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網評:“自然葬”,讓逝者回歸自然
2017-04-03 14:20:0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網絡中國節·清明)係列評論之二

  3月31日,家屬在給親人骨灰盒扎絲帶。當日,2017年生態葬集體安放暨公祭儀式在江蘇南京雨花臺功德園思園生態廣場舉行。江蘇省及南京市殯葬管理部門、市屬各公墓代表、生態葬家屬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活動。據悉,南京是較早推行生態葬的城市之一,形式主要包括樹葬、花壇葬、江葬等。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攝

  胡印斌

  清明前夕,浙江多地約有數百名逝者以海葬或江葬的形式“回歸”大自然;遼寧省瀋陽市也于近日舉行了海葬公祭活動,190多位家屬來到大連海域紀念骨灰入海的已故親人;在廣州,生態安葬成了市民辦喪的主流方式……近些年,生態安葬開始在各地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身後事”。

  中國人一向有禮敬祖先的傳統,死者“入土為安”,並在其後漫長的歲月裏接受後人的祭拜,這是一種特有的喪葬文化。那些隱伏在蒼蒼野地裏的一個個墳丘,與生者對視,並由此也演化出復雜的民族文化心理。所以,如果對“生態葬”只是簡單倡導或強硬推行很難讓人信服,在現實中也不可能迅速收取“移風易俗”之功效。

  傳統文化范疇的事務,從傳統文化層面破解或許能事半功倍。

  其一,應該在社會上倡導崇尚回歸自然的文化,一個人立身于大地,最終又回歸大地,這不是消亡,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重生。而後人也在這一過程中,也能感到生命的傳承。這樣一種強調“根”、強調“生生不息”的新喪葬文化,與傳統的禮敬祖先並不相悖,土葬百年之後,也是融入大地泥土。二者本質上是一致的。

  其二,葬俗的移易,往往與社會影響、風氣帶動有關。風氣之變,往往之上而下,風行草偃,反之則波瀾不驚。這就要求,倡導“自然葬”要從上而下,不能只呼吁老百姓回歸自然,作為倡導者的各級政府工作人員要率先起好帶頭作用。東漢學者班固在《白虎通·三教》中指出,“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常説的“以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也是同樣的意思。

  對于喪葬新風而言,政府補貼確實有助推之效,但卻並非問題的關鍵。中國人在對待生與死的問題上,向來在乎的並不是錢,而是“禮”。通俗地講,就是文化。只要尊重民眾的情感與認知,則這種文化就能夠被普遍接受。比如,自然葬之後,通過種種人性化服務能夠讓逝者家屬通過某些活動或者標識寄托哀思。

  正如北京長青墓園負責人所言,骨灰自然葬區域將本著綠色、人本、科技、創新的理念進行改造完善,更多地利用“互聯網+”為家屬提供智能化的祭掃和紀念服務保障。這樣做固然很好,但還需進一步具體化,多從民眾的接受心理出發,設計一些固化的紀念元素。“自然葬”不僅省時省力,也可隨時隨地祭奠,對于時間緊張的人們而言,也是一個合適的選項。

  中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在喪葬問題上回歸綠色生態乃是大勢所趨。而積極倡導生態葬、自然葬,讓逝者回歸自然,不僅符合生態、節儉的原則,也符合全社會的公共利益。

  係列評論之一:傳承清明節傳統文化

  傳承清明節傳統文化,就當崇尚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人生理念,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攜帶親朋好友結伴踏青、領略美景、增進親情。不忘來路,銘記歷史;莫負春光,面向未來。我們要重視傳承的重要性,把握傳承的主動權。

+1
【糾錯】 責任編輯: 年巍
相關新聞
  • 殯葬公共服務均等化應打破戶籍壁壘
    殯葬改革應該更加強調其公共服務屬性,打破戶籍壁壘,破解殯葬暴利,惠及全體民眾。
    2017-03-30 08:29:25
  • 殯葬易俗如何守“禮”
    死生大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素來看重。與對故去親人的情感相比,在多數情況下,經濟負擔是次要的,更不要説公共性的環保問題。傳統殯葬形式,因為有具體且久長的空間、隆重的儀式、具象的情感寄托,容易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2017-03-29 08:42:00
  • 新華時評:推動殯葬向綠色轉型,既要堅定也得溫柔
    新華社長沙4月4日電題:推動殯葬向綠色轉型,既要堅定也得溫柔 
    2016-04-04 23:40:57
新聞評論
    古箏主播年收入超千萬 傳統藝術玩直播“圈粉”又圈錢
    古箏主播年收入超千萬 傳統藝術玩直播“圈粉”又圈錢
    呼和浩特城管街頭勸阻民眾焚燒冥幣紙錢
    呼和浩特城管街頭勸阻民眾焚燒冥幣紙錢
    四川迎清明小長假返程高峰
    四川迎清明小長假返程高峰
    清明假日全國接待遊客0.93億人次
    清明假日全國接待遊客0.93億人次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5112071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