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北京市政協委員:生態宜居應貫穿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始終
2017-01-13 19:11:33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于立霄 尹力)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如何更好地規劃和建設這一城市副中心,成為正在舉行的政協北京市十二屆五次會議上委員們的熱議話題。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崔鐵寧認為,人口過快增長是造成北京資源環境緊張、交通擁堵的根源。她建議,北京城市副中心在産業發展和解決就業問題上要優先吸引和解決當地居民就業,並在城市初始規劃中做好“5公里生活圈”,盡可能增加當地居民的生活圈、工作圈的快捷和便利。同時,要吸引高素質人才入駐,適當限制外來人口規模。

崔鐵寧認為,城市副中心建設要做好頂層設計,以當地的生態環境、交通、資源等可持續承載力進行規劃;以前瞻性眼光,從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做好規劃。崔鐵寧建議,在規劃前要對自然生態及環境承載力進行評估,並以其為基礎,本著維護區域生態平衡、物種多樣性,預留持續發展的空間。

據崔鐵寧介紹,目前通州區的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綠化率為19.74%和23.92%,要在保障現有森林綠地面積的基礎上,在規劃中統籌通州的綠色生態空間,對因城市建設造成的生態空間減少進行補償。

她建議,要研究制定《北京通州城市生態補償機制初步方案》,為區域生態環境的保值和增值及未來發展中的生態恢復和環境建設預留空間。

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政府專家顧問毛大慶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城市副中心的建設要以“宜居宜業”為目標,高標準進行建設。他建議,在規劃設計標準時應把握城市副中心的定位,避免過度開發對城市造成不可逆的資源傷害和環境傷害。

毛大慶還提到,在打造城市副中心的過程中,一些主城區産業化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鑒,對産業經濟的整體規劃需進行全盤考慮。對此,他建議,官方可以運用互聯網+、文化創意+、創新性産業的理論,對城市副中心進行産業化操作。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建議,城市副中心要打造經濟和人口密集區的新模式,應解決“職住平衡”問題。在規劃上可在通州區的周圍建設若幹小城鎮,而且每個城鎮都具有生活、生産和生態的功能。

談到城市副中心的人才建設,崔鐵寧指出,當地市民的文化水準和素質尤為重要,這關係到城市未來發展的水準和後勁。她建議,要利用北京雄厚的人才和智力優勢,搭建和運用城市副中心的資源平臺,整體提升城市副中心的發展水準。(完)

+1
【糾錯】 責任編輯: 華政
新聞評論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深處的首個春運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深處的首個春運
    小男孩撿到2元錢 家長陪同下交給警察獲讚
    小男孩撿到2元錢 家長陪同下交給警察獲讚
    2016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全國近1.9億人次受災
    2016年各類自然災害造成全國近1.9億人次受災
    小區逢雨必澇 地下停車場變“臭水塘”
    小區逢雨必澇 地下停車場變“臭水塘”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445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