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江蘇張家港:善行細微處 德潤文明城
2017-03-20 11:43:1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京3月20日電 題:江蘇張家港:善行細微處 德潤文明城

  新華社記者 劉巍巍

  3月13日,一對新人的婚禮在江蘇張家港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廣泛轉載。新郎王克飛和新娘陳衍諺都是志願“達人”,在“同城夥伴志願團”一起工作了1000多天。兩人因公益相遇、相知、相愛的故事,贏得滿屏“點讚”,引發廣泛“共鳴”。

  平凡的人,樸素的事,點滴間彰顯出一座城市的價值認同和文明氣度。

  從抓衛生起步,到城鄉一體聯動,再到提升城市品質和市民文明素養……20多年來,張家港的文明創建歷久彌新,用一群人的精神,鑄就一座城的靈魂。

  作為全國第一個縣級文明城市,也是唯一獲得“四連冠”的縣級文明城市,20多年來,文明城市創建始終是張家港的“一把手工程”。市委書記兼任市文明委主任;每年春節上班後市委市政府召開的第一個會議,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

  看似尋常的一以貫之,映襯的是文明創建持續不斷的制度設計:在全國首推“網格化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普惠均等;全市公共文化設施每人平均面積0.41平方米,達到國家先進水準;在全國首創覆蓋城鄉的“書香城市”建設指標體係,激發市民“閱讀自覺”;構建“志願服務夥伴計劃”,並在全國縣級市率先推出《志願者禮遇辦法》……

  “全國文明城市是我們的‘金字招牌’。”張家港市民張瑜説,在張家港,這是一句口頭禪,也是一句座右銘。“作為口頭禪,這反映了老百姓的自豪;作為座右銘,這反映了政府的擔當。”

  文明,不容一人置身事外。搭建“線上+線下”全民互動平臺,形成“政府來主導、市民唱主角”的文明創建格局;在全國縣級市率先開發“城市e管家”資訊係統,通過手機終端搭建24小時文明創建載體;成立“移風易俗”婚慶聯盟,舉辦新市民集體婚禮,助市民擺脫禮重壓人的傳統負擔。如今,數字文化館、博物館走進民眾生活,鄉村書場中的評彈絲竹聲聲入耳,遍布城鄉的24小時自助圖書驛站,用知識照亮文明之路……

  鍥而不捨的育民惠民,潛移默化中提升了人的素養,亦在張家港厚植起耀眼的“好人文化”。目前,這個市共有全國道德模范2人,江蘇省道德模范4人,22人榮登“中國好人榜”,“中國好人”數量位居江蘇省縣級市首位。

  志願服務,是張家港市民的一盞溫暖心燈。2012年至今,張家港“志願服務夥伴計劃”推出項目400多個,社會各界資助市級志願服務項目累計達1040多萬元。張家港市文廣新局組織文化志願者為新市民子女送上親子閱讀指導服務;翔宇救援社的陳偉和團隊努力獲得國際國內專業救援資格認證,到社區為居民培訓急救知識;暨陽青少年事務所社工楊玭到社區“四點半學校”為孩子們提供溫馨陪伴……

  “文明種子的播撒,要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得到群眾支援,這樣我們深化文明創建才更有底氣,城市文明內涵也更豐富。”張家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芳説。統計顯示,目前在張家港友愛港城網注冊的志願團隊達909支,注冊志願者5.8萬名,平均每天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3個,累計服務時長已達109萬小時。

  文明芳香傳遠方。2014年10月以來,全國先後有400多批次考察團來到張家港,學習文明創建的經驗做法。

  一個個考察團接踵而至的同時,張家港人卻在埋頭找“不足”、補“短板”。張家港市文明辦牽頭面向全社會徵集“最希望改善的不文明行為”,收到市民反饋意見近千條,對反映的90多個方面的問題,從細枝末節處抓落實、促提升,將文明細節融入日常生活。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065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