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贛南大地水土“保衛戰”初顯成效:留住水土再富民

2016年10月01日 09:31:1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贛州9月30日電“這裏以前可以説是窮山惡水。”現如今,望著眼前成排的白墻灰瓦小樓房,成片的清香襲人蓮花池,夕陽西下炊煙嫋嫋的美麗村莊,黃光洪深知,“窮山惡水”已是塵封歷史。

  黃光洪是贛州市石城縣大畬村的村主任,他見證了過去因水土流失導致村莊田地喪失肥力,村民擔心災害來臨的日子。

  贛州市位于江西南部,地處贛江上游、東江源頭,是典型的丘陵山區,地形、地質、土壤、降雨、人為破壞等多種原因疊加,使其成為中國南方水土流失的嚴重地區。1980年,全市水土流失1676.21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近28%,彼時被稱為“江南沙漠”。

  經過數十年的水土“保衛戰”,贛州打造出了中國南方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贛州樣板”。

  以石城縣為例,當地水保局工作人員黃宜亮指出,大畬村舊貌換新顏是建立在石城縣前江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上的。

  通過改造農田種植白蓮,營造水土保持林,開發種植油茶林,興建山塘等措施已完成了前江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106.6公頃,在保住水土的同時,為農戶們開辟了一條致富之路。

  在小流域治理所釋放的“紅利”之下,大畬村已建成了一個集生態宜居、旅遊觀光、特色産業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區,村中南廬屋、愛蓮山莊、通天寨等景點吸引著八方遊客,成為石城“後花園”。

  “很多村民都做了民宿,搞了農家樂,一年下來有個10萬塊左右的收入,生活水準比以前好很多。”黃光洪如是説。

  距離石城200多公里之外,處在贛州市區西邊的上猶縣亦將小流域治理作為水土保持的重要抓手。

  “周末的時候很多遊客來這裏,就是因為把這條小河整治好了,我們家也在做農家樂,現在靠農家樂額外可以多收1萬多塊錢。”上猶縣梅水鄉園村居民曾瑞林正因水土治理,而大大提高了“獲得感”。

  上猶縣水保局副局長劉烈濃告訴記者,自2013年上猶縣圓村小流域啟動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到2015年竣工,共計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29平方公里,並利用傳統茶葉種植優勢,開發旅遊資源,堅持水土保持與産業發展步調一致,為村民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該小流域近兩年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和推進農業産業,共有710人實現脫貧,佔總貧困人口的60.37%。

  而曾經因水土流失嚴重,流傳著“寧都要遷都”的贛州市寧都縣同樣留住了水土,富了農民。

  寧都縣水保局副局長符廣東指出,水土流失治理主要就是靠發展當地臍橙産業,開發經果林,在保證後期管護的情況下做到治理一片山,收益一片山。

  符廣東告訴記者,當地會同鄉謝家坊是個貧困村,曾經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村子的生態環境極其惡劣,2010年時每人平均收入僅有2600元左右。

  “現在每家每戶都有至少十畝以上的臍橙地,就靠這個發家致富了。”符廣東説,2010年起,政府積極引導當地群眾採取水準梯田整地,外沿修築田埂,內側開挖坎下溝,坡面種植混合草,利用水土流失的山地開發生態臍橙園。

  時至2015年,全村臍橙總産量達1350萬公斤,每人平均純收入增加16000多元,當年全村就有83戶脫貧,相比2010年的貧困戶總數減少了80%。在農民心中,曾經的荒山變成了“金山”。

  “贛州被水利部列為全國水土保持改革試驗區,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未來還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贛州市水保局局長何世林告訴記者,將圍繞生態與民生統一,預防和治理齊抓,山上山下治理並舉的原則,繼續打好水土“保衛戰”。(完)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19657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