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北京副中心總體設計基本完成 引導中心城區人口隨功能轉移
2017-07-25 08:28:39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副中心總體設計基本完成

  24日晚間,市規劃國土委主任魏成林、通州區區長張力兵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中,透露了市民普遍關心的城市副中心規劃進展——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已經基本完成。

  瞄準宜居宜業職住平衡目標

  魏成林表示,副中心規劃是以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遵循開展的,我們堅持世界眼光、高點定位,突出以疏解作為“牛鼻子”,突出生態環境建設,突出歷史文脈的傳承,打造世界一流和諧宜居的城市副中心。目前,規劃部門已經基本完成副中心總體城市設計和6個重點地區的詳細城市設計,正在編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通州區906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

  魏成林表示,規劃將突出解決“大城市病”。

  對于如何保障規劃落地,通州區區長張力兵説,要根據規劃的各項指標,對落實進行評估。把規劃曬到陽光下,讓群眾參與監督。

  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四套班子將啟動搬遷,未來將有更多的人來到副中心。在節目中,魏成林就市民最關心的交通規劃問題進行了解答。

  按照規劃,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新城之間,將構建七橫三縱的軌道交通線網,五橫兩縱的高速公路、快速路網絡;在城市副中心內則將加密路網形成小尺度街區,從而實現宜居宜業和職住平衡。

  其中七橫三縱各有所指。七橫指平谷線、京唐城際、市郊鐵路、M6線、八通線、M7線和R1線;三縱則是指M17線、S6線、城際鐵路聯絡線。

  而聯繫中心城區和副中心的五橫兩縱也有講究。其中五條橫向通道指潞苑北大街、廣渠路東延等;聯繫副中心和東部地區的兩條縱向通道指六環路和密涿高速公路。

  加強城市副中心與中心城區、新城的交通聯繫,提高通勤能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中心城區人口隨功能轉移,實現宜居宜業、職住平衡。據透露,規劃中通州將有60萬至80萬就業人口,這部分人要盡可能住在通州區,才能最好地解決交通問題。

  大運河文化帶將承載多元文化

  未來,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圍內的綠色空間將佔到約40%的比重,有大約20處10公頃以上的集中綠地,規劃集中建設區內約有15平方公里的綠色空間。魏成林説,僅在規劃集中建設區中的綠地,就幾乎相當于原崇文區行政轄區的面積。

  張力兵表示,副中心構建的綠色格局是“兩帶一環一心”,第一條綠帶是沿潮白河的東部綠帶,第二條綠帶是沿著中心城區在西部的一條綠帶;“一環”就是圍繞著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要形成一個環城的綠色休閒遊憩環;“一心”就是指城市綠心。到2030年,城市副中心要建成38個公園,群眾出門500米就可以進入公園綠地。

  副中心建設同時將加快配備教育和醫療資源。張力兵透露,人大附中入駐通州三中,北理工附中入駐潞州中學,首師大附中入駐通州師范學院原址,北京二中分校通州校區改造等項目,將實現通州本地教育資源的提升。同時,人民大學的通州校區、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景山學校通州校區等一批新的引進學校也將加快建設,北京五中通州校區今年年底將竣工,明年全面投入使用。另外,今年年底安貞醫院通州院區要開工建設,人民醫院通州院區明年投入使用,兒研所、婦産醫院已經確定落戶通州,將服務副中心的發展。

  魏成林還表示,大運河文化帶是北京文化中心戰略定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北京的大運河文化帶並不僅僅指通州段,還包括昌平的白浮泉、通惠河等多條河流。未來,本市將以城市副中心建設為契機,認真做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三篇文章,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帶的豐富內涵,通過推進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利用,進一步擦亮世界認可的國家文化符號。(記者 耿諾)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瓊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苗鄉之晨
    苗鄉之晨
    “發現”號探秘南海冷泉
    “發現”號探秘南海冷泉
    叩問千面之城——廈門新觀察
    叩問千面之城——廈門新觀察
    上海:深水港裏布航標
    上海:深水港裏布航標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7112137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