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天竺書院:憶苦思甜勤儉持家

2016年07月25日 04:20:46 來源: 光明日報

【社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中宣部宣教局 光明日報 合辦】

廈門市海滄區東孚街道天竺書院寫滿了鄉愁。落滿余暉的小路,水車、犁、石磨等物件,展現著昔日的農家生活,散發出濃濃的鄉土氣息。

在一臺水車邊,今年77歲的居民劉石七正在給孫子介紹農具的用途。“這水車就是用來給稻田澆水的,用腳踩,就可以把水從低處引到高處,又快又好用。”劉石七説,現在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農具的用途,社區書院設立“鄉愁廊”,可以讓孩子了解農村生活,懂得勤勞節儉、孝敬父母,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天竺書院打造了“鄉愁廊”“閩南老物件文化長廊”,圖文並茂地介紹了12個村的特色,實地展示一係列老物件,如旗桿石、練功石、蓑衣、粟桶等。

天竺社區是東孚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區,4000多名居民來自12個徵地村。天竺書院成了這些居民的精神家園,時刻提醒著居民憶苦思甜、勤儉持家。

“若無當初,哪有今朝。”不久前的一天,天竺書院熱鬧非凡,一場《東孚家訓尚勤廉》的主題課在這裏開講,廈門民俗專家盧志明通過東孚的方言、俗語、經典小故事,講述了東孚傳承已久的勤儉家風,臺下50多位居民,個個聽得津津有味,課堂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聽著以前的故事,我感觸很多。”居民老陳感慨地説,“我們祖輩都是農民,守著土地過慣了苦日子,現在我們的生活好了,也不能肆意揮霍,更要珍惜當下,踏踏實實生活。”

“瞧,這就是我們的胡氏家訓。”在天竺社區書院內,社區居民小胡在家風家訓展示墻上找到了鼎美村的《胡氏家訓》,低聲輕吟:“子弟以讀書明理為上……”天竺書院邀請民俗專家會同東孚民俗協會走訪老者,走進祠堂、祖屋,查看姓氏族譜,深入了解各姓氏家訓,收集了東孚街道12村居以及不同姓氏的家風家訓並加以整理,通過廣泛徵集群眾意見,選評出有代表性、特色性的家訓。

“好的家風家訓是促進家庭和睦、親人相親相愛、下一代健康成長的重要精神支撐,是很好的家庭教育題材。”天竺社區黨總支書記柯希霈説,“我們希望通過開展‘傳家風、曬家訓’等係列活動,將東孚淳樸的風氣延續下去。”

(本報記者 馬躍華 本報通訊員 周舟)

【糾錯】 [責任編輯: 華政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173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