試驗田。2013年畢業後,他先後在4個村流轉了400多公頃土地,種了玉米、稻花香水稻和50多個品種的大豆。

  雖然跟著導師學了不少,但面對400多公頃土地,試驗田精細化管理的做法根本用不上。“地塊太大了,四五年了,我也沒有全部走一遍。”姜濤不好意思地説。

  隨著土地集約化發展,姜濤這樣的種植大戶越來越多,他們往往流轉了上千畝土地,每天走一圈都走不過來。走馬觀花尚且為難,想要隨時掌握上千畝土地的“微表情”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自然也無法準確判斷、記憶哪塊地該澆多少水、哪塊地該施多少肥……

  起初,姜濤用了老人、老辦法,聘用村裏原本種田的人接著給他種地,最多的時候公司聘用了五六十個人,員工成本飆升。

  2015年,姜濤所在公司引進了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耘境係統。村裏的老把式將信將疑,但姜濤毫不猶豫就加入了。他得到了一個賬戶,登錄後,裏面清晰繪制了他全部地塊的影像、種植面積、作物品種,並實時更新該鄉鎮的天氣情況,每天還有農事活動建議……姜濤用一個iPad,隨時保持線上。

  iPad連著天上的眼睛——那是20多顆衛星,其中10多顆是遙感衛星,6顆是氣象衛星。遨遊在太空中的衛星永不疲倦,拍一張照片就是幾百畝地,時間、空間上都能夠滿足大田管理的需要。衛星掠過地球時拍攝下高精度照片,佳格用電腦識別不同的圖像,結合農作物品種資訊,就能夠判斷農作物種植面積、生長態勢、土壤條件、氣候變化,告訴農民該幹什麼了。

  聽起來高大上的服務,收費一點也不貴。“1500畝地的衛星圖像,最貴的只要幾百元,通常只有幾元錢、幾角錢。”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弓似乎很欣賞記者驚訝的表情,接著補充了一句,“我們打包購買圖像服務,價格更便宜”。

  數據源頭價格低廉,佳格利用數據提供的服務也很好地控制了成本。姜濤説,“佳格的服務價格我完全可以接受,算下來,總成本能節省10%到20%,這對農民來説是非常了不起的數據了”。

  30年和50年——

  建作物和土壤氣候數據庫

  我國幅員遼闊,從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到華南地區的海南島,氣候條件迥異,都有農作物種植。稻米、小麥、大豆、玉米、馬鈴薯,根據不同品種,每種作物又有數十個品種。至于土壤,一個村裏的地塊還有含沙量、含鹼量、含水量、微量元素的差異,陰面、陽面的光照條件也不一樣,這就讓種地成為一門資訊含量極高的大學問。

  佳格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個作物生長和土壤氣候的大數據庫,並對應生成數據模型。

  在佳格的數據庫裏,存儲著全國每一地塊至少30年來的遙感影像數據和對應的氣候數據,隨機點一塊地,就能看到這塊地在過去30年中的影像,種的什麼作物、面積多少、長勢如何,當時的風速風向、空氣濕度、溫度、土壤濕度等。

  佳格還收集了東亞范圍內50年的農業氣象數據,並結合作物品種,在電腦裏模擬出作物的整個生長過程,得出一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不同地塊、不同品種的作物生長模型。針對每個品種的農作物,佳格都會根據具體的生長“表現”,建立一個專屬的數據庫。

  天氣,是農民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敵人。張弓認識一個佳格的客戶,手機裏裝了20多個天氣預報軟件,還感覺哪個都不準。“因為民用天氣預報很難做到精確,跟農事活動也沒有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張弓解釋説,比如天氣預報會告訴大家今天某縣、某區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可能會下雨降溫,需要穿什麼衣服,但無法預計降溫會不會導致農作物結霜。

  然而,佳格通過氣象模型來模擬降水和蒸發,用溫度熱紅外波段去判斷土壤的溫度濕度,通過雲端氣象模型和衛星氣象數據結合,可以給出更準確的局部天氣預報。目前,可以提供兩周內的農業氣象資訊服務,針對某些農業氣象指標的短期預報可以準確到95%。

  同時,這套係統能夠把天氣預報術語轉化為農民需要的農事資訊。這就好像一部農業生産的“黃歷”,告訴農民今日宜澆水、宜施肥、宜除蟲,精度可以準確到為每一畝土地定制方案。

  管千畝一樣簡單——

  把種地能手的經驗整合大數據

  雖然在種子銷售時,都會附上適合的種植地帶、生長過程等“指南”。但在實際種植環境下,作物生長總會千差萬別。什麼時候播種、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收割,哪塊田能種玉米,哪塊田能種大豆,不同的坡度、河邊、山上的土地分別該施多少肥、澆多少水,只有經驗豐富的農民才能準確判斷。

  佳格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農民積累多年的經驗,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秘訣,轉化為可以被定量、定性、定時分析的大數據。

  “我們跟種植者合作,收集他們的反饋,獲取在某一地塊、某一品種作物的真實生長情況。”張弓解釋説,數據反饋回來時,是帶著土壤、氣候等周邊數據一起回來的,“比如根據數據,我們計算出在吉林某地,某一個品種的玉米出苗至成熟125天,屬中晚熟普通玉米品種。而這些數據在種子銷售時,只附有一句話,‘120天左右可以收了’”。

  有了作物生長的標準值,再根據氣候模型、實時數據得到的氣溫、濕度、土壤溫度等變數,佳格就能夠指導作物種植的具體活動。反過來,一塊作物生長狀態不佳,佳格也能根據具體參數,診斷出是水少了、肥多了、光照不足,還是其他原因。

  農民的經驗、土話也要轉化為可參考的數據。曾有一個種苜蓿的客戶,要求佳格告訴他第二天會不會下雨、會下什麼雨,因為下小雨他可以收苜蓿,下中到大雨就不行了。佳格按照標準降雨量告訴他,第二天可能會下中雨。結果當天客戶打電話來質問,明明下小雨,為什麼説下中雨,害他白耽誤一天。深入了解才知道,這位客戶判斷降雨量的標準是他的收割機能不能下地,如果能下地幹活就是小雨,太泥濘不能下地作業,就是中雨或大雨。所以,按照這一判斷來計算,氣象學上的中雨,對他來説才是小雨。

  兩年來,佳格跟客戶碰撞出了無數故事。摔過的“跟頭”都變成了寶貴的經驗,並轉化為具體數據,進入了佳格的數據庫。數據累積,為佳格建起了農事遙感領域的護城河。

  覆蓋農業全領域——

  向更遼闊的天地一顯身手

  張弓和公司的另一位創始人之一曾經是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科學家,有10余年衛星遙感數據處理經驗。2015年,他歸國創業,驚訝地發現中國的航太科技已經世界領先。“佳格使用的10米量級衛星中,中國衛星最多,差不多4天一次傳回數據,而美國10米量級的衛星數據可能一個月才能傳回一次。”張弓説。

  2015年,佳格使用了七八顆衛星,全是國外的;而現在用了約20顆衛星,有一半是中國星。“農作物生長四五天就會有很大變化,衛星圖像有延遲問題。但使用的衛星多,我們選取最近的時間就可以。”張弓感謝量大質優價低的中國衛星為公司解決了難題,“是中國航太科技的大發展,給了佳格發展的機會,也讓我們有機會拓展新的業務”。

  在農業保險上,佳格數據已經是最準確的參考,包括太平洋保險在內的五六家保險公司依靠佳格進行投保評估、標的判斷、風險評估、受損評估等。

  2016年,某縣發生了嚴重凍災加旱災,農田受災嚴重,按地塊計算,多達18萬塊。當地保險公司派了100多人,開了五六十輛車去現場定損。他們選了幾百個採樣點,也沒有計算出實際受損情況。佳格後期介入,僅用時兩周,就計算出每一個地塊、每一個自然村的實際受損,最終結果讓保險公司、農民和政府都很滿意。

  從理論上來説,只要掌握了全球地塊的測繪數據、歷史天氣數據和氣象數據,佳格就可以準確預估出全世界糧食的産量。而且,佳格的確有渠道獲得這些數據。最近,佳格剛剛測試了全球糧食期貨指數,這很可能是糧食期貨最重要的參考。此外,對更多宏觀經濟運作指標的監測也在進行中。“衛星就像天上24小時線上的攝像頭,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搜集客觀可信的數據。”張弓認為,這才是佳格最大的價值。(記者 佘穎)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飛閱唐山灣月坨島
飛閱唐山灣月坨島
玩轉全球之遙遠的風景
玩轉全球之遙遠的風景
八月十八潮
八月十八潮
鐵路迎來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鐵路迎來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77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