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減稅降費新措施陸續出臺 降成本仍有多項新政儲備
2017-08-15 07:54:57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減稅降費新措施陸續出臺

  降成本仍有多項新政儲備

  下一步將綜合施策降要素成本,建立減稅降費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一係列降成本新舉措陸續出臺,僅稅費成本一項就將為企業年內減負超萬億元。目前,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出臺和落地,降成本階段性效果已經顯現。工業企業利潤等多項經濟數據也證實,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經濟潛在增長能力得到增強。

  據了解,相關部門正在結合督查調研等情況對降成本成效展開評估,並在預研儲備新的舉措。下一步,包括加快債券産品創新、開展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試點工作等多項“高含金量”舉措將降低企業生産要素成本,並將建立減稅降費長效機制。

  加碼 降成本新措施陸續出臺

  今年以來,一係列降成本新舉措陸續出臺。據統計,僅財政部一個部門發布的涉及降成本政策文件就多達14個,涵蓋簡並增值稅稅率、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等。地方層面也紛紛發文,大力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專項行動,推出更加細化的政策舉措。

  降低稅費負擔方面,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多項減稅降費措施。具體而言,在減稅方面,包括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等政策;在降費方面,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授權地方政府自主減免部分基金;取消或停徵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商標注冊費標準降低50%等。

  據財政部測算,減稅降費的係列舉措每年合計減輕企業負擔約10010億元,可實現全年減稅降費一萬億元以上的目標。

  除了降稅費,我國還分別從多渠道降低企業融資、用能、人工、物流等生産要素成本,以及推動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下降。

  降低融資成本方面,繼續優化融資結構,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推進民營銀行常態化設立,開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清理金融中間環節收費。降低用能成本方面,清理規范電價及附加,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基金徵收標準各降低25%;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推進電力直接交易;降低省內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降低人工成本方面,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22個省份均已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消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四省(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取消電網公司向鐵路總公司徵收的電氣化鐵路還貸電價,鐵路運輸企業等額下浮運價;推動18家國際大型班輪公司主動承諾降低碼頭作業費。

  在推動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續下降方面,我國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修訂《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將93條限制性措施減少到60余條。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全面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動落實“先照後證”改革,穩妥推行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

  顯效 經濟潛在增長力增強

  目前,降成本階段性效果已經顯現。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財科院)日前發布的大型降成本調研顯示,從實地調研情況來看,企業稅費、融資、人工、用能用地、物流等六大成本上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調研還發現,減稅降費最為立竿見影,例如,山東、黑龍江、內蒙古、河南等省份去年企業稅費負擔均減輕了數百億元。

  以改革促進降成本的效應也愈加顯現。日前,國家稅務總局披露了由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評估團隊完成的《中國全面實施營改增試點一周年評估報告》。該報告顯示,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周年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減稅近7000億元,減稅額隨改革推進逐步擴大。四大行業稅負下降或持平企業佔98.7%,減稅面最大的是生活服務業,達到99.25%。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流轉稅主管合夥人胡根榮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由于全面實施營改增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第三産業的減稅效果尤為明顯。第二産業同樣收益頗多,在新政策下形成的增值稅抵扣鏈中,第二産業上下遊環節抵扣機制不斷推進和完善,減稅效果十分明顯,同時産業內服務外包的發展使得第二産業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

  多項經濟數據也證實,降成本各項政策措施的出臺和落地,使企業效益持續改善,活力明顯提高,增強了經濟潛在增長能力。最新的數據顯示,目前企業生産經營情況明顯向好。上半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2%,是六年來同期最高增速。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分別為85.69元和7.29元,同比分別減少0.02元和0.35元;企業成本費用在能源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的情況下仍同比下降,説明降成本工作取得了實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11%,同比提高0.42個百分點。

  推進 將綜合施策降低要素成本

  盡管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是從企業的現實感受來看,降成本依然存在繁重任務和待解難題。財科院線上調查數據顯示,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依然是大多數企業的訴求。其中,超八成企業認為需要繼續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超五成企業認為需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超四成的企業認為還需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還有分別為40.9%和26.3%的企業認為需繼續降低物流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據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結合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著力抓好政策落實,並做好新政策的預研儲備,把降成本工作持續推向縱深。包括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措施,著力建立長效機制;綜合施策降低融資、用電、人力、物流等生産要素成本;推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取得更大進展等。

  具體包括,加大對壟斷行業、壟斷環節違法違規收費的監管力度;加快債券産品創新,充分發揮普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作用;完善港口服務價格形成機制,開展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試點工作等多項“高含金量”舉措。

  在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負責人吳琦看來,當前降成本工作進入攻堅階段,由于降費的可調整和有作為的空間更大,各類收費及費率、政府性基金等都具備一定的減免和降低空間,也有利于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規范市場秩序,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活力,因此將成為降成本的主要抓手。

  降低要素成本方面,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未來的核心在于降低五大要素成本,即土地、勞動、資金、管理和技術創新的成本,而目前土地價格、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居高不下。

  他建議,土地成本通過深化土地市場改革,降低土地和地租成本;勞動成本通過人口戶籍制度和社保制度改革,提高勞動供給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資金成本通過金融改革,疏通資金供給的經絡,降低資金成本;管理成本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技術創新通過雙創及教育科研制度改革降低科技創新成本。

  “與階段性、短期性的降成本政策相比,實體經濟企業健康發展更需要標本兼治的長效機制,特別是在完善金融組織體係、推動物流模式創新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等方面。”財科院調研報告指出。多位專家也表示,下一步,需要重點關注融資成本和物流成本居高的現象,還要通過深入推進相關領域改革,建立起降低實體經濟企業負擔的長效機制。(記者 孫韶華 林遠 實習生 張雅舒 夏思宇 北京報道)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探訪長城下的在建高鐵站
    探訪長城下的在建高鐵站
    走進最早的“紫禁城” 發現“最早的中國”
    走進最早的“紫禁城” 發現“最早的中國”
    酷暑練兵
    酷暑練兵
    鏡泊湖出現壯觀瀑布
    鏡泊湖出現壯觀瀑布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1482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