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古詩詞熱”看文化自信與文化傳承
2017-02-11 23:32:45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上海2月11日電 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從“古詩詞熱”看文化自信與文化傳承

  新華社記者

  不是歌手選秀,也不是明星綜藝,2017年春節到元宵節,以古詩詞為主題的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意外”走紅,人們的朋友圈被詩詞曲賦刷屏,無數男女老少被詩詞達人們圈粉。

  古詩詞熱,倣佛一股清泉,浸潤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倣佛一面鏡子,折射我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旺盛需求;倣佛一聲號角,召喚我們更好地傳承經典、築牢文化自信。

一名攻擂者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錄制現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詩意在流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滿屏競傳飛花令,一眾爭説武亦姝。”伴隨精彩的表現,一位位詩詞達人進入大眾視野,一個個與古詩詞結緣的故事令人動容,更讓我們看到了傳承數千年文化的力量。

  41歲的白茹雲是河北邢臺市南和縣農民。她的抄寫本上,密密麻麻謄寫著2000多首古詩詞。一些硬紙板和老日志本的正面、反面都留下她對古詩詞如饑似渴的印記……

2月7日,白茹雲在家中展示多年來抄寫的詩詞。新華社記者 曹國廠 攝

  白茹雲在抗癌路上與詩歌結緣。在石家莊住院期間,她買了一本詩詞鑒賞,最初是用來打發時間,後來她從中“品嘗到了人生的喜怒哀樂”。

  字裏行間,她尋找人生的感悟。白居易《放言》中的“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是她面對生活的最好寫照。

  白茹雲也學著寫詩填詞。“縱使前方晴日少,任風雨,路迢迢”,最能體現她學習古詩詞的心境。“‘竹杖芒鞋輕勝馬’,雖然路途遙遠,但我會堅持。”

2月7日,白茹雲在家中展示詩詞書籍。新華社記者 曹國廠 攝

  如果説古詩詞助添了白茹雲克服困難的勇氣,那麼在武亦姝身上,興趣讓她自如穿越應試的夾縫。

  “我們不會強迫學生背多少古詩詞,古詩詞學習也遠不止一個‘背’字,武亦姝的積累來自興趣和堅持。”武亦姝的語文老師王希明對新華社記者説。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古人説沒什麼好送的,就送你一整個春天吧,這多美啊。”上海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周生説,武亦姝的這種感悟,打動了多少觀眾的心!

  詩詞大會上發揮出色的姜聞頁和侯尤雯,分別來自上海中學和上海文來中學。她們也像武亦姝那樣,在古詩詞的海洋裏流連忘返。姜聞頁10歲時身高1米4,而她閱讀過的書籍摞起來相當于她身高的兩倍。侯尤雯除閱讀外,還在學校裏參加古詩文學習社團、辯論社。

  主持人董卿(右一)與嘉賓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錄制現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我平時不讓孩子多看電視。但是,這個寒假,我和孩子一期不落看完了《中國詩詞大會》,還把去年的第一季找出來回看。很少有電視節目能夠讓大人和孩子有高度共鳴,但是這檔節目做到了。”上海市民徐明説,“女兒告訴我,她感到詩意在流淌,有一種‘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心靈有所屬: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不少專家認為,《中國詩詞大會》是文化供給側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它已經成為一個引子,將長期默默植根于校園、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情感激發出來。

  “中國人的詩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活動評委、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認為,節目的走紅其實暗合了社會中本就埋藏著的了解傳統文化的需求,將娛樂節目模式和文化傳播結合起來。“所謂熒屏清流,‘清’指其品質與品位,‘流’就是要真正流到觀眾心裏。”

  “中國老百姓對于詩詞的喜愛和愛好,從來就沒有斷絕過,古典詩詞的美,根植于文化傳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中國文學史專家駱玉明對記者説,盡管文化傳統在現代社會存在“損壞”的情形,但隨著近年來文化環境和文化傳統得以逐步修復,出現詩詞熱是自然而然的現象。

《中國詩詞大會》節目錄制現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當然,也有人疑惑:“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不使用文言文了,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古典詩詞?”對此,駱玉明的回答很幹脆:“倡導古體詩詞的閱讀、朗誦等,不是要復古,而是側重今天中華民族文化發展本身,詩詞的熏陶實際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他説,中國古典詩詞凝聚了大量美好、文雅、高貴的文字,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對生命焦慮、不安、瑣碎,讓我們擺脫低級趣味和粗鄙惡俗。應當承認,不是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會像詩詞中描述的那麼美好,但也恰恰如此,詩詞所創作出的更美好的精神空間和詩意生活,是人們心向往之的。

  “盡管時空相隔,但古詩文中蘊含的情感是貼近當下的。”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説,詩文是古代文人墨客基于對心態、社會的理解進行的創作,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共同體驗。“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對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當人們遇到挫折和煩惱時,心靈也同樣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

  武亦姝等學子的走紅,也讓人們把目光投射到我們的教育上。毋庸諱言,傳統文化教育面臨著應試思維等現實阻力。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榮華坦言:“在升學壓力下堅持古詩文教育很不容易,高考語文一共才6分默寫分,利用背書的時間多做幾道理科題,分數可能早就到手了!”不少學生課余私下問王希明和黃榮華:“不讀中文係,有必要學這麼多古詩詞嗎?”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教育絕不等于分數,更不等于應試;進一步來説,也不能與《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側重考驗記憶和背誦劃上等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放在更大的時間和空間的尺度上,放在人一生的范疇內,包括古詩詞在內的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是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教育投資,是對身心健康的長久滋養。”上海江東書院、“寶寶念詩”微信公號創始人韓可勝説。

  1月24日,河北省衡水市的孫敬學堂舉辦“禮孝冬令營”活動,通過學習傳統禮儀、體驗民族樂器等,讓少年兒童親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文化要弘揚: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正式公布,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

  如何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承發展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光彩,成為滋養我們的不絕源泉?面對這個大課題,一個熱播電視節目只是邁出了其中一小步。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教育是關鍵一環。中國素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傳統,在經歷了英語、奧數等科目的長期“稱霸”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正在回歸。在上海,教育係統將包括古詩文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當中,從語文學科、拓展課程等多個渠道入手加強古詩文教育教學,並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寫字等級標準要求,將“書寫經典”納入規范漢字書寫內容之中。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融入生活是必然之路。“就像人們常説的那樣,老房子要越住才越有人氣,越能歷久彌新,長期不住人就要朽壞。”韓可勝舉例説,我們中國人帶孩子去杭州遊玩,春天有“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的景致,夏天有“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的感覺,秋季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冬天有“斷橋殘雪”美景,讓孩子們了解白居易、蘇東坡就在腳下的堤岸上走過,這就是傳統文化與我們當下生活息息相通之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不僅要在中華大地上根深葉茂,還應當花開環球,讓全人類愛好美好的人們共知、共用。事實上,近年來,莫言講述的中國故事、屠呦呦盛讚的中醫藥、2016年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美輪美奐的文藝晚會和《梁祝》《高山流水》、雞年春節世界各地歡度中國傳統節日的盛況等,都為世界看中國提供了更為縱深的維度。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積累了數千年。‘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備走到世界舞臺中央的實力和魅力,需要走出去,也應當走出去。我們理應有這個文化自信,也要有這個文化自覺。”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張兆安説。

  一臺成功的電視節目證明了曲高的古詩詞也能引來眾人和,“關鍵是能否找到符合大眾文化追求、生活節奏和欣賞方式,順應傳統文化的傳播規律,創新傳播形式。繼而實現從‘有意思’到‘有意義’的文化認同升級。”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研究員鄧文卿説。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不是復古泥古,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找到進步的內在動力,彰顯民族自信,展現走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路上的自信中國。(記者楊金志、仇逸、潘旭、許曉青、吳振東)

  聲音:讓優秀傳統文化浸潤當下的生活和我們的心靈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節。當我們徜徉花燈的海洋,我們不禁想起唐朝詩人蘇味道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當我們與相親相愛的人一起觀燈賞月,我們總會想到北宋文豪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當我們在熙攘人群中低頭細思,又總會記起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海韻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正月十五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民俗慶元宵
    民俗慶元宵
    比利時巧克力沙龍
    比利時巧克力沙龍
    重慶:元宵燈藝節開幕 夢幻彩燈醉遊人
    重慶:元宵燈藝節開幕 夢幻彩燈醉遊人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5129476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