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增長點發力點
2017-03-28 10:46:00 來源: 解放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就是“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品質是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有力推動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

  首先,從戰略高度看待生態環境,提出一係列新理念。諸如,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問題既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和政治問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等等。尤其是,“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論斷,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文明興衰的一個客觀規律。

  其次,生態問題也是民生問題。當前,一些地方存在的環境問題,威脅人民的生命健康。生態環境一頭連著人民的生活品質,一頭連著社會的和諧穩定。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進國土綠化,切實解決影響人民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一定程度上可以説,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就是改善民生。

  再次,善于從歷史中總結教訓。我國歷史上有過因亂砍濫伐森林而造成的巨大生態破壞。現在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脈也曾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蔓延,湮沒了盛極一時的絲綢之路;因屯墾開荒、盲目灌溉,導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樓蘭古城在唐朝之前就突然消失了。這些深刻教訓,一定要認真吸取。

  最後,從現實著眼,強調補上生態文明建設這個短板。當前,人民對清新空氣、幹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在3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中,我國農産品、工業品、服務産品的生産能力迅速擴大,但提供優質生態産品的能力有所減弱,甚至一些地方的生態環境還在惡化,必須下大力氣扭轉這種狀況。

  事實上,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就是“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那麼,抓好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一要尊重自然規律。習近平總書記説過,你善待環境,環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環境,環境總有一天會翻臉,會毫不留情地報復你。這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為此,我們就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而“不要試圖徵服老天爺”。

  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就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這個道理要落實于行。

  二要樹立正確發展思路。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代表團座談時指出,要樹立正確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産業,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環境問題産生的根本原因是粗放的生産、生活方式。粗放型發展方式不僅使能源、資源不堪重負,而且造成空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重金屬超標等環境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瓶頸制約是資源環境,最大心頭之患也是資源環境。

  三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部分領域和區域的盲目開發、無序開發、過度開發,是導致當前環境問題的主因。而改革不到位、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則是更深層面的制度原因。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穩步扎實推進。

  例如,建立健全資源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這些制度建立之後,需要強化制度的約束作用,堅決按制度辦事。

  四要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主體功能區是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基礎制度,也是從源頭上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舉措。要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主體功能定位,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推進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提高生態服務功能。要科學布局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五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向與會各國領導人介紹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劃與實踐,著重強調綠色發展理念,得到普遍認可和讚譽。

  中國加強在生態領域的國際合作,並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貢獻,得到國際上的認可。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奇姆·施泰納説:“中國在生態文明這個領域中,不僅是給自己,而且也給世界一個機會,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朝著綠色經濟的轉型。”

  (作者:曹前發 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潔瓊
新聞評論
    故宮曬出賞花圖
    故宮曬出賞花圖
    “鷹”擊賀蘭長空!看飛行員最平常一天
    “鷹”擊賀蘭長空!看飛行員最平常一天
    南京雞鳴古剎櫻花盛開 引來“賞櫻大軍”
    南京雞鳴古剎櫻花盛開 引來“賞櫻大軍”
    武侯祠——三國記憶
    武侯祠——三國記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6112070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