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經濟增速連續26個季度保持全國前三,貴州是如何做到的?
2017-09-06 17:06:59 來源: 《瞭望》新聞周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貴州:多彩有別的後發趕超新路

  ▲ 遊客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參觀遊覽(4月29日攝,楊樂攝/本刊)

  ◆ 2017年上半年,貴州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4%,居全國第三位,這是貴州經濟增速連續26個季度保持全國前三的位次

  ◆ 自2002年起,貴州經濟已持續1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良好的發展勢頭仍在持續

  ◆ 今年上半年,貴州電子資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3%,軟件和資訊服務業收入增長36.7%,智能手機、積體電路、電子元件産量分別增長93.2%、60%和50.7%

  ◆ 幹字當頭,實幹、苦幹、加油幹,正在成為當前貴州上下各級幹部的精神狀態

  ◆ 努力撕掉“貧困”“落後”的標簽,多彩貴州“闖新路”正在書寫新答卷

  “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植後發優勢,奮力後發趕超,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調研時,不僅給貴州發展指明瞭方向、路徑,也給貴州提出了“善于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的全新考題。

  如何“走新路”、答好“新考題”?貴州上下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確立了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的三大目標,多彩貴州正奮力闖出一條後發趕超、科學發展的新路徑。

  新發展:

  從“經濟洼地”到“增長高地”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裏平、人無三分銀”,曾是外界對地處西南腹地的貴州的印象。而2011年底的一份“經濟報表”格外亮眼:貴州生産總值增速由全國第29位升至全國第2位,“小個頭”開始發力衝刺。

  奔跑,這才剛剛開始。2017年上半年,貴州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0.4%,居全國第三位。這是貴州經濟增速連續26個季度保持全國前三的位次。“多彩貴州”、“大數據”、“高鐵樞紐”、“天眼”、“爽爽的貴陽”……外界對貴州的認知,開始有了越多越多“新標簽”。

  改變,源于清醒的認識。貴州地處雲貴高原,在全國地理海拔上處在相對高度,但在經濟社會發展上,依然是一塊低洼的地帶。過去很長一個時期,貴州每人平均GDP全國列末,經濟總量、工業化程度係數、城鎮化率、每人平均財政收入等重要經濟指標排位均倒數或墊底。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對貴州而言是最艱巨的考驗。

  見先進不敢比、見第一不想爭,遇事“難”字當頭、遇難“退”字當頭,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艱巨任務,這種甘于落後的心態曾在貴州一些領導幹部中比較普遍。

  填谷造峰,“經濟洼地”更應“奮力攀高”。貴州省委省政府基于形勢的判斷作出決定。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想方設法做強大數據、大旅遊、大生態“三塊長板”,全力以赴補齊脫貧攻堅、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三塊短板”,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

  通過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帶動,再加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等三大國家級試驗區的強力支撐,貴州經濟運作基本面穩中向好、逐月逐季趨好,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支撐性、匹配性和協調性不斷增強。

  2017年上半年,貴州農業增加值、建築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位居全國第一、第一、第二和第三。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正在成為貴州經濟發展全新態。

  “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貴州經濟增速連續6年居全國前三位,非常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貴州省政府秘書長任湘生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自2002年起,貴州經濟已持續1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良好的發展勢頭仍在持續。

  任湘生認為,貴州實現快速增長得益于投資拉動、改革推動、創新驅動、開放帶動,得益于中央給力、對外借力、領導有力、幹群發力,確保了基礎支撐扎實有力。

  新動能:

  從“資源富礦”到“數據新城”

  3000平方米通透、開闊的“廠房”裏,300多臺電腦整齊排列。一走進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貝格數據公司,就被如工廠流水線般的電腦陣列的壯觀震撼。這裏是一個加工數據的“高端工廠”,龐大、雜亂的數據,經過資訊工程師們分析、整理、清洗後,變得條理清晰、價值陡升,成為金融、證券、司法、醫療、社保、慈善等部門可運用的核心數據資源。

  “數據愈發成為重要資産。我們要做的就是激活‘沉睡的數據’。”上海貝格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李常青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説,未來兩三年,這裏將建成一座規模達數十萬平方米的“數據小鎮”。到那時,上萬名資訊工程師在此處理來自全國乃至全球的數據。

  在貴州,大數據企業快速崛起,而傳統的資源型企業則借助資訊與數據的力量加快改造。

  作為我國化肥企業三強之一的甕福集團,嘗試在現代農業産業鏈上布局,推出“福農寶”農業大數據平臺。在各省農業産區,該企業通過加盟連鎖方式開設“福農寶”互聯網+新型農業綜合服務站,向農戶提供智能配肥、專家咨詢、農資線上採銷等全程農業服務。

  “大數據已深入到企業日常生産調度,包括從生産到銷售的全流程。”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郭丹説,大數據讓企業成本控制更精準、採購計劃更科學、決策行為更理性。在磷化工行情整體不好的情況下,企業卻逆勢增長,經濟效益良好。

  貴州素有“江南煤海”、“中國磷都”之稱,長期以來,能源資源産業居經濟主導地位。近年來,受市場低迷等影響,貴州經濟平穩發展、環境保護都面臨巨大壓力。貴州開始尋求産業發展新的突破點,大數據産業是其中一個。

  “貴州發展大數據確實有道理”。2015年6月17日,正在貴州視察工作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了貴陽大數據應用展示中心後,講了這樣一句話。

  一個地處西部的欠發達省份,為何選擇發展大數據這樣的“尖端産業”;啟動“大數據快車”,貴州“憑什麼能”?

  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秦如培説,守住“兩條底線”,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核心是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産業。貴州要後發趕超,尋找一片“藍海”,不能跟在傳統産業後面亦步亦趨,也不能簡單地承接東部産業轉移,而要另辟蹊徑、“彎道取直”。“大數據是大産業、大機遇、大紅利,是生態友好型、環境友好型産業,既能推動貴州發展又有利于生態保護,是真正的戰略性新興産業。”

  “貴州生態良好、氣候涼爽、能源富集、地質結構穩定,具備發展大數據産業的最佳組合優勢。”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數據局局長馬寧宇説,貴州發展大數據正在從量的構築轉向質的提升。

  2017年上半年,貴州成功舉辦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簽約項目360個,總投資534億元。貴陽·貴安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建成開通;全國首個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貴安新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貴安超算中心正式成立;蘋果iCloud數據中心落戶貴州;華為全球私有雲數據中心、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開工建設;貴陽和貴安新區2個大數據清洗加工基地已經建成。

  今年上半年,貴州實施數字經濟項目295個,全年預計完成投資741.8億元。電子資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3%,軟件和資訊服務業收入增長36.7%,智能手機、積體電路、電子元件産量分別增長93.2%、60%和50.7%,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會員超過2000家,交易規模超過3億元。

  煤電煙酒等傳統行業亦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契機,引入大數據激發企業潛力和活力,以白酒行業為例,通過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煥發新生機。上半年,白酒工業增加值增長13.8%,稅收增長60.2%。

  新優勢:

  從“閉塞邊緣”到“左右逢源”

  “連峰際天兮,飛鳥不通;遊子懷鄉兮,不知西東。”貴州因長期不通公路,歷史上以貧瘠凋敝出名,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曾如此留書感嘆。

  8月4日,貴州省啟動了農村公路“組組通”三年大決戰,2017年至2019年,將投資388億元,對39110個3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村民組,實施9.7萬公里通組公路硬化建設。基層“末梢”的村民組,將實現從“隔山喊得應,走路要半天”到“出門見大道,遠行就坐車”的歷史之變。

  對山地和丘陵佔國土面積93%的貴州來説,不改變全省交通格局,經濟社會發展無從談起。從1928年開始修建第一條公路開始,歷經近90年,2015年底貴州率先在西部地區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從2014年,第一條高鐵貴廣高鐵開通,至今年底即將通車的渝貴高鐵,貴州將形成以貴陽為中心的“十字型”出省高鐵網。

  如今,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飛速發展的高鐵、航空、水運,按下了貴州發展的“快進鍵”。大通道、大交通極大地縮短了貴州與珠三角、長三角,乃至東南亞等重要經濟板塊的時空距離,一個不沿海、不沿邊、不沿江的西部內陸省份,開始從“閉塞邊緣”變得“左右逢源”。

  貴州正安縣返鄉創業農民工鄭傳玖不久前赴德國參加法蘭克福國際樂器展覽會,新的海外訂單“如約而至”。2013年,他返鄉創辦吉他企業。如今,吉他已遠銷巴西、美國和德國等20多個國家,年出口銷售額超過2000萬美元。

  鄭傳玖“吉他出海”是貴州開放的縮影。從本土企業在海外大顯身手,到全球500強企業搶灘貴州,2016年8月,貴州獲批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成為西部第二個獲批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開放活力持續迸發。

  “過去是‘三不沿’,現在是‘三臨近’。”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芶以勇説,外部格局的改變,貴州提出臨江、臨邊、臨海的開放理念,加強對內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合作,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這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出發點和加速劑。

  近年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等活動,已成為貴州開放的新窗口。同時,貴州還培育以外貿轉型升級為引領的各類開放平臺,簡政放權促進投資便利化。“1+8”國家級重點開放平臺,即貴安新區和8個開發區、保稅區成為對外開放的排頭兵。

  又有新喜訊傳來:年底,渝貴高鐵通車。屆時,貴陽至重慶的鐵路運作時間將由現在8個多小時,縮短至2小時。芶以勇説,“渝黔快鐵是連接‘一帶一路’的一個標誌性工程。2014年貴廣高鐵開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至中國腹地貴州。重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渝新歐’大陸橋的起點,修通渝黔快鐵,‘一帶’與‘一路’將在貴州交會。”

  新精神:

  從“革命精神”到“實幹精神”

  8月初,貴州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推進大會,發出了向深度貧困“總攻”的“動員令”。堅持問題導向,直面突出矛盾,找準難點痛點,這次“一竿子插到底”的“誓師會”,再一次顯示出貴州全力脫貧攻堅的決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帶頭實幹;省其他領導抓具體、具體抓;各市州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向省委和全省人民作出莊嚴承諾。

  幹字當頭,實幹、苦幹、加油幹,正在成為當前貴州上下各級幹部的精神狀態。

  構築“精神高地”、衝出“經濟洼地”,是貴州的方向目標,也是時代標誌。

  貴州大地上,革命先輩曾經以“烏蒙磅薄走泥丸”的大氣魄,堅定地開創了“長徵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興義市冷洞村群眾面臨特大幹旱,修窖蓄水、滴灌種植,硬是讓石漠化重災區穿上“綠裝”,實踐了“不怕困難、艱苦奮鬥、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羅甸縣大關村村民,在石旮旯裏建造出米糧川、花果山,用雙手托起了“大關精神”……

  從革命戰爭年代,到跨越發展新時期;從烏蒙山和武陵山橫亙的國家重點扶貧區域,到城市經濟帶快速隆起的黔中大地;從抵禦特大幹旱到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貴州用堅韌不拔的前進步伐説明,只要有那麼一股子精氣神,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創造不了的奇跡。

  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20世紀60年代起,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潺潺渠水,潤澤了當地1200多人,曾經閉塞的貧困村面貌一新。當地群眾把這條渠叫做“大發渠”。老支書黃大發勇敢、堅定、純粹、真誠的品格,讓人潸然淚下,又讓人精神抖擻。

  2016年4月12日,46歲的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委書記姜仕坤倒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這個大山裏土生土長的苗族漢子,在一塊異常貧瘠的土地上破局開路、耕耘堅守。尤其是在條件艱苦的晴隆縣工作6年間,他每年深入鄉村一線工作超過200天,用行動詮釋了“人民公仆”的內涵,展現出一個共産黨員的赤子情懷。

  在貴州後發趕超中誕生的種種精神力量,為貴州構築“精神高地”錦上添花,為衝出“經濟洼地”提供了榜樣的力量。(記者 李銀 王麗)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郭潔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山深深,擋不住小小讀書郎的求學夢
    大山深深,擋不住小小讀書郎的求學夢
    金秋田園
    金秋田園
    盧靖姍亮相影片《求閒者》首映紅毯
    盧靖姍亮相影片《求閒者》首映紅毯
    北京市核心區體量最大棚改項目開始選房
    北京市核心區體量最大棚改項目開始選房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2112161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