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壯美藍圖 回應世界之問——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發展新前景

2016年03月16日 20:52:3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  特稿:繪就壯美藍圖 回應世界之問——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發展新前景

  新華社記者邵進 劉讚 劉莉莉

  剛剛閉幕的2016年兩會,具有非凡意義。“十三五”從此開局。

  今後5年,中國將決戰全面小康。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中國人民在偉大的發展征程上再出發。

  中國會遇到哪些艱難險阻?中國能否應對得了這些挑戰?未來五年對中國乃至世界有多重要?

  近來,這樣的“世界之問”在國際輿論中屢見不鮮。但人們相信,中國有能力對這些“世界之問”給出滿意答案。

  迎接新挑戰——做打硬仗的充分準備

  2016年伊始,世界一些知名企業便遭到經濟不景氣等因素的沉重打擊。全球鋼鐵業巨頭塔塔鋼鐵公司計劃在英國削減1050個工作崗位。巴克萊銀行將關閉其在澳大利亞、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投資銀行業務。世界銀行公布最新經濟報告,將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為2.9%。

  對世界經濟來説,2016年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變數的年份。多家世界媒體不約而同地表達了相同的擔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我們要做打硬仗的充分準備。

  ——打硬仗,是由于外部風險加大。

  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乏力,國際貿易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不定,地緣政治風險上升。

  “來自國際的風險和挑戰接踵而至、令人眼花繚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政治所副所長陳向陽指出。

  具體來看,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需求不振,將影響中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國際金融及大宗商品市場不穩,增大中國經濟運作風險;地緣政治動蕩加劇給中國經濟帶來下行壓力;全球熱點主要集中在中東及中國周邊地區,而這些地方是中國能源供應的重要來源地或運輸通道。

  去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出現2009年以來首次負增長,預期增長目標未能實現,反映出全球貿易萎縮等因素給中國帶來的巨大影響。

  ——打硬仗,是因為中國國內經濟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內蒙古自治區2015年16家鋼鐵企業建成煉鋼産能3190萬噸,但符合國家規范條件的僅佔六成,全區鋼鐵冶煉業虧損58億元,資産負債率已達68%。

  局部問題反映出中國經濟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投資增長乏力,一些行業産能過剩嚴重,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地區和行業走勢分化;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等領域存在隱患。

  “中國需要謀求新的競爭力,”中非友好協會肯尼亞分會主席穆尼亞奧指出。

  未來五年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中國不進則退”,在中國社科院讀取博士學位的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專家韓載振這樣認為。

  把握新機遇——中國正在乘勢而起

  挑戰是嚴峻的,但挑戰中往往蘊含著機遇。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近日就中國經濟發表評論説,近幾年,西方領導人好奇地睜大眼睛看中國領導人管理經濟。他們看到,中國有能力掌控經濟。

  讓外國媒體發出這樣評論的,是中國政府在面對復雜局面時發現機遇、抓住機遇的超強能力。

  “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面對風險挑戰,政府工作報告作出宣示。

  ——中國主動謀變,把握發展新特徵。

  “十三五”時期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其內涵發生深刻變化,由加快速度的機遇變為加快轉型的機遇,由擴張規模的機遇變為提高品質的機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十三五”時期最為顯著的特徵。

  中國政府審時度勢,要求通過抓好發展戰略重點帶動發展全局,把握和引領新常態,把“十三五”發展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西班牙智庫加利西亞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裏奧斯説,三十多年的改革使中國擁有一個高效的政府和明確的目標,具備應對困難的巨大能力和豐富經驗。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指出,中國的制度優勢有利于激發發展活力並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這對經濟發展而言至關重要。

  ——中國積極作為,尋求增長突破點。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科技創新正加速推進,並廣泛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重塑世界格局、引領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2月22日,西班牙巴塞羅那,一年一度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拉開帷幕,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技術)成為大會最大焦點。華為、中興兩大巨頭展示了它們在5G技術上的最新突破,更多中國企業也都拿出了它們在應用領域的最新成果。

  新技術的運用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突破點。《華爾街日報》説,盡管中國主動放緩經濟增速,但中國並未放慢創新腳步。

  ——中國銳意進取,努力發掘新潛力。

  中國調結構、轉方式是世界輿論關注中國兩會的重要話題之一。這方面的積極進展為中國經濟提供了多種發展機遇:“一帶一路”倡議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等的實施,推動中國區域發展;供給側改革推進,激發國內消費市場巨大潛力;綠色發展成為必然趨勢,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有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蹄疾步穩,加快發展新經濟。

  當前中國發展正處于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關鍵時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觀察中國經濟的人士説,“新經濟”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佔有顯著地位。

  現在中國“新經濟”的初步形態已經形成,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必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郭生祥指出:“如今看來,中國新經濟發展態勢好于外界預期,這顯然有利于經濟企穩回升,加速新增長周期的到來。”

  開創新局面——會有更多“中國好聲音”

  法國企業家格羅和他的表兄弟伯努瓦合夥經營中法企業投資並購業務已有四年。不久前,在巴黎繁華商業區的一間寫字樓裏,兄弟倆舉辦了一個小型中國經濟形勢交流會。在他們眼裏,中國經濟正在“舊貌換新顏”,一個新時代到來了。

  格羅和伯努瓦的信心和期待,來自對中國發展前景的判斷。中國正用令人信服的對策和嶄新的發展局面,回應“世界之問”。

  ——中國以發展克服險阻,掃清前進障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詳細分析了影響中國發展的內外因素。“十三五”規劃勾勒出一張破解發展難題、構建發展新動力的“路徑圖”。

  中國向世界釋放了明確的發展預期。海外輿論普遍認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將為呈現“新平庸”的世界經濟增強信心。

  ——中國把改革作為抓手,助推經濟增長。

  改革是貫穿“十三五”規劃的一條主線。有外國媒體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改革”這個關鍵詞達數十次之多。國外媒體對此評論説,中國將以改革助力經濟轉型。

  巴基斯坦-中國商業和投資促進委員會主席阿馬努拉·汗曾經到訪過不少中國城市,對中國問題有著獨特的理解。在他看來,雖然中國面臨一係列改革挑戰,但中國政府的決心和政策能在“十三五”期間很好地解決問題。

  ——中國將建設美好未來,創造世界奇跡。

  “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過90萬億元的規模,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

  世界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將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實現所有貧困地區和7000多萬貧困人口整體脫貧。這將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裏程碑和世界奇跡。

  羅馬尼亞實業家總聯盟主席珀烏內斯庫説,這意味著中國將真正由經濟大國發展為經濟強國。

  ——中國將交出亮麗答卷,回應世界期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用數據回答了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速換擋的憂慮。中國現在國內生産總值每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于5年前1.5個百分點、10年前2.5個百分點的增量。

  世界銀行前不久分析了今後三年主要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其中美國經濟2018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為15.7%,而中國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26.4%。人們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仍能繼續分享中國紅利。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站説:“我們祝福中國,並相信中國持續的經濟增長不僅對中國人民有利,也對全球經濟有利。”

  中國,定不負期待。(參與記者:任軍、林惠芬、馮俊偉、王守寶、丁小溪、包雪琳、王家輝)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白羽]
0100200216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835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