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過春節:外國人如何開啟“中國模式”
2017-01-31 19:23:03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孫琪、郭秋達)聽説來自西班牙的莫華誠過年想吃餃子,他的中國朋友建議他買速凍餃子,説可以下鍋直接煮,很方便,但他卻堅持買了餃子皮和白菜,按中國人的方式來剁餡、包餃子。除夕夜,莫華誠在一屋子外國朋友的歡呼和大笑中端上了自己煮的餃子——有的破了皮,有的漏了餡,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們還是拿起筷子、叉子、勺子,“各顯神通”把這些餃子全都送進嘴裏。

  福字窗花、春聯、餃子,這些“年貨”也都是幾個朋友一早置辦的。電視機裏,2017年春節聯歡晚會一片歡騰,電視機外,幾個朋友也嘻嘻哈哈鬧成一片——這雖然已經不是莫華誠在中國過的第一個春節,但是他卻年年不改對過年的熱情。

  放鞭炮、看春晚、貼春聯……這些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和樂趣,如今也在外國人中間逐漸傳播開來。中國“年味兒”是如何在外國人中間流行起來的?中西文化如何在春節這個具有極濃烈中國色彩的節日裏交融並迸發出火花?

  “我最喜歡的就是過年時美麗的煙花。”莫華誠邊舉起酒杯邊用生澀的中文説,“還有就是大家聚在一起打麻將。”他早早計劃好了,大年初二和女朋友一起去黑龍江,體驗冰雪世界的美景。他説話聲音很大,因為房間裏除了有春晚歌舞,還有西班牙音樂,旁邊是還閃著燈光的聖誕樹——他們剛過完耶誕節不久。過聖誕,也過春節,這樣“中西合璧”的外國人在中國越來越多。

  安如心是西班牙維爾瓦人,在格拉納達大學翻譯係開始學習中文,她很快愛上了這種“富有魅力的語言”,也愛上了東方文化。大學畢業前,她非常堅定地選擇來中國深造。安如心隨後考入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兩年求學期間,她交了很多中國朋友,其中就有同班的太原姑娘張夢秋。臘月二十九,安如心提著年貨,踏上北京到太原的高鐵,到她的“中國姐妹”張夢秋家過年。

  體驗春運、包餃子、做年夜飯、趕廟會……這些事情,安如心一個也沒落下。“從北京西站出發,人特別多,我還是周圍唯一的外國人,所以我剛開始看到那麼多人還很害怕。”安如心説,“不過車站工作人員非常高效地維持秩序,很快打消了我的顧慮。”安如心還告訴記者,在太原,她參與了年夜飯制作、逛廟會、看表演。她期待著下次能夠去中國的鄉村,看看和城市不一樣的過年方式。

  “無論在哪個國家,過哪種節日,最重要的不是怎麼過,而是在于跟誰過。”安如心説,她越來越能夠領略親人團聚在春節時的意義。“我在中國能夠深深感受到中國人溫暖、好客的熱情,能像家人一樣團聚,能吃上中國家常菜,對我來説是非常寶貴的。”安如心説。

  説起外國人過年的方式,可是一點都不“落伍”。不但微信祝福裏都是吉祥話,而且搶起“紅包”來絲毫不馬虎。“我沒搶到,再發一個吧”“謝謝老板!”“只能吃土了”“寶寶們過年好”這樣和新年相關的網絡流行語也難不倒他們。

  外國人在中國過春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把春節單純當做一個假期,到逐漸進入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不但外國人成為中國傳統節日和習俗的參與者、親歷者,也是中國不斷接納多元文化、不斷豐富自身文化的過程。

+1
【糾錯】 責任編輯: 汪亞
相關新聞
  • 微信開啟中國農牧民春節“新過法”
    “每年200元人民幣,隨便用,可以視頻,也可以收發紅包……”61歲的孫根鎖嫺熟的撥弄著掌中手機嘿嘿笑著。
    2017-01-31 09:35:29
  • 中國春節的世界回響
    新華社記者丁宜  伴隨著丁酉年春節的到來,“雞年”成為世界流行詞。
    2017-01-30 13:36:23
  • 三個大男孩的“另類”春節 
    新春佳節團圓時,很多人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無法陪家裏人吃年夜飯,甚至無法回家過年。在天南海北默默堅守的人群中有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他們的質樸、率真和執著讓春節加班變得如此溫情和感動。
    2017-01-29 20:33:09
新聞評論
    除夕夜,他們和“飛豹”一起為祖國守歲
    除夕夜,他們和“飛豹”一起為祖國守歲
    火樹銀花鬧新春
    火樹銀花鬧新春
    神氣又神奇!考古專家帶你看文物裏的“萌”雞
    神氣又神奇!考古專家帶你看文物裏的“萌”雞
    南非華人舉行盛大煙火表演慶祝新春佳節
    南非華人舉行盛大煙火表演慶祝新春佳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4112039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