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內蒙古依托資源優勢謀轉型 破“一煤獨大”困局
2017-07-20 10:27:26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0日電 題:內蒙古依托資源優勢轉型 破“一煤獨大”困局

  新華社記者董璐

  70年來,依托“東林西鐵,遍地是煤”的資源優勢,內蒙古曾多次奪得經濟增速冠軍,生産總值從自治區成立初期的5.37億元增至2016年的18633億元,70年增長了642倍。但與此同時,地區“一煤獨大”、發展方式粗放、後續發展乏力的劣勢也逐漸顯現。

  近年來,內蒙古依托自身優勢轉型發展,産業結構不斷趨向合理,現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等産業規模居全國前列,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工業體係初步形成,農牧業現代化進程加快,成為我國北疆一道獨具特色的亮麗風景線。

  “壯士斷腕”破困局

  “必須轉型。”內蒙古東源科技公司董事長俞海明説,高耗能掙錢多、效益好,卻非長久之計。公司幾年前主動關停冶金、煤化工時,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説“有錢不掙瞎折騰。”

  俞海明的企業所在地烏海市素有“烏金之海”美譽,煤炭、天然氣等礦産資源豐富,這也為企業謀求轉型提供了基礎。如今,東源科技依托烏海市煤化工、氯鹼化工兩大支柱産業,年産30萬噸“1,4-丁二醇一體化項目”,將原煤就地轉化升值率提高了20倍,後續迴圈産業鏈項目投産後將提升到60倍以上。

  東源科技的轉型變化並不少見。阿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志平説,2011年左右,開發區關停90多家“五小”企業,當年財政收入損失達3億多元,一度捉襟見肘。“淘汰落後産能後,我們提高準入門檻,只有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成長性好的企業才能進駐。熬過陣痛期,這幾年越走越穩,發展也越來越好。”劉志平説。

  在鄂爾多斯市,和煤炭相關的上下遊産業佔比一度接近60%。近幾年,通過推動産業延鏈、增值謀求轉型,先後引進神華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間接液化、中天合創煤炭深加工、伊泰精細化學品等一批重大資源轉化項目,全市煤炭洗選率達90%以上,就地轉化率達到18%。

  補鏈、延鏈促轉型

  黑乎乎的煤如何變成“白大米”?在鄂爾多斯市中天合創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基地,公司總經理張西國給出了答案:“我們運用自主研發的甲醇制烯烴、碳四碳五裂解、醚化等技術,完善和延長煤炭下遊産業鏈,扣除一係列損耗和變動成本,可實現噸煤增值300元到1400元。”

  張西國説,公司擁有年生産能力360萬噸甲醇和137萬噸聚烯烴産品的一係列化學裝置,可為內蒙古及其周邊地區提供大量優質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産品,最終走向中高端市場的建材、汽車內飾、保險杠頗受歡迎。

  阿拉善盟湖鹽資源豐富,也是我國優質無煙煤的主要産地,以前以簡單“挖煤賣煤、挖鹽賣鹽”為主,低小散礦山多,裝備技術落後,三次産業比重嚴重失衡。“一定要延長産業鏈,提高科技含量。”劉志平説。如今,當地初步構起建以鹽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綠色生態産業為主導的迴圈經濟格局,年生産能力4.5萬噸金屬鈉全球市場份額佔比超過40%,精細化工産業鏈中的還原靛藍産品國際市場佔有率達60%以上,遠銷至南美、歐盟、南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要讓每一塊煤、每一種資源都最大限度地發揮價值。在烏海市,煤焦化工、氯鹼化工、硅化工等主導産業的改造、延伸、升級和耦合發展齊頭並進,新興産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24%,經濟發展“舊貌換新顏”。

  産業鏈條的延伸不僅給實現了傳統産業的提質增效,衍生出類型豐富的副産品,也給工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大變化和新希望。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投入到火熱的工業生産中。“以前聽老輩人説在工廠工作不光環境臟亂差,還挺危險,確實有顧慮。”在一家煤化工企業聚丙烯包裝線上,23歲的年輕工人馮晨陽邊忙著檢查不斷運送過來的産品邊對記者説。

  馮晨陽在這家企業工作已有一年,工作的生産線是聚丙烯産品包裝的最後一道工序。“工廠現在幹凈整潔,平時主要就是巡檢機器故障和産品包裝是否完整,再加上和我學的應用化工專業對口,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他笑著説。

  産業結構邁向多元化

  滄桑巨變七十載,砥礪前行鑄輝煌。如今的內蒙古已走出“一煤獨大”困局,三産結構從1947年的76.7:7.1:16.2優化為2016年的8.8:48.7:42.5,形成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裝備制造業、農畜産品加工和高新技術六大優勢産業為主的多元化産業發展格局。

  “依托但不依賴資源,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和産業優勢轉變。”鄂爾多斯市發改委副主任陳勇説,經過轉型升級,鄂爾多斯已初步構建起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産業體係,2016年非煤産業完成投資佔工業總投資比重達83.3%,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雲計算、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全面興起,金融、物流、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迅猛。

  科技創新引領內蒙古轉型發展步伐加速。70年來,內蒙古在稀土鋼和無縫鋼管、高鋁煤炭資源利用、特種裝備制造和生物育種、農牧業高産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也實現了零突破。包鋼軌梁廠總工程師梁正偉驕傲地説:“我們這裏生産的鋼軌産品,鋪在了世界最快、最長、最高的鐵路上。”

  服務業成為內蒙古經濟轉型發展新引擎。2016年,內蒙古服務業投資佔比首次超過50%,生産性服務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新興服務業態持續涌現,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乘“雲”而上,各類雲計算應用平臺不斷落戶,帶動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産業加速發展。

  過去5年,內蒙古旅遊業年均增速達20%以上,呈井噴之勢。依托遼闊壯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和冷涼宜人的氣候資源,內蒙古正加快實施“旅遊+”發展戰略,繪就一幅國內外知名旅遊目的地的藍圖。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暑假遇高溫 滬兒科醫院就診量走高
    暑假遇高溫 滬兒科醫院就診量走高
    花樣游泳——集體自由自選預賽:中國隊晉級決賽
    花樣游泳——集體自由自選預賽:中國隊晉級決賽
    西藏8名先天性疾病患兒在北京接受治療
    西藏8名先天性疾病患兒在北京接受治療
    全球授權展中國站開幕
    全球授權展中國站開幕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35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