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藍天保衛戰 你我加油幹
2017-03-17 07:55:17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藍天保衛戰 你我加油幹

  3月8日,湖北省監利縣林業部門組織人力植樹造林。新華社記者 程 敏攝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兩會首次提出要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並提出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抓緊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等。

  “今年兩會提出,要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積累更多生態財富,我們聽了很振奮。”長期工作在濕地巡邏、管護工作第一線的黑龍江七星河濕地管理局管護科科長楊雲志覺得,這些很提氣,哪怕再苦再累,幹勁都是足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提“藍天保衛戰”,引發熱議。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年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任務如何落實?眼下各地正緊鑼密鼓地籌劃。

  科學施策、鐵腕治理,是改善大氣品質的有效途徑

  今年,全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如何打贏“藍天保衛戰”?各地幹部群眾紛紛表示,就是要科學謀劃、真抓實幹。

  “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是改善大氣品質的有效途徑。”山東東營市委書記申長友説。2016年,東營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藍天白雲天數273天,同比增加46天。成績的背後是苦幹、實幹。去年,東營市制定出臺了《基本建設類化工項目先期介入服務工作程式》,優化産業結構調整,嚴格環境準入,對重污染項目實施一票否決,對“地條鋼”等高污染、高耗能項目採取停水、停電、拆除等斷然措施,同時,鼓勵引導企業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全面推行清潔生産,促進重點企業技術改造。

  東營市民劉小琴3歲多的孩子,去年年初咳嗽不止。“吃藥打針都不見起色,去年9月過後,孩子居然好了。醫生説,應該和空氣品質轉好有關係。原來光聽説空氣對孩子呼吸係統有影響,這次真是親身體會啊。”

  為了鞏固大氣污染防治成效,東營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他們將突出針對PM2.5和揮發性有機物的防治,完善大氣自動監控係統,年內所有産生揮發性有機物的企業完成治理任務。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加強散煤治理,所有燃煤電廠和10噸以上燃煤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改造,全部淘汰10噸以下燃煤鍋爐。

  “河長”不僅要管好水,也要管好岸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生態環保領域推行的重要改革之一,今年要繼續做好抓好重點流域區域水污染防治。

  “今年,很多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舉措,令人振奮。只要國家重視,我們的環境肯定會越來越好。”家住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黃柏河畔的退休教師許克遠説。

  老許説,他年輕的時候,就愛跳進黃柏河裏游泳,後來水臭了,再也沒進去遊過。但最近幾年,水清了,白鷺也來了,“我記憶中黃柏河的樣子又回來了”。

  黃柏河發源于夷陵區,是長江的一級支流,也是宜昌的飲用水源地。2015年,宜昌作為首批試點開始推行河長制,夷陵區率先“試水”,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開始擔任“河長”“湖長”“庫長”。目前,夷陵區已經全面完成區、鄉、村、戶“四級河長”網絡管理體系建設。

  “水出問題了,根源往往在岸上。‘河長’不僅要管好水,也要管好‘岸’。”夷陵區水利局局長劉德亮介紹,今年,該區將實行“河”“岸”共治,全區水利、住建、城管、環保、園林、市政、環衛等部門河裏河岸一道管,河流為“線”環境為“面”,以“線”帶“面”推動全域生態環境保護。

  “現在,河段裏偷倒垃圾、私排污水的現象明顯減少了,周邊生態環境好多了,釣魚的人也多了。”夷陵區柏林河官莊段楊家河片區河長楊長春自豪地説。

  保護與修復濕地,讓生態係統恢復本來面貌

  在生態係統中,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我國是濕地大國,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備受關注。今年兩會提出,要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啟動森林品質提升、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工程試點,構築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

  “濕地保護恢復,光有熱情還不夠,更需要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黑龍江省七星河濕地管理局局長王麗華告訴記者,七星河濕地今年要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重點,加大對生態保護和功能修復的項目支援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竭力解決生態環境短板。

  位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境內的七星河濕地,是一塊具有“北大荒”原始風貌的濕地,2011年被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保護工作具有長期性和係統性,我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根本遵循,堅持不懈修復濕地,目的就是讓生態係統休養生息,恢復本來的面貌。”王麗華説,經過不斷努力,七星河濕地的核心區內已無耕地,緩衝區和實驗區內的耕地也正通過補償、置換等方式逐步退出。

  春秋兩季是捕魚等破壞濕地資源的高峰期,七星河濕地的工作人員都奔著一個目標去,管護好濕地,讓環境更美麗。

  同樣,在海南省海口市,濕地面積佔國土比例達到12.7%,僅著名的東寨港紅樹林濕地的面積就達1578.2公頃。海口市市長倪強説,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確保現有的濕地面積、物種多樣性,還要加快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讓現有的濕地面積增長,種類更全,物種更豐富。

  完善生態補償,為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堅實保障

  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艾瑪鄉的柳果村,滿眼整齊的樹林,很難讓人想像,幾年前,這裏還是遠近聞名的風沙源頭。回憶當年,52歲的村支書米瑪説:“過去這兒是雅江衝積形成的荒灘戈壁,寸草不生。每到冬天,大風卷起漫天飛塵。”

  在生態脆弱地區,如何處理好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係,也是各地幹部群眾熱議的焦點之一。從“求溫飽”到“盼環保”、從“謀生計”到“要生態”,正在成為共識。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成為西藏最受群眾擁護、綜合效果最突出、受益面最廣的政策之一,也成為我國政府從戰略全局高度重視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重大舉措之一。”西藏自治區政協常委、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索朗多吉説,近年來西藏推行生態補償機制後,充分調動了當地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長效機制。

  2014年,為了涵養水源、防風固沙,西藏在集中全區80%以上人口的“兩江四河”流域開展造林綠化工程。南木林縣艾瑪鄉作為工程的啟動點,目前,植樹造林2.6萬畝,栽植各類苗木130萬株,成活率達95%以上,樹木涵養水源、固沙治沙效果初步顯現,含氧量提高5%,空氣濕度增加10%。今年,當地的造林綠化仍在繼續。(綜合記者智春麗、付文、袁泉、丁汀、柯仲甲、潘俊強、瓊達卓嘎報道)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郭潔宇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2112064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