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養老保險制度並非“陷阱”
2017-05-15 16:27:03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最近幾天,有兩條關于養老金的消息非常火爆。一條是“今年養老金上調開始落地 上海已率先發放到位”,另一條則是“現行養老保險制度對年輕人來説充滿陷阱”。養老金年年漲,享受人群的待遇逐年提高,退休人員樂了,可還一直交著錢尚未領取過待遇的年輕人卻盤算著,養老保險這個“買賣”到底劃不劃算?甚至有個別人幹脆主動不參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養老保險費率高 實際到手工資少

  《現行養老保險制度對年輕人來説充滿陷阱》的消息採用了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的觀點,楊燕綏認為,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對于年輕人來説,既看不到實在的收益,又缺乏激勵性,而且還充滿陷阱,政府必須加快養老保險改革的步伐以增強制度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楊燕綏的話不假。此前,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9.8%(養老20%、醫療6%、失業2%、工傷1%、生育0.8%),個人已經達到11%左右,合計超過了工資的40%。勞動者大都習慣按照稅後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工資水準,以月工資實到手4000元來計算,企業實際要付出的成本是7400多元,除了稅費、公積金等,很大一部分都是社保的繳費。不少中小企業都抱怨社保的費率太高,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招人用人。2016年,雖然調整了部分險種的繳費費率,但下降幅度並不大,例如繳費佔最大頭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從20%下降到19%,只下降了一個百分點,還是讓人們覺得降得太少,“不解渴”。

  于是,就有了消息中所説的——一些年輕人認為交社保並不“劃算”,尤其對社保中佔到“大頭”的養老保險,沒什麼信心。相對于看起來渺茫的養老保險,一些人寧願先拿到更多的現金來應付當前的生活。

  自由職業者自掏腰包挂靠社保

  不過,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是,主動放棄社保或者中途退保只是極個別的現象,絕大多數人擔心的不是未來能不能領到養老金,而是萬一沒有了社保,自己在大城市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51社保CEO余清泉一直是在一線從事社保實務工作,相比之下,他更加了解人們參保的實際情況。他的感覺是,這幾年,年輕人的社保意願並沒有降低,反而是強烈升溫。2016年,51社保發布了《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6》,該調查顯示,企業社保參保覆蓋面已經連續幾年高于90%,2016年達到了92.8%。在對企業一線社保管理人員的調查中,64.53%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感覺到員工咨詢社保問題的熱度及員工社保意識呈現略微上升或顯著增強的態勢。 還有一個最直接的數據是社保爭議也隨之升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廣州勞動爭議訴訟情況白皮書》(2014-2016)顯示,近3年來受理的5.3萬多宗案件中,涉及社會保險糾紛的案件出現了大幅上升,社保糾紛佔勞動爭議案件超過40%。

  由社保引發的勞動爭議往往都是企業沒有給員工參保而被告上法庭的。絕大多數人還是非常重視自己的社保權益,哪怕是一些沒有固定工作單位的個人,都會想方設法為自己謀求一份社保的參保資格。

  互聯網+時代,公司的概念逐漸淡化,平臺的作用更加凸顯,很多人可以擺脫公司的束縛,成為自由職業者,例如專車司機、廚師、美甲師、按摩師等,都可以通過平臺獲得訂單,但他們與平臺之間並無勞動關係。還有大量的自己做生意的、演藝圈的人士等,都因為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而無法參加社保,于是很多人不得不求助于社保代理。嚴格意義上來説,這是違規的,但仍舊有大量的自由職業者選擇這條途徑。

  小孫就是通過一家社保代理公司進行社保挂靠,他每月的社保費是1300多元,這還是按照北京市社保的最低繳費基數來繳納的,這裏麵包含了公司應該為員工繳納的部分和個人應繳納的部分。因為他沒有工作單位,公司應繳的大頭部分也只能自己承擔,所以他比別人要多交好幾倍的社保費。小孫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的昆明,他退休以後肯定是要回老家養老的,所以交著北京的養老保險,對他來説,將來養老的意義並不大。但因為社保捆綁了太多的公共政策,諸如外地戶籍者買房需要連續繳納5年社保,購車搖號需要連續繳納5年社保,將來孩子在北京上學各區縣也對家長的社保繳費年限有不同的要求。這些硬杠杠都是擋在他們這些外地戶籍者面前的攔路虎。因此,為了享受到這些利益,自己花錢買社保是個不得已的選擇。

  延遲退休不會降低養老金待遇

  如今,延遲退休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雖然方案遲遲未出臺,但肯定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個消息就更讓一些人對養老保險“絕望”了。因為延遲退休就意味著工作時間延長,繳納社保的時間又多了幾年,而將來領養老金的時間又少了幾年。“聽説男的要延遲到65歲,假設從25歲開始工作,80歲壽終吧。男的過去60歲退休,交35年養老保險,將來能領20年養老金;以後65歲退休,那就相當于交40年養老保險,領15年養老金。交的時間比領的時間長那麼多,肯定不劃算啊!”老吳説出了很多人的顧慮。

  對于這個問題,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回應稱,延遲退休並不會減少個人養老金的待遇,養老金的待遇無非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總的計發辦法是長繳長得、多繳多得。即養老金和工齡是成正比的,延遲退休養老金也會隨之增長。

  影響養老保險金的因素主要有兩個:繳費的基數和繳費時間長短。從繳納基數看,延遲退休後,工資上漲的概率大。從繳費時間來説,延遲退休後繳費時間延長,基礎養老金數額自然是增加的。根據李忠的説法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工齡越長,最後拿到手的養老金就越多。

  李忠還用數學的方式解釋了這個問題:養老保險有關文件規定,50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90,55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75,60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39。月除數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小的,則越推遲退休,個體賬戶的養老金就會越多。

  通過上述説法可以得出結論:延遲退休年齡對個人養老保險待遇不會有大的影響。受延遲退休政策影響最嚴重的70、80後們可以放心了,除了需要在工作單位多待幾年外,其他的方面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的。

  年輕人不願參保 是因為不懂社保

  余清泉認為,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參保的情況確實存在,但真正的原因並非是因為“養老保險是個陷阱”,而是這個群體存在另外一些顧慮。

  第一,擔心將來跨省轉移麻煩。尤其是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很多人都是外地戶籍務工者,人員流行性很大,而且很多人多計劃退休後回家鄉養老。因此他們擔心將來養老保險關係還要跨省轉移,這會帶來很大的麻煩。事實上,人社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國辦發〔2009〕66號),人社部《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若干問題的通知》(人社部規〔2016〕5號)等文件已經明確轉移接續辦法,從2009年至今接近8年的實際運作,轉移接續早已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復雜。

  第二,擔心將來通貨膨脹貶值。國發〔2005〕38號文明確,基礎養老金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與計算,這個制度設計實際上是掛鉤了社平,本身就具有了抗通脹機制,再加上連續多年以來的退休後增資等措施,養老保險恰恰是公眾應該重視的一種抵禦通脹的保值手段。

  第三,擔心老齡化帶來制度破産。老齡化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普遍難題,但恰恰社保制度是應對老齡化的有效手段,只不過各國都在不斷完善優化,希望找到更適合自己國家的制度而已。道理很簡單,為了應對老齡化,個人更應該提前做保障,才更不應該放棄公共制度保障,缺失公共制度基礎保障的安排是空中樓閣,根基不穩,並不是一個完善的安排。包括社保制度在內的多支柱保障體係,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

  余清泉覺得,很多人不願意參保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懂社保,而恰恰是不懂;而有很多擔憂,有失主觀或片面,無法理性看待。

  參保人數增速下滑因就業人員總量下降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6》顯示,雖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參保人數在2015年仍然有所增長,但企業和其他人員的參保人數增速下滑,總參保人數的增速進一步下降。一些媒體據此認為養老保險制度遇到了瓶頸,但這個現象需要深入研究背後的原因。

  余清泉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速下降背後的原因也並非是人們參保意願下降,而是跟“大盤子”的縮小有關。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從2012年到2015年,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分別是30426.8萬人、32218.4萬人、34124.4萬人、35361.2萬人,環比增速從105.89%降低到103.62%; 從2012年到2015年,我國城鎮就業人員分別是37102萬人、38240萬人、39310萬人、40410萬人,環比增速從103.07%降低到102.80%。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增速下降,但與此同時城鎮就業人員增速也是下降的。並且我們看到二者人數比例反而是上升的,前者與後者佔比反而從82.01%上升到87.51%。所以,這個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並不是社保制度本身,而是當前經濟環境下就業遇到困難,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是就業關聯的“職工保險”,自然也會遇到增長問題。(記者 代麗麗)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敏彥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盛會璀璨夜
    盛會璀璨夜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演出在京舉行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文藝演出在京舉行
    法國舉行總統權力交接儀式
    法國舉行總統權力交接儀式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20112097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