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塞罕壩 生態文明建設的范例
2017-08-13 08:14:28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宣部統一組織的媒體採訪團記者集體採訪塞罕壩林場6個分場之一的北曼甸林場副場長王利東(前排右二)。姚偉強攝

  中宣部統一組織的媒體採訪團記者集體採訪塞罕壩林場林業科副科長范冬冬(左)。姚偉強攝

  人民日報記者劉毅:

  不負壩上這片綠

  幾代塞罕壩人植綠荒原,有的因公犧牲,有的終生殘疾,“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有的英雄,只是默默無聞地躬耕在天地之間,植綠在荒僻高原。他們從來沒有夢想過成為英雄,他們的業績,數十年之後,才會一筆一畫地寫在大地之上。”站在林場亮兵臺上,眺望浩瀚林海,這段文字,自然而然地從我的內心奔涌而出。

  塞罕壩的人和塞罕壩的綠,為我們採訪、寫稿注入了澎湃動力和精神養分。從《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范例》等三篇通訊到本報評論員文章《續寫塞罕壩的綠色傳奇》等評論,從富有視覺震撼力的攝影專版到形式活潑的多個新媒體産品,各有側重、精彩紛呈,多角度、多側面地講述了塞罕壩精彩動人的故事、感人至深的精神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如何在這裏落地生根。

  我們有幸趕上了塞罕壩這樣一個難得的好題目,趕上了一個生態文明建設強力推進的好時代。

  新華社記者于佳欣:

  面朝“林海”,播種希望

  從塞罕壩採訪歸來已經半個多月了,在我的夢中,總會有一片綠,慢慢化成海,總有一群人臥雪鑿冰,擔水栽苗……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和力量,讓他們在我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記?

  ——她讓我念念不忘,因為她是一片有血有肉、情感堅毅而深沉的林海。一片綠化成海,一個個人壘成塞罕壩的精神高地。

  ——她讓我念念不忘,因為三代人為了一個40年以後才開花結果的事業,接力而行。他們的選擇從未改變,才有了塞罕壩的綠色傳奇。

  ——她讓我念念不忘,因為這片“林海”在無聲無息變成金山銀山的過程中,有著最為可貴卻普遍的生態自覺:只要影響到樹,影響到綠,眼前有大錢也不賺!

  塞罕壩人身上呈現出的這種對黨和國家事業的忠誠,對綠色事業的奮鬥,對綠色接力的堅守,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執著,讓我找到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希望所在,願我們的報道,能讓這種精神感染和影響到更多的人,這就無愧于我們此行的責任、義務和擔當。

  求是雜志社記者那非丁:

  用實踐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理論

  為塞罕壩范例提供思想理論支撐,用塞罕壩實踐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是我們求是雜志參加這次大型主題宣傳的目的所在。

  塞罕壩的發展歷程,正是“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生動寫照;塞罕壩林場創造的巨大效益,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力印證;塞罕壩依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嚴格的法治和制度保障、科技創新技術支撐等,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道路。它是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論述的有力印證,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道路做了可貴探索。

  當年,荒原上昂揚挺拔的一棵樹,堅定了塞罕壩林場建設的信心;如今,塞罕壩荒原變林海的綠色奇跡,堅定了我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讓我們在塞罕壩綠色奇跡引發的熱潮中,把塞罕壩精神傳播到神州大地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火熱實踐中!

  光明日報記者王國平:

  一個字就是一棵樹

  塞罕壩是一個蘊含著真道理、大道理、硬道理的地方。塞罕壩講述的道理,關乎一個“本”字。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係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重要論斷,是塞罕壩在新時代堅持綠色發展的“本”。塞罕壩精神立體而豐富,與地域的燕趙“慷慨悲歌”精神、林業精神特別是“太行新愚公”李保國精神、“一棵樹”精神等存在關聯。

  塞罕壩人是一群執著于“本”的人。1962年,國家要在塞罕壩組建林場,是希望“改變當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為減少京津地帶風沙危害創造條件”。這就是塞罕壩人的“本”。55年來,他們出乎“本心”,恪守“本分”,不改“本色”,以超乎尋常的耐力和定力,創造著人間綠色奇跡。

  如果説一篇稿子是一個“林子”,那麼每一個字就是一棵樹。在撰寫報告文學《好一個大“林子”》過程中,我始終向塞罕壩人學習,堅持工匠精神,把每一個字伺候好、擺布好。這是我作為一名文字記者必須堅守的“本”。

  經濟日報記者高興貴:

  塞罕壩,家園的模樣

  當得知要來塞罕壩,我問承德的朋友,塞罕壩是什麼,她回答我説那是壩上的一片大林子。就在前幾天,我的父母在《焦點訪談》看了塞罕壩的新聞,問我塞罕壩是什麼地方,我告訴他們:“塞罕壩就是家園的模樣”。

  我來自雲南,從小在山野中長大,小時候我喜歡在松林間玩耍,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當我走進塞罕壩的時候,松香伴著清風迎面而來,我感覺回到了小時候奔跑的那片山坡,像是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

  在這裏,我看到了塞罕壩人的堅守成就了百萬畝的綠色家園,更深刻理解了習近平總書記為何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這是積極主動為《巴黎協定》做貢獻的真實寫照,是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的積極貢獻,是建設全人類美麗家園的高瞻遠矚。

  塞罕壩人用行動書寫綠色傳奇的故事,不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成功范例。

  中國日報記者雷蕾:

  好故事要讓世界聽到

  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已經深深融入了塞罕壩人的血液之中。種林護林對他們來説已經不是工作,而是生活。生態保護已經不是任務,而是習慣。無論在哪裏,遇到哪個崗位的塞罕壩人,他們最先説的總是保護,保護,再保護。

  為了給世界講好塞罕壩的故事,我們帶去了報社的英國記者。這個英國小哥的第一感覺就把塞罕壩看作了他熟悉的美麗蘇格蘭。雖然前期也翻閱資料做了功課,但真正走近塞罕壩後,他仍然為這片人工林的氣勢而感嘆。當他登上望海樓,更加真切地看到滿眼的綠水青山,他説塞罕壩人“這花費了半個世紀從沙漠變成的綠洲,正是人類精巧、堅持和努力的最好范例”,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正是中國值得驕傲的成就”。

  沉默、堅忍的塞罕壩人在沙漠上創造了綠色的奇跡,作為媒體人,我們有責任讓他們的故事讓人聽到,作為外宣媒體人,我們有責任讓他們的故事讓世界聽到。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沈靜文:

  塞罕壩的傳承和堅守

  塞罕壩的55年中,“一種模式得以自證其可靠,一種精神能鼓舞無數後來者,一種技術能毫無保留惠及更多裸露的土地”。塞罕壩的綠是有感染力的,當被問及“為什麼上完學後回到林場”,“林二代”王立軍笑著對我們説,外面實在太熱了。一句笑談中,是百萬畝綠海對生態根本性改善的切身感受,更是林場人對樹木赤子之心最平實的表達。最打動人的不是護林生活的“苦”,因為三百六十行,各有各苦,“苦”,不是最新鮮的;打動我的是務林人對工作訥于言、敏于行的熱愛。無論是海拔近2000米的望海樓上15分鐘一次的眺望,還是育苗者手捧纖弱小苗閃亮的眼神,熱愛的傳承,是塞罕壩安全得葆的不竭動力。

  在這片高嶺上,務林人並非一心交差,而是抱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豁達。樹苗長成參天大樹,耗時可達半世紀;人工林近自然化,大約也需要20年的時間。這些見效緩慢的、正確的事,在塞罕壩被一步一個腳印,踏實推進。

  中央電視臺記者仝文瑜:

  新聞聯播背後的塞罕壩

  在這19天的採訪時間裏,我們意識到塞罕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范例,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提出大有深意。

  這裏有造林屢戰屢敗卻愈挫愈勇、如同“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不斷從頭再來的“林一代”;有為保住父輩栽下的樹不被濫伐而欣喜若狂、冒雨在敞篷車上一路高歌的“林二代”;也有為重塑森林生態每天要在林子裏穿行20多公里的“林三代”。他們的故事,使塞罕壩這個“范例”無比豐滿。

  塞罕壩跨度長達300年的綠水青山之變,就是“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活的標本,是總書記生態文明重要思想的活的印證,“范例”當之無愧。

  相對于塞罕壩人55年的堅守,19天無疑太短。但這已經讓我深深感悟,“綠色奇跡”的創造來自釘釘子精神,當好記者、出好作品同樣需要釘釘子精神。雖然吃了很多苦,熬了不少夜,但塞罕壩人的故事感動著我們,塞罕壩人的精神激勵著我們,一切都值得。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賈延寧:

  在萬頃林海中實現人生價值

  對于在城市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説,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的道路,為什麼要留在條件艱苦的塞罕壩林場?他們用“工作中的成就感”回答我。

  不僅僅是這些大學生,在普通一線造林員、護林員、防火瞭望員的身上,我們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實現自己獨特人生價值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對于森林防火瞭望員來説,他們年復一年的堅守,實現了塞罕壩林場55年從未發生過火災的奇跡;對于一線造林員來説,看著自己栽下的小苗長成參天大樹,內心的自豪和驕傲難以言表。我想,如果不是塞罕壩人對這片森林愛的深沉,充滿使命感,是不會做出這種選擇的。

  通過對塞罕壩林場的實地走訪,與塞罕壩老中青三代務林人的深入長談,我深深地感受到“忠于使命、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精神在塞罕壩無處不在,塞罕壩人在普通的工作中詮釋著這十六個字,創造了世界造林奇跡,並繼續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中國青年報記者樊江濤:

  最值得敬佩的三件事

  我最佩服塞罕壩人三件事:在荒漠中造林、在觀念中植綠、在艱苦中釀蜜。

  在現實中種樹,不容易;讓綠色發展的理念在人的頭腦中扎根,則更難!這意味要在一定程度上舍棄近在眼前的利益,例如現實的真金白銀和唾手可得的發展速度。如今,塞罕壩已攪動起當地經濟發展的一池碧水。這股綠色衝擊波所到之處,不僅綠了生態、鼓了錢袋,還更新著人們的觀念。

  如今“80後”“90後”為主的“林三代”來到條件相對艱苦的塞罕壩工作,早已不是服從畢業分配,而是完全個人選擇的自主擇業。不論過去和現在,塞罕壩吸引年輕人的殺手锏只有——事業。能默默忍受物質條件的艱苦,而且能從現實的艱苦中咀嚼出甜——這可以説是塞罕壩人世代相傳的“家風”。

  穿行在塞罕壩的林海中採訪時,我內心會不時涌出這樣的想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的塞罕壩,就是一座人和自然關係的博物館。

  中國新聞社記者魏晞:

  講好故事,傳承精神

  這次採訪,是一次心靈洗塵、一個人生課堂。在採訪中,我們努力回應海外讀者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切點,尋找三個問題的答案:塞罕壩如何把“高原荒漠”變成“綠水青山”?塞罕壩怎麼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把森林的命運和人的命運緊緊綁在一起?塞罕壩的成功經驗是否具有可復制性?

  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我們感到,沒有看到塞罕壩,就不足以全面了解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努力。塞罕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范例,它的成績是實實在在的。在過去55年中,塞罕壩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在極寒、幹旱、高海拔的艱苦惡劣條件下,塞罕壩能夠建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案例,那其他地方完全能走一條可復制的生態文明之路。

  新聞媒體從業者,同樣是新時期塞罕壩精神的繼承人。我們要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和傳承新時期塞罕壩精神的內涵,把老典型講出新故事、好故事。

  北京青年報記者崔峻:

  塞罕壩的顏色

  北京青年報的報道團隊在前期策劃、調研和最初前往塞罕壩的採訪,都試圖圍繞著“綠”字做文章,但是在採訪中我們卻有了新的發現和認識。

  如果説綠色發展是塞罕壩的根基的話,那麼幾代人奮鬥努力的紅色精神就是塞罕壩的靈魂,而塞罕壩在更加廣闊天地的意義在于,為建設藍天凈水的美麗中國夢想的示范作用。

  從綠色到紅色再到藍色,不僅僅是塞罕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的不同層次的內涵,也是我們在策劃報道塞罕壩事跡中,不斷總結並加深認識的一個過程。

  從一棵樹到一片林海,從造青山到生態育林,從保生態再到林業惠民,在採訪報道中,我們對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也逐步加深:塞罕壩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她的意義在于為我們在更廣闊天地建設藍天凈水的美麗中國提供了樣本和范例。

  在這裏我們感受到了塞罕壩綠色的根、紅色的魂和藍色的夢。如果有機會,我會再去塞罕壩,不論是作為一名普通遊客,還是新聞工作者。

  現代快報記者鄭春平:

  從此我也是壩上人

  對我來説,塞罕壩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剛走就開始想念的地方。

  記得剛一上壩,我就拿出手機迫不及待地拍攝路邊高高低低的林木,並且指著其中一片山坡上的小樹苗,隨口問林場的同志:“這些是才種的吧?”他的回答嚇了我一跳:那些不起眼的小樹,竟然已經長了十來年了!

  十年的樹,只有半人高。再看看那薄得像皮膚一樣的土層,一股震撼更是直達心底。生長在南方,扔顆種子都能生根發芽的地方,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們很難想像,每種一棵樹,在塞罕壩會有這麼難。

  釘釘子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才能把釘子釘牢。在塞罕壩,我們深刻領悟到了,什麼是釘釘子精神。塞罕壩人對樹的愛、對綠色的渴望,已經浸透到了骨子裏。

  今天的我們,何其有幸,能夠見證這樣一個世界奇跡,正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裏延續和傳承。我們更期待著,能夠再回塞罕壩,續寫生態奇跡!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走進最早的“紫禁城” 發現“最早的中國”
    走進最早的“紫禁城” 發現“最早的中國”
    酷暑練兵
    酷暑練兵
    鏡泊湖出現壯觀瀑布
    鏡泊湖出現壯觀瀑布
    俄羅斯大帆船“帕拉達”號訪問青島
    俄羅斯大帆船“帕拉達”號訪問青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147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