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談影視數據造假:"建議使用刑法處罰"

2017-03-12 07:55:4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主持人曹可凡帶來議案“建立公平客觀的文藝評價體係,以打擊影視數據造假現象”;全國人大代表、編劇趙冬苓提出對于抄襲作品、票房注水和刷數據等問題,“建議使用刑法處罰”。這些聲音使得影視數據造假問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影視數據造假究竟造成了何種危害,又該如何合理解決,就此本報採訪了相關專家。

  利益關聯引發造假

  雲合數據CEO李雪琳認為,一些影視劇熱衷刷假數據的原因,首先是影視産業鏈上的各方對電視臺收視率、網絡點擊量都有利益綁定。“廣告主投放廣告時會要求保證一定的收視率及網絡點擊數字;進而,收視率和網絡點擊量的壓力被轉給制片方,如此層層施壓,最後就會出現從第三方購買影視劇點擊量的情況。”而點擊量作為影視作品網絡播放的標準,會影響利益鏈條上各方的估值。李雪琳指出,“從某種程度上講,刷出的點擊量放大了所有參與影視劇制作的元素的估值,包括劇作本身、導演、編劇,特別是藝人;當各個元素經過放大後的價值增速遠高于行業增速,行業的未來增長被透支,受傷的是行業本身;遺憾的是站在單個劇的角度,把前臺點擊量做大,目前看只有好處。”

  影視數據造假危害頗多

  近年來,影視數據造假問題已經造成了一定不良影響。

  首先,收視率造假、網絡點擊注水都擾亂了行業評價標準。“一旦造假行為成為行業潛規則,即便是制作精良、藝術精湛的作品,如果不參與其中,就面臨收視率和點擊量都被其他作品超越的風險。”李雪琳表示。

  另一方面影視數據造假損害了觀眾的權利。曹可凡認為,如同假冒食品威脅人的生命安全一樣,假的影視數據污染的是群眾的精神生活,會使不少國産電視劇的投入重點由前期制作轉向後期購買收視率,最終造成觀眾流失。

  最後,影視數據造假也會導致影視行業中資本運作的紊亂。點擊量注水打亂了影視劇估值體係,廣告商利益會受損,制作方被裹挾,播出平臺也會喪失公信力。曹可凡還指出,一旦虛假數據成了資本在二級市場講故事的法寶,可能造成大量虛高的估值泡沫,作為投資者的普通老百姓則不得不為此買單。

  解決造假需加強監管

  為打擊影視劇收視率造假,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紛紛建言獻策。曹可凡和趙冬苓都提出,國家應設立具體的法律法規,給主管部門和執法部門更多執法依據,對數據造假行為予以嚴懲。

  曹可凡認為,在行業管理上應該建立異常數據備案機制,要求視頻網站一旦發現數據異動,必須及時上報,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調查。此外,還應打破壟斷,引入實時收視率等新的數據統計方法,實現多種收視率調查模式並存的科學體係。

  站在專業數據統計者的視角上,李雪琳也同樣希望國家在健全制度、加強監管上有所動作,對造假數據的視頻網站進行清理,使得刷收視率的代價變高,打破當前僵局。同時,他還提議政府建立有效的第三方數據平臺,與網絡播放平臺的數據後臺打通,便于監控真實的收視數據。(李 貞 張 玥)

   原標題:影視數據造假亟待“破局”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李志強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2061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