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雕塑家何鄂:文化遺産上寫滿了密碼,那就是創造
2017-08-20 11:36:30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蘭州8月20日電 題:雕塑家何鄂:文化遺産上寫滿了密碼,那就是創造

  新華社記者張玉潔

  何鄂的手很大,軟綿綿的。上世紀八十年代,這雙手孕育出雕塑名作《黃河母親》。如今,這雙觸摸世界80年的手仍在攀爬腳手架,賦予泥巴石頭以靈魂。

  1952年,上海姑娘何鄂考入西北藝術學院(現西安美院)美術係,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女雕塑家。此後半個多世紀,她的生命漸漸與西北融為一體。

  回顧60多年的藝術生涯,何鄂仍清晰記得她在古老敦煌獲得的心靈震撼。

  1962年至1974年,何鄂曾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工作了12年。一開始,何鄂被安排去塑唐代第194窟龕北側紅臉天王,當時她只覺得這尊天王精美、有力量。幾年後,又去塑第194窟龕南側的白臉笑臉天王時,她竟發現了兩身天王的諸多不同:一個衣領向內彎,一個向外彎;甲胄胸前一個是繩帶,一個是皮帶……

  “後來細細比較,發現兩身近在咫尺、姿態相同的天王,居然有13處不同!”何鄂説,“太激動了,就像摸到了古代工匠的心跳!他想通過細節的變化,賦予兩身非常相近的天王截然不同的個性。我讀懂了他的別出心裁。”

  這件事,打開了何鄂的思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留下了千千萬萬的遺産。在敦煌的12年,我觸摸到的僅僅是大海中的一滴浪花。但正是這樣的機遇,讓我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孕育了我創造的生機。”

  1982年,一本印著何鄂摹制作品的畫冊,讓她的藝術生涯有了巨大的轉折。“開始很高興,上面有我的名字。但突然意識到,臨摹帶來的光彩永遠來自古人。生活在這個時代,難道沒有一點自己的感動嗎?”

  何鄂説,那次頓悟,讓她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老祖宗留下的遺産上寫滿了密碼,那就是創造。北魏的藝術很好,但如果抱著北魏不放,就不會有隋、唐。有創造才有歷史,藝術是隨著時代向前走的。我們不能躺在前人創造的燦爛文明上,我們必須創造,書寫屬于這個時代的文明。”此後,她把人生坐標定位在了創造上。

  “古代文明給我的創作帶來巨大的推動力。沒有在敦煌的學習熏陶,就不會有《黃河母親》。是老祖宗在背後推了我一把。”何鄂説,她有一點真切體會,那就是真誠地學習古人,學習世界上一切優秀文化遺産,然後遠遠地離開它。這個離開就是創造。

  1994年,57歲的何鄂辭去甘肅省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職務,創辦了甘肅何鄂雕塑院。23年來,何鄂雕塑院已在全國16個省、區、市建立了約160個雕塑項目。

  “不要人眼睛一閉,把技術帶走,願把藝術留下。我們現在有一大批年輕雕塑家,我希望藝術能夠傳承下去。”何鄂説,“只有每個人都努力,才能使燦爛文化延續。不要讓幾百年後的人們回顧我們這個時代時説,怎麼和燦爛的古代相比,這代人的藝術很微弱。”

  何鄂擅長城雕。在她看來,好的城雕能夠為城市加分,做好城雕的關鍵是充分學習城市的方方面面,從中提取城市的靈魂和氣質。2006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落成的《成吉思汗雕塑群》,是何鄂近年來的得意之作。“我從成吉思汗身上提取了兩個閃光點,一是團結,二是善用人才。這兩個閃光點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何鄂説,人生沒有退休。她還是願意爬腳手架,願意和泥土石頭打交道。“我身體挺好,秘訣就是不停地做、不停地思考。我別的啥也不會做,就會做雕塑。我能夠奉獻給時代和人民的,唯有雕塑。”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低空突防、精確打擊,直升機編隊夠酷!
    低空突防、精確打擊,直升機編隊夠酷!
    朝鮮宣布發現一處高麗王陵
    朝鮮宣布發現一處高麗王陵
    甘肅金昌秋日花海風光旖旎
    甘肅金昌秋日花海風光旖旎
    海南三亞上空出現壯觀雨瀑景觀
    海南三亞上空出現壯觀雨瀑景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2968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