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彭德懷元帥》:彰顯信仰之美
2016-06-14 13:14:29 來源: 文匯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紀念建黨95周年央視獻禮劇、上影集團主導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彭德懷元帥》,自5月20日在央視一套播出以來,獲得廣泛好評,播出首日 即獲得全國同時段黃金檔收視第一的成績。該劇由創作過多部紅色題材電視劇的著名編劇馬繼紅、高軍擔綱編劇,由八一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宋業明執導,演員董勇飾演彭德懷。作為首部全景式記敘彭德懷革命生涯的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第一次將彭德懷元帥有血性、正直、一心為民的形象立體地呈現于熒屏,是一部彰顯崇高之美、信仰之美的精品佳作。

  近期,《彭德懷元帥》 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該劇主創、評論家等集中探討該劇的主題思想、藝術風格、人物性格、創作經驗,共同總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規律。與會專家認為,《彭德懷元帥》獲得高收視率不是偶然,它打破了以往某些同類型電視劇的缺陷,情節發展跌宕起伏,人物刻畫栩栩如生,人物真實與歷史真實完美結合。

  本報在此刊發該劇出品人,編、導、演及文藝評論家的5篇評論文章。

  一部彰顯崇高之美、信仰之美的精品佳作

  李準

  彭德懷元帥是一個獨特而又偉大的存在,他的經歷、人格和精神,在我黨我國我軍的歷史上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的成功播出,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是彭德懷題材影視劇創作的一次突破性成功,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一個重要收獲,也是軍事題材的一個新成果。

  第一,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以塑造彭德懷光輝形象為中心,突破了一般流水賬式,特別是功勞本式作品的弊病,既有深度、有重點地表現彭德懷一生中主要的革命經歷和傑出貢獻,又在性格刻畫上,對彭德懷人格魅力的揭示上達到了新的水準。該劇以塑造彭德懷形象為中心,人物跟著事件走,所有情節都以彭德懷形象的塑造為主軸牽動出來、推向前進。彭德懷形象是一個什麼形象? 就是1945年辛亥革命元老、抗日英雄續范亭在延安第一次見到彭德懷,寫了一首詩所讚揚的,“爽直將軍貴姓彭,志如鐵石氣如鯨;三軍一致稱模范,粗布徵衣半老兵。”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從歷史的真實性出發,對他的性格刻畫實現了新的突破,我不敢説該劇已經做得很完美,但至少這方面做出了可貴的探索。該劇對彭德懷性格形成的兩個根源作了追溯,一個是彭德懷幼年時期受盡了磨難和壓迫;一個是彭德懷跟毛澤東、劉少奇住的都不遠,從小受湖湘文化養育。這兩個東西都為彭德懷性格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烙印。湖湘文化是什麼? 就是心有天下,敢為天下先,吃得苦、耐得煩。湖湘文化是陽剛文化,造就了彭德懷這樣鋼鐵意志、鋼鐵作風、鋼鐵品格一樣的人,同時又帶有自身經歷而造成的特質。我以為,彭德懷性格的核心,就是心有天下,愛憎分明,意志如鐵,不怕犧牲。在崇高革命信仰的激勵下,他敢于挑戰一切阻擋人民走向解放和幸福的貌似強大的東西,從來不回頭,從來不彎腰,從來也不會變通。比如,上井岡山之後,井岡山上有2000老百姓,山下有2000老百姓,養不了多少兵,何健光在長沙城有3萬兵,彭德懷只有8000兵,每人平均不到一支槍,但他有挑戰精神,毅然率兵攻打長沙,先佔了北門,然後一口氣打下來了。這是彭德懷性格中最獨特,也是最閃亮的東西。在文藝創作彰顯崇高之美、信仰之美上,該劇做出了突出的努力。

  第二,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敢于正視創作內容中的矛盾和焦點,又勇于沿著正確方向攻堅克難,以相當高的政治智慧和精進的藝術技巧,把創作的難點變成了作品的亮點,既為觀眾帶來相當強烈的新鮮感,又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提供了新鮮經驗。比如,怎麼表現彭德懷和毛澤東關係中的一些東西,特別是兩個人曾經發生的碰撞和衝突,該劇真誠地分析問題,把領袖之間關係放在具體歷史條件下展現。比如,該劇沒有回避彭德懷有時候比較急,有時候罵人的脾氣,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中,38軍沒有完成突擊任務,彭德懷大罵他們是“老鼠軍”;第二次戰役他們立了巨大功勞,取得抗美援朝的最大勝利,通報寫了“38軍萬歲”,別人讓他改他就是不改,這就把人物性格寫得很真實、很生動、很吸引人。又比如,彭德懷的兩次婚姻,過去很少有人願意寫,因為結局都讓人感到傷痛,但該劇放手去寫了,寫了他為了一個承諾等了十幾年不結婚,寫了他跟第二任妻子愛得死去活來,最後被迫提出離婚,有很強的悲劇性。但這種悲劇的東西最後給人們的都是力量而不是消沉。如果繞開這些矛盾去創作,劇情就會很貧乏,因為作了高超的藝術處理,這些都成了該劇的亮點,同時強化了彭德懷敢于挑戰、敢于負責的人物性格。

  第三,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也進一步證明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方向、創作風格、創作原則的成功。體現了三個基本原理:一是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在深入生活,深入歷史中發現真諦,打通歷史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聯繫;二是堅持高遠的主流價值觀,凸現當代價值的精神導向;三是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標準,不做市場奴隸,不斷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時增強電視劇的藝術表現力。這再次充分説明,藝術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打動人心,經得起時代檢驗。有的影視作品票房很高,壽命不過半年,除了作為笑話再不可能被記起,但是像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我想它一定會不斷感動後來的讀者和觀眾,而且不斷為後人創作提供新的啟示。

  (作者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

  一次靈魂洗禮的過程

  馬繼紅

  2013年5月,我接受了創作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的任務,當時心裏確實很忐忑,盡管在此之前我寫過不少主旋律紅色題材的劇本,還因此獲得過“飛天獎”優秀編劇獎,但彭德懷與我以往創作過的任何題材都不一樣。

  進入創作後,我主要把握了以下幾點:一是在史料的剪裁上,始終堅持以寫人為核心,做好加減法。我首先採用的是減法,把與彭德懷無關的或關係不大的事情減掉,然後使用加法,把能展現彭德懷業績和品格的事件濃墨重彩地渲染。在劇中我寫了彭德懷三次臨危受命。第一次是他率領紅五軍上井岡山不久,何鍵親率五路大軍對井岡山進行大規模的進剿圍攻,毛澤東把守山的任務交給了彭德懷;第二次是解放戰爭初期,胡宗南率25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撲向延安,而當時陜北的部隊加起來不過2萬人,在敵我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彭德懷主動請纓,擔起了組建西北野戰軍的重擔;第三次是1950年10月,一架專機把正在籌謀西北三年規劃的彭德懷接到了北京,8天後,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10天後,他先于大部隊進入變幻莫測的朝鮮戰場,成為名副其實的入朝參戰第一人……

  一部劇好不好看,除了塑造主要人物,最重要的是編織人物關係。《彭德懷元帥》這部戲,由于它的特殊性,涉及到的大多是歷史真實人物,所以,我們在創作時注重把高層敘事和底層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力求達到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統一。在高層敘事中,我主要講了彭德懷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黃公略、左權、習仲勳等人的故事。在底層敘事中,我在每個歷史階段都有選擇地塑造一兩個小人物,抗日時期的小石頭;抗美援朝時期的劉燕、宋衛國;建國以後的警衛參謀景希珍等,正是這一個個真實生動的小人物,為這部厚重的歷史正劇增添了生機、色彩和活力。

  這部戲中還有一個突出的亮點,那就是彭老總的愛情。在很多人的眼中,彭德懷是一個粗線條的硬漢子,似乎不懂愛情。實際上,彭老總對愛情的忠貞感天動地。彭德懷一生有過兩次婚姻,他的結發妻子劉坤模,平江起義前彭德懷把她送回老家,説好一旦安定下來就去接她,就是為了這樣一個承諾,整整十年,彭德懷身邊沒有一個女人,令採訪他的西方女記者驚嘆不已。彭德懷與劉坤模再次相見是他從前線回延安開會,當他突然看到久別的妻子,興奮得不知説什麼好,但當他得知,劉坤模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追捕下,幾次尋他未果,以為他犧牲了,無奈中只好另走了一家,並生下一個孩子時,彭德懷的心碎了,但他沒有責怪劉坤模,他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掏給劉坤模,直到後來,他依然把劉坤模視為妹妹一樣對待。

  彭德懷的第二任妻子是浦安修。浦安修出生于北平的一個書香世家,抗戰時因向往革命而投奔延安,她的生活經歷與彭德懷完全不同,但懷著崇敬英雄的心理,她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彭德懷,在彌漫的戰火硝煙中,特立獨行的浦安修一直追隨著彭德懷,他們相親相愛地走過槍林彈雨而無怨無悔。在創作中,我以一個女作者的視角,讓筆觸穿透彭德懷那嚴肅的外表,伸入到他內心最柔軟的部位,去展示他那鮮為人知而又熱烈浪漫的愛情。

  最後一點,就是劇本與現實的關照,彭德懷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已經走進了歷史。我們今天寫彭德懷,不僅僅是為了告慰老帥的在天之靈,更重要的是用彭德懷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今天的觀眾。針對現在很多青年人信仰缺失的現象,我著重寫了彭德懷的忠誠;針對現在某些幹部不作為的情況,我寫了彭德懷的擔當;針對老百姓深惡痛絕的腐敗,我寫了彭德懷的清廉……我相信,隨著電視劇的播出,彭德懷一定會走進觀眾的心裏,潛移默化地感染觀眾,打動觀眾,就像這部劇的主題歌所唱的:你走出那麼遠,還牽著我的心。

  (作者為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編劇)

  我多次落淚……

  宋業明

  一個人如果只想到自己,那是最可恥的。

  一個人如果只為自己活著,那就不如死掉。

  説大話,説假話,一害自己,二害國家,沒有一點好處,今後需特別注意實事求是,不要虛假,只有講真話,對一切事物採取老實的態度,才主動而不被動。

  ……

  彭德懷元帥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彭德懷元帥是我非常敬重愛戴的一位老前輩,更是我心中仰慕的偶像。

  彭老總崇高偉岸的一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中華民族的獨立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彭德懷元帥》這部電視連續劇是一部史詩風格的人物傳記片、史詩傳記片,我們在創作上就必須以真實的歷史為依據,在真實的基礎上去豐富我們的想像,在細節與場面的渲染上融入我們的詩意。

  本劇的結構是以彭德懷元帥的成長經歷按歷史時空的順序為依托,跨越60余年,此背景可為歷史宏大,人物眾多,造型復雜,使得我們必須在創作上抓住重點,緊緊圍繞對彭老總的人物塑造而努力。因此,本劇是以各歷史時期為背景,以挖掘塑造彭德懷元帥的豐功偉績與人格魅力為主體,展現人民解放軍的戰爭史。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毛主席對彭德懷元帥的高度評價。我們的創作要以此為目標,努力再現一位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要用濃墨重彩展現彭老總閃光的人格魅力。如:在白色恐怖中,他毅然加入中國共産黨,率部在平江起義;在井岡山上他無私無畏,把自己的紅五軍交給了朱德毛澤東指揮;當何鍵的國民黨軍圍剿井岡山時,他又自告奮勇留守井岡山;戰長沙、打贛州、去福建、勇奪遵義城,他都一馬當先;抗日戰爭中,他指揮的八路軍指戰員率先在平型關與 日寇交戰;在太行山上他不忍日寇對中華大地的淩辱,像一頭怒吼的雄獅,發起了百團大戰;保衛延安、抗美援朝,他不懼強敵,勇往直前;建國後,他不是當幹部老爺,而是以人民公仆自勉,甘當人民群眾的勤務員,做到了想人民群眾所想,急人民群眾所急。這些都是他敢于擔當,敢于橫刀立馬的表現。戰爭年代他同士兵同吃同住,解放後,他在西安住接待室,下鄉到部隊他不準請客送禮,吃頓飯必須交夥食費。在中南海,管理局配發的新家具他不要,請辭國防部長後,非要搬出中南海,禮品禮物包括元帥服都要上交。他的工資從不置家,而是關照親屬、百姓、烈士子女,他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潔,無私無畏。在愛情上他忠貞不渝,在與劉坤模失聯的十年中,他從不染指別的女人,在與安娜、浦安修的情感處理上,他都表現出一個偉岸男人的寬大胸懷。晚年為了真理開荒種地,非要證明畝産過不了萬斤。危難時,他想的不是自己,時時刻刻惦念的還是國家,就在逆境中,當他看到報紙上一種礦物質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很高,他立即給周總理寫信,報告他在三線時看到大渡河邊堆放著很多這種礦石,如果賣掉能為國家掙大筆外匯……彭老總就是這樣一個忠于黨、忠于人民、敢于擔當、敢于為真理而鬥爭的大將軍。

  彭老總的人生經歷,以及人格魅力已讓我感動,在閱讀劇本時就多處落淚……我渴望經過大家的努力,讓彭德懷元帥這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血性男兒成為廣大觀眾的偶像。

  造型,因為是史劇,無疑是紀實的風格,各部門的創作都要在真實的前提下去努力。演員表演、攝影、美術、音樂,要牢牢把握時代特徵。每個時期,每段歷史背景均要突出各自的特點,尤其是時代感,一定要準確。(作者為電視劇《彭德懷元帥》導演)

  呼吸英雄主義氣息

  任仲倫

  電視連續劇 《彭德懷元帥》 正在央視熱播。熱播的標誌:一是它贏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二是它開播後即達到全國黃金檔期電視劇收視率第一。這對一部表現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來説,是難能可貴的。我們經常講:如果沒有天才的天分,就應該有工匠的匠心。這種匠心,對于創作來説,就是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彭德懷元帥》 歷經三年多的艱難創作,歷經一年多的艱難拍攝,應該説,它的成功不是隨手偶得,而是傾心之作。

  大約在2014年深秋,聽説著名軍旅作家馬繼紅正在創作 《彭德懷元帥》 劇本,我與上影同事就連夜趕到北京,連夜與編劇見面,連夜研究劇本,連夜確定創作合作。我們之所以敏捷地抓住這個重要的創作項目,主要是敏感于它所蘊含的思想和歷史價值。同時,這份敏感也是出于一種文化自覺,就是對于創造歷史功勳英雄的真誠敬意。彭德懷元帥是一位以其偉大功勳而深刻影響著中國革命歷史的偉大人物,塑造好這樣的形象,既是藝術創作的使命,也是藝術家的創作理想;同時,彭德懷元帥又以其鮮明個性和坎坷命運,成為具有民間基礎的傳奇人物。對于電視劇創作來説,形象的民間基礎和民意興趣,有時是難得的成功機遇。所以,如何表現好彭德懷元帥形象,無疑具有極大的挑戰性。有時創作的難度,往往蘊藏著藝術可能達到的高度。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的創作,除了對題材敏感和行動敏捷外,更加需要創作思想的敏銳,即能夠真實“再現”人物與故事,更要能夠深刻“表現”蘊含在人物與故事背後的思想與精神。2005年創作電視劇 《亮劍》 時,我們的創作定位是鮮明的,既注重人物的個性化塑造,還原李雲龍等人物的英雄“本色”,有缺點也能是英雄;同時,更要表現好“亮劍精神”,通過人物體現出抵禦外辱的民族血性。電視劇 《亮劍》 後來重播3000多次,成為重播最多的電視劇,原因是它塑造的血性人物與亮劍精神獲得了民眾的認同。這次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 的創作,我們與馬繼紅等編劇有過多次討論,充分認識到:今天的時代正在提供了創作所需要的歷史坦誠,讓藝術家有可能以藝術的坦然,去表現好一個坦坦蕩蕩的偉人形象。彭德懷元帥是集苦難與輝煌于一身,也是集信仰與性格于一生的偉大形象,這應該是該劇創作的思想核心。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 的主創者以各自的藝術成就很好體現了思想價值。

  在創作思維上,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 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與英雄主義的融合。該劇創作主線是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聚焦重點是彭德懷元帥的功勳和命運。歷史成為背景,人物成為特寫,兩種視線的交錯交融,充沛地表現了這位偉人成長的歷史影響和個人命運。“時勢造英雄”,這是歷史的邏輯,也是該劇創作的邏輯。從井岡山鬥爭到南昌起義;從百團大戰到保衛延安;從抗美援朝到新中國建設,彭德懷的形象總是在遼闊的歷史事件中展開,他的性格總是在重大的矛盾衝突中體現,從而辯證敘述了歷史與人物之間的雙向影響。關于朝鮮戰場的情節設計是飽滿的,使得彭德懷形象塑造顯得最為充沛。彭德懷抗擊美軍的智慧和膽略,對38軍失誤的拍案而起到題寫“38軍萬歲”,以及面對毛岸英犧牲的苦痛,其人其性其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歷史人物總是離不開歷史風雲,讓其脫離歷史事件,而滿足于去表現其私人際遇與情感,就會使其失去應有歷史分量。

  在人物塑造上,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 表現出一種性格化,也表現出一種悲劇美感。彭德懷的性格是鮮明的,追求真理的執著甚至執傲,以及憂國憂民的悲憤,甚至嫉惡如仇。彭德懷的命運有一種悲劇感。這種悲劇感,既有中國革命艱難曲折的折射,也有其性格特點的某種緣因。該劇的導演和演員出色地把握了其中的因果關係,使得人物塑造飽滿有力。但是,美學上的悲劇感,不是悲慘的同義詞,它常常是悲壯的象徵。劇中的彭德懷命運充滿艱難,浮沉充滿艱辛。但滄海橫流,無論是“橫刀立馬”,還是“忍辱負重”,彭德懷都在磨礪中跌宕起伏,最終不失勇往直前,不失英雄本色,始終表現堅定的信仰,最終贏得了歷史的敬重。雖有悲劇之痛,但也有悲壯之美。

  記得羅曼羅蘭曾經説過:“我們沉浸在小智小慧中已經很久了,需要打開窗戶,呼吸一下英雄的氣息。”于是,他創作了大氣澎湃的 《貝多芬傳》。在今天輕俏嬉笑之作日益彌散的創作格局中,呼吸一下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 體現的英雄氣息與民族氣概,也許是更加彌足珍貴。

  (作者為電視劇 《彭德懷元帥》 出品人)

  用心、用命來演好彭德懷元帥

  董勇

  電視劇《彭德懷元帥》自5月20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開播以來,收視率在同時段一直名列前茅,受到社會和觀眾的極大關注。

  彭德懷元帥是一位平凡而又絕不平凡的偉人,他從一位為民匡扶正義的熱血青年,在共産黨的引導下逐步成長為胸懷韜略、運籌帷幄的革命家、軍事家和一代開國元勳,他的人生幾乎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的縮影。

  我在塑造彭德懷人物形象時,力求多層次展現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四個不同時期人物成長和人物獨特的人格力量,從形象上盡量靠近,從氣質上力求神似,展示一代偉人的豐功偉績和戎馬一生。

  人民情結、坦蕩胸懷、擔當精神是彭德懷元帥最為打動我的人格魅力,特別是他身處逆境時,為表現他憂國憂民、操勞過度的疲憊感和憔悴感,我堅持一天只吃一頓飯,用饑餓感和身體的虛弱來體悟彭帥當時復雜的心境。

  這是我唯一一部不願殺青的劇。之所以説這是我迄今拍戲經歷中唯一一部不願殺青的劇,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深深覺得彭帥最初的本心希望天下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一直到他彌留之際,依然堅持初心不變,一生追求終生不悔的信仰,沒有享過福。所以,我希望戲不要殺青,彭帥不死,希望他挺過身體的疾病,挺過逆境,繼續為老百姓多工作幾年,或者回到老家快樂地做一名農民,看到老百姓一天天過上好日子。

  一個人的偉大在奮鬥時期、在如日中天時期,並不能彰顯他的全部;一個人的偉大是他從如日中天、人生的頂峰跌落,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和錯誤的批判,依然堅守他的信仰,始終忠于祖國、黨和人民,初心不變,這正是彭德懷元帥偉大人格魅力的價值體現。

  (作者為電視劇《彭德懷元帥》演員) (張薇整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建平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2129060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