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首屆中國扶貧論壇召開 政商學界共商扶貧之道

2016年09月28日 16:47:13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首屆中國扶貧論壇召開政商學界共商扶貧之道

中新網甘肅定西9月28日電 (邢翀)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主辦,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中國扶貧論壇27日在甘肅省定西市開幕。此次論壇以“精準扶貧與全面小康”為主題。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政商學界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當前我國環境下貧困的破解之道。

政策支撐:扶貧政策如何更加精準?

當前我國的扶貧工作已經邁向“精準化”進程。2015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上年的7017萬人減少到5575萬人,年度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超額完成。但面臨的形勢依舊嚴峻:脫貧攻堅難度加大,最後堡壘急需攻克。面對剩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各地政府應該如何“把脈”,為脫貧工作再開精準“處方”?

農業部扶貧辦副主任嚴東權在會上表示,做好接下來的扶貧工作,各地政府要在政策上做到“五個一”:編制一個好的規劃、選準一個好的産業、打造一個好的龍頭、建立一套好的機制、形成一個好的體係。他談到,做好規劃非常重要。“規劃不是虛的,要緊盯貧困人口,讓扶貧資金跟著貧困人口走,保證貧困人口能夠精準受益。”

易地搬遷是國家實施的重大專項扶貧工程,“十三五”期間計劃易地搬遷貧困人口981萬人,規模之大、難度之大顯而易見。國家發改委地區司副司長安利民稱,易地搬遷要靠政策保障,搬遷是形式,而解決搬遷後的脫貧問題及後續發展問題才是目的,所以政策必須著眼于這些領域;要保證搬遷進度,進度要按照年度推動;政策支援要堅持標準,不能讓貧困戶再貧困;同時還要加強考核,制定考核方法,採取第三方評估,對資金使用、産業後續發展以及配套政策落地等情況有效考核。

寧夏自治區扶貧辦副主任張吉忠在會上介紹經驗時説,寧夏自治區的精準扶貧工作已經解決好了扶持誰的問題,接下來的重點是解決拿什麼來扶和怎麼扶的問題。這就需要整合專項扶貧資金、行業扶貧資金、社會扶貧資金、信貸資金和農民自籌資金等扶貧資源,發揮好市場在産業發展、項目選擇等扶貧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採取托管、入股分紅、定點就業等形式調動農民積極性,進行精準扶貧體制機制創新。

實踐探索:企業幫扶如何“授人以漁”?

過去企業扶貧大多以國有企業為主,民營經濟參與相對較少。精準扶貧戰略提出後,更多民營企業參與其中,國有企業也更為活躍。但企業幫扶如何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轉變,是接下來的重點。

甘肅省政協委員、北京彭丹世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彭丹稱,文化界和藝術界人士完全能夠在演藝圈內開創群眾演員扶貧模式。“很多電視劇在農村地區取景,怎麼能讓當地貧困戶受益?我在延安拍攝《南泥灣》就做了一個試驗,找當地的貧困戶農民扮演紅軍戰士,每天都來勞動,在拍戲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南泥灣精神的可貴,又能通過勞動掙錢。”彭丹呼吁,如果劇組都能採用這樣的方法,多吸引貧困戶來勞動,就能形成演藝圈內的“授人以漁”。

深圳市果菜貿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趙緒萍稱,企業應該帶給邊遠貧困群眾新的理念和觀念,在邊遠地區投資建廠,帶去新的品種、技術和方法,進行標準化管理,建立示范園,吸引困難群眾加入,告訴群眾什麼是標準,怎樣達到標準,讓土地産生更多的價值,真正做好農業産業化建設,達到雙贏甚至多贏。

理論搭臺:扶貧理論如何不斷優化?

理論落在實踐後,這是會上不少研究扶貧問題專家的共識。扶貧理論如何趕超實踐、不斷創新,繼而指導扶貧實踐更加“精準”,成為專家們熱議的話題。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雷明認為,在精準扶貧領域,精準不僅是準,更在于精。首先對接要精,要對得準、對得上、對得有成效,項目政策、人財物、思想觀念、方式方法都要對接;動員企業要精,企業不能把扶貧攻堅當做一個項目,而要當做自發自願的一個事業來做,保證持久、持續的效果;機制要精,要激勵並融合參與扶貧事業的各個主體,包括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貧困對象,使其能夠心情舒暢地參與和完成扶貧事業。

北京師范大學貧困研究中心主任張琦表示,“綠色減貧”是精準扶貧的有效方式。消除貧困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首要目標,在“落地”過程中,我國提出了“綠色減貧”這一可持續性最強的扶貧脫貧新方式,並建立了綜合社會目標、經濟目標和生態目標的綠色減貧指數,對全國各貧困片區進行測評考核,從而更有利于扶貧事業的經驗總結,指導扶貧實踐更加“精準”。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研究員李蕓認為,長期以來社會各界主要從物質層面解讀貧困,而貧困的精神心理特性和社會文化屬性往往被忽視。外力必須借助內力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扶貧攻堅不僅要改變貧困人群的生産生活環境,更要改變他們的心理環境,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從中國的扶貧實踐來看,精神貧困可能是一個更加隱蔽、更加可怕的社會現象。精神扶貧與物質扶貧應當互為支撐,共同推進扶貧攻堅的進程。”(完)

【糾錯】 [責任編輯: 華政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304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