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讓“農産品”變身“旅遊産品”--河南孟津縣現代農業樣本觀察
2017-05-23 15:39:46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5月23日電 題:讓“農産品”變身“旅遊産品”——河南孟津縣現代農業樣本觀察

  新華社記者孫志平 李亞楠

  “超市的櫻桃賣15元1斤,你這裏為啥賣40元1斤?”這是河南省孟津縣洋豐生態觀光園董事長楊佔通經常面對的問題。

  “因為超市賣的是水果,我這裏賣的是旅遊産品。”楊佔通説。

  經營生態果園8年多來,楊佔通的銷售模式一步步進化:最初自己拉出去賣,後來“農超合作”進超市賣,現在不用出園水果就銷售一空。

  “農産品”到“旅遊産品”之變得益于孟津縣提出的“農業、農村、文化、旅遊”四位一體融合發展的思路。

  孟津縣緊鄰洛陽市區,因扼據黃河要津而得名,北有59公里黃河河岸線,是黃河中下遊分界點,周武王曾在此會盟八百諸侯興兵伐紂。

  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便利的交通條件,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堅實的農業基礎,如何才能讓這些優勢聚合起來迸發出發展活力?孟津縣委、縣政府經過充分調研,“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應運而生。

  依靠這種融合,孟津催生了河南省第一家“田園綜合體”,打造了以“來孟津耍吧”特色農業嘉年華係列活動為代表的都市近郊休閒遊産業和以古村落、牡丹畫、唐三彩等為代表的沿黃河民俗文化遊産業,使得孟津成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范縣,從根本上改變了當地農業、農村面貌。

  楊佔通説,他們目前已經實現“四季有花,月月有果”,通過舉辦“草莓嘉年華”“親子採摘遊”“敬老體驗遊”等活動,由單一地賣農産品向賣旅遊産品轉變,2016年,共接待遊客20萬人次,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孟津縣政府副縣長劉文文介紹説,孟津全縣規模達500畝以上的休閒農業園區已有55家,培育省級産業集群1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余家,注冊家庭農場76家,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家。

  依靠旅遊“牽線搭橋”,孟津縣豐富的文化資源也得以和農業資源共榮互生,形成發展合力。

  距休閒農業園區聚集的送莊鎮不足20分鐘車程,坐落著一個明清古村落——衛坡村。2015年10月,這裏引入社會資金開發古村落文化旅遊項目,2016年“十一”黃金周試運營就接待遊客15.3萬人次,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又接待遊客7.4萬人次,平均每天有2萬多遊客。

  “遊完古村落,再去摘水果。”通過“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發展,孟津將文化底蘊“聚變”為旅遊高度,讓山水農業資源“裂變”為休閒度假勝地,已基本形成了“一鎮一節、一鄉一品、一園一色”的全域旅遊格局。

  眼下,無論走進孟津哪個鎮,縱橫連片的現代農業和特色鮮明的文化村落總能讓人駐足稱奇,大河古渡文化藝術節、十裏銀灘燈會、草莓採摘節、桃花節、玫瑰觀賞節等輪番登場,吸引成批城市居民前來遊玩消費。

  融合發展讓農業效益成倍增長,許多農民因此致富,貧困戶因此脫貧。從北京返鄉創業的孟津人呂妙霞創辦的京孟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承包土地1200畝,建設草莓大棚420個,已累計解決了5000多人就業,其中留守婦女佔90%以上,殘疾人佔8%,引領176戶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聽力有些障礙的送莊鎮朱寨村劉金鎖2009年就到呂妙霞的合作社工作。“在別的地方我根本找不到工作。”他説,現在一個月工資2000多元,收入穩定,比以前自己種地強多了。

  據統計,2016年,以“來孟津耍吧”為引領的係列活動實現接待遊客2980萬人次,綜合收益35.6億元。其中成功舉辦的17個農業節會,就接待遊客320余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6億元。全縣從事休閒農業的達16870人,其中有農村貧困人口1210余人,每人平均從休閒農業中獲得年收入16300余元。

  “農業、農村、文化、旅遊四位一體融合發展,富了農民,也美了鄉村,政府做品牌、企業做産品、鎮村做特色、委局做服務,按照這個路子走下去,孟津的農業、農村建設會更上一層樓。”孟津縣委書記黃玉國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地上的天空——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無人機飛行員李浩投身改革強軍記事
    大地上的天空——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無人機飛行員李浩投身改革強軍記事
    戛納全景
    戛納全景
    上海:戶籍接待窗口進社區
    上海:戶籍接待窗口進社區
    “南京in記”開展 市民“走街串巷”憶南京
    “南京in記”開展 市民“走街串巷”憶南京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0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