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在受感動中傳播感動——採訪陳瑩麗事跡採訪者
2017-09-13 18:16:09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9月13日電 題:在受感動中傳播感動——採訪陳瑩麗事跡採訪者

  新華社記者 王俊祿、姜瀟、林暉

  26歲的陳瑩麗是浙江樂清大荊鎮鎮安學校一名“90後”鄉村教師,不幸罹患肝癌。然而,她毅然選擇在講臺上走完生命的最一程,堅持講完“最後一課”,將學生們送上中考考場,一個月後去世。她的事跡經過各類媒體的深入報道和廣泛傳播,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受眾。

  採訪期間,新華社報道小組成員也被這樣的精神感動著。有的淩晨4點半從北京出發,一直採訪到深夜11點,即使身體不適也帶病堅持;有的記者多次被感動落淚,“照片上的她越美,心就越痛”……帶著這樣的感動和感悟,他們採寫了相關係列報道,在教師節期間向全國播發,引發了社會各界強烈共鳴。

  樂清日報記者蔡甜甜是最早發現並報道陳瑩麗事跡的媒體人。7月14日,她在樂清市城南街道採訪移風易俗的典型中,發現了陳瑩麗老師的事跡線索。翻開陳瑩麗的手機相冊,蔡甜甜看到的是一個纖瘦的女孩,戴著一頂紅艷艷的帽子,衝著鏡頭笑得陽光明媚。隨著採訪越來越深入,蔡甜甜越來越感覺到這個單純的姑娘身上,精神力量的厚重。

  樂清日報總編輯俞佳友是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也是該報此次報道的總指揮。這位鐵骨錚錚的硬漢子動情地説,自己職業生涯中曾兩次失聲痛哭,一次是在汶川地震採訪現場,二就是報道陳瑩麗事跡時,他連續三個晚上在辦公室熬夜改稿,寫了哭,哭了寫,一抬頭才發現天已大亮。報社的連續報道,得到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在浙江大地,陳瑩麗的故事傳遍了各個角落。浙江省教育廳、團省委、省總工會等部門連續召開陳瑩麗先進事跡學習座談會,呼吁全省教師、青年、各行各業職工等群體向陳瑩麗學習。

  擦不幹的是淚水,停不下的是掌聲。當陳瑩麗的父親步履沉重地走向報告臺,全場屏息了;當聽到她強忍病痛堅守講臺,人們哽咽了……在溫州、樂清、杭州等地,連續多場陳瑩麗先進事跡報告會深深打動了與會者。

  溫州市主要領導在報告會最後總結時,説到陳瑩麗的情況,突然停了下來,忍不住低著頭哽咽,而後掩鼻哭出聲來,前後持續了十幾秒。臺下先是片刻的安靜,然後是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幾乎每個人臉上都挂著淚水。

  從學生到教師,從學校到學校,陳瑩麗的人生軌跡沒有洪鐘大呂般的壯闊,生活圈子也相對單純。但這樣一個平凡的生命,何以感動了億萬人?

  採訪陳瑩麗事跡的採訪者,大多有這樣的思索: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幾時,會選擇怎樣度過這段時光?陪伴家人、出去旅遊、完成心願,還是堅守崗位?生命是如此脆弱短暫,而它的意義並不在于長短。陳瑩麗老師選擇回到講臺,教完這一屆畢業生,她對教師職業的敬畏和擔當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是什麼支撐著她做這樣的選擇?從陳瑩麗老師親朋好友的述説中,可以感覺到,她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有一種非常執著的勁頭,這種精神裏有對夢想的堅守,也有家風的傳承。

  她的故事對整個社會有何價值?每個人在開始面對自己的職業時,往往充滿幹勁和期待。但日復一日,會累、會麻木,會厭倦。在想放棄的那一刻,陳瑩麗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當初作選擇時,內心的激情和歡喜。那種初心和悸動,不應該被世俗羈絆,被時光湮沒。

  在浙江,近期接連涌現三位“最美‘90後’”。除了身患晚期肝癌仍堅守講臺的陳瑩麗,還有勇救落水女子而犧牲的“90後”年輕協警朱津津,以及披荊斬棘、為兩萬用電戶排除故障時不幸墜崖的電力工人張思遠。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在基層一線從事艱苦工作、敬業愛崗,都有良好的個人修為和家風傳承,尤其面對生死考驗時,他們的責任擔當讓萬千網友直呼“扎心了、流淚了、受教育了”。

  浙江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胡堅認為,這些“最美‘90後’”正經歷從典型個案到群體現象的轉化,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潤物無聲地浸入當代年輕人的基因和血液。如今,越來越多的“90後”正走向前臺,並在某些領域逐漸成為中堅力量。應當以這些優秀典型為載體,身邊榜樣作垂范,影響帶動更多的人,讓社會充滿正能量。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潛水戲鯨鯊
    潛水戲鯨鯊
    高新科技“閃耀”中國-東盟博覽會
    高新科技“閃耀”中國-東盟博覽會
    蘋果公司舉行新産品發布會
    蘋果公司舉行新産品發布會
    颶風過後的邁阿密
    颶風過後的邁阿密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1658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