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神舟之父”戚發軔:天舟一號標誌空間實驗室任務收官
2017-04-25 08:59:27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東方紅一號”備份星。 圖/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攝

  原標題:天舟一號標誌空間實驗室任務收官

  4月24日是第二個“中國航太日”。在航太城會展中心,150余名團員參觀了航太器展廳,並聆聽了“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神舟一號”至“神舟五號”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關于航太精神的講座。

  被譽為“神舟之父”的戚老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東方紅一號”是幾代航太人努力的結果。“可以這樣比喻,我是第三個饅頭:餓了吃饅頭,第一個饅頭吃了沒感覺,第二個也沒吃飽,第三個吃飽了,就記住我了”。

  談航太日由來

  曾建議選“楊利偉上天”的日子做航太日

  新京報:中國航太日的構想最早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戚發軔: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我和航太科技集團幾名政協委員提議中國是不是也設立一個航太節或航太日。

  當時,我和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的政協委員、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的火箭係統總指揮黃春平提了一個提案,希望設立航太節,日期選擇楊利偉上天那一天,但各種原因沒落實。去年中國航太事業創建60周年的時候,又重新重視這件事。

  新京報:當時有哪些備選?

  戚發軔:有三個日子可選。一個是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楊利偉上天。另一個備選日子是10月8日。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標誌著中國航太事業正式創建。再一個就是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的日子。

  新京報:最終為何選定“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的日子?

  戚發軔:“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的日子更具代表性和紀念性。“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太事業發展歷程中的開創性、奠基性成就,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制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是中國航太事業發展的第一個裏程碑。

  談“東方紅一號”

  東方紅一號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

  新京報:航太城會展中心一層還有一顆“東方紅一號”,當時為什麼做了兩顆?

  戚發軔:當年為了確保成功做了一模一樣兩顆,一顆正式發一顆備份。

  新京報:你作為“東方紅一號”技術負責人受到毛主席接見,當時什麼感受?

  戚發軔:“東方紅一號”是幾代航太人努力的結果。由于歷史原因,前面有很多人,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邊緣化,有的去世了,最後發射被我趕上了。我只是作為最後一個負責人到基地去發射“東方紅一號”。可以這樣比喻,我是第三個饅頭:餓了吃饅頭,第一個饅頭吃了沒感覺,第二個也沒吃飽,第三個吃飽了,就記住我了。

  發射成功後,我代表大家承受了很大的榮譽。“五一”晚上,我們十幾個人,有搞衛星的、搞測控的,還有工人,在天安門城樓受到毛主席的接見。毛主席很關注這個事,我感覺非常鼓舞,以前受的磨難還有委屈,都沒了。

  新京報:當時有什麼記憶深刻的事嗎?

  戚發軔:那天晚上正好“東方紅一號”經過天安門上方,我們和毛主席一起看著“東方紅一號”經過天安門城樓。

  談“天舟一號”

  標誌“空間實驗室”階段完成 意義重大

  新京報:作為老航太人,看到最近“天舟一號”上天,是什麼心情?

  戚發軔:中國航太有三個領域,一個領域是衛星,標誌日子就是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一個領域是載人航太,標誌日子是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第三個領域是深空探測,標誌日子是2007年4月24日“嫦娥一號”發射。

  這三個標誌性事件,我參加了兩個,覺得很榮幸。但我已經是老航太人了,中國航太事業最大的財富就是一線工作的航太人,他們都很年輕很能幹,現在總師都不到50歲了,我當年當總師都快60了。

  新京報:為何大家這麼關注“天舟一號”?

  戚發軔:中國載人航太分三步走,一個是把人送上去能回來,叫“載人飛船”階段,我就做的這件事,1992年到2003年,用了11年時間完成第一步;那時起開始進入“空間實驗室”階段,這個階段是給空間站打基礎。“天舟一號”發射成功標誌第二步完成,意義重大。

  新京報:第二步要完成哪些任務?

  戚發軔:要解決四個關鍵問題。第一個要出艙。航太員上天是要出艙工作,要組裝航太站、修理航太站,翟志剛完成了這個任務。

  第二個是交會對接。載人飛船、貨運飛船都要對接,人要能過去再回來。神八、神九、神十完成了這個任務。

  第三個是補加。人在那要吃要喝,還需要推進劑,需要貨運飛船把大量貨物運上去。現在發射成功並交會對接了,接下來還有兩次。

  第四個是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送一瓶水上去要幾萬塊錢,很貴。空間站那麼多人待那麼多天,單靠送成本太高。水喝了排泄出來處理後再喝。這個技術不難,難的是電解成氫氣和氧氣。另外要建立生態係統,菌類和藻類能夠生長,提供蛋白質。現在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已經有菌類、藻類在生長。

  這四個問題解決了,就為第三步建立空間站打下了基礎。

  談空間站建設

  空間站的航太員將由科學家組成

  新京報:我國自主研發的空間站什麼時候發射?

  戚發軔:明年可能發射空間站的核心艙。發射空間站需要更大的運載火箭,能把20噸以上的核心艙送上去。現在長徵五號能把25噸的貨物送上去。

  新京報:空間站的構造是怎樣的?

  戚發軔:空間站是一個核心艙,再加兩個實驗艙,兩邊停靠兩艘飛船,一艘載人飛船,萬一有事人能回來。另外,還要對接一個貨運飛船,提供補給。

  新京報:空間站的航太員將由哪些人組成?

  戚發軔:以後的航太員,就不是現在這些航太員,而是科學家,叫“有效載荷專家”。比如醫生、搞材料化學的,帶著自己的課題在空間站微重力環境中做實驗,實驗成果為地球上的人服務。

  談航太精神

  國家有特殊需要,我們就有特殊精神

  新京報:不同時期,中國航太精神體現在什麼地方?

  戚發軔:航太精神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時候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核心是自力更生。當年前蘇聯幫過我們兩三年,關係壞了就撤走了。所以,一個事業一個團隊,自力更生很重要。

  改革開放後體現在“兩彈一星”精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愛國是不需要討論的。改革開放後,思想、價值觀都多元化,愛國就變得更重要了。“兩彈一星”的精神核心就是愛國。

  再後來是“載人航太”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我1992年到2003年在一線,對這個有體會,搞載人航太有點特殊,就是國家有特殊需要的時候,我們就要有這種特殊精神。(記者 李玉坤)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俊松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烏龍院》主題動漫餐廳落戶杭州
    《烏龍院》主題動漫餐廳落戶杭州
    “太空教師”王亞平與澳門青年分享太空經歷
    “太空教師”王亞平與澳門青年分享太空經歷
    雲南瀾滄:拉祜族山寨舊貌換新顏
    雲南瀾滄:拉祜族山寨舊貌換新顏
    小瓷器連接大世界——淄博篇
    小瓷器連接大世界——淄博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3112086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