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堅持“兩個前進”的改革發展大方向

2016年06月05日 16:31:36 來源: 光明日報

  【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知行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上強調,改革既要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也要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這一科學論斷,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關于改革發展性質、目標、依靠力量和評價標準認識的又一次升華,也為全面深化改革中自覺堅持“五大發展理念”提供了根本遵循。

  “兩個前進”是社會主義改革性質、方向的深刻揭示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對束縛生産力發展的舊的機制體制的根本性變革。這樣兩方面的特定性質與目標,決定了改革發展既要增添發展新動力,在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過程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使社會主義激發創造活力的制度潛力得到深度發掘;也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證廣大群眾在改革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使社會主義維護公平正義的制度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從這樣的意義上説,“兩個前進”集改革發展方向、目標的全部要義于一體,是社會主義改革性質、目標的深刻揭示。

  “兩個前進”科學論斷對改革性質、目標的深刻揭示,還在于它把改革所具有的“自我修復”功能和改革所堅持的目標定位統一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一方面,“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表明瞭通過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國情的結合、當今時代發展大勢與中國現實發展要求的結合,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通過自我修復,自覺地摒棄高度集中、自我封閉的計劃經濟模式,走向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活力之途;另一方面,“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決定了通過社會主義的制度性統籌、協調和調控,保證改革發展的任何部署、任務、手段和舉措,都能夠立足于人民群眾利益之上,都必須有利于人民群眾“獲得感”的不斷增多。

  所以,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建立、建設和逐步完善,是一個有機的過程。中國社會歷史和廣大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認可,決定了任何偏離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邪路”都是不被允許的;時代發展潮流和實踐發展結果對改革開放創造性的肯定,決定了任何意義上故步自封、僵化保守的“老路”都是不能接受的,這是“兩個前進”科學論斷揭示改革發展性質、目標告訴我們的基本結論。

  “兩個前進”是當代中國改革發展基本經驗的科學總結

  鄧小平同志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指出:“我們實行改革開放,這是怎樣搞社會主義的問題。作為制度來説,沒有社會主義這個前提,改革開放就會走向資本主義”。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從關于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的鮮明立場,再到習近平同志關于“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等深刻認識,圍繞的都是“怎樣搞社會主義的問題”。黨中央和黨的領導人在這一問題上的反覆強調,既反映了問題本身的重要性,更表明在改革發展過程中處理和解決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兩個前進”的科學論斷在係統總結當代中國改革發展進步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這樣一個重要而復雜的問題作出了進一步的科學回答。

  一方面,實踐證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經驗。在30多年的改革發展中,將我國社會推至各種各樣“邪路”“老路”上去的企圖和勢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圍繞“邪路”“老路”開出的方劑和路線圖也始終沒有間歇過,而反映各種“邪路”“老路”的思潮、流派和主張,也確實給我們的發展留下過深刻的教訓。30多年改革開放的發展,就是在汲取世界的和本國社會主義改革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抵制了諸如“休克療法”“新自由主義”“多元政治”“第三條道路”之類的種種誘惑,通過高揚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旗幟,創造了經濟增長的奇跡,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安全,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與鞏固。另一方面,改革發展必須“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的論斷告訴我們,30多年改革發展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懷疑甚至否定改革開放、不承認甚至詆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傾向,一直是幹擾改革發展的重大阻力。黨中央能夠帶領億萬人民群眾從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空前低潮中找到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十八大驕傲地宣稱“三個自信”;從當年甚囂塵上的“歷史的終結”,到現在世界范圍內對“中國經濟增長之謎”和“中國模式”研究的熱衷,靠的就是義無反顧地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發展創新。所以,離開了“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改革發展只能步入迷途;離開了“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我們就只能被時代拋棄。

  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兩個前進”論斷具有突出的現實指導意義。在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極為艱巨的發展任務面前,如何促進結構優化、提升創新能力和增強發展持續力,如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新的動力、新的活力不斷釋放,以及如何在傳統增長優勢明顯削弱,經濟發展動力和後勁不足問題更為突出的環境中戰勝各種風險與困難,就需要更加提高“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的自覺性;如何化解快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發展失衡、貧富差距等問題,如何剷除貪污腐敗、權力任性和道德失范等毒素,如何走出“只要解決了發展問題,其他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的迷思,以及如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實踐中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就需要更加增強“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的自信心。

  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是堅持“兩個前進”的根本要求

  “兩個前進”科學論斷對社會主義改革性質、方向的深刻揭示,也為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自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賦予了更高層次的含義。也就是説,“五大發展理念”與“兩個前進”科學判斷在內在邏輯關係上存在高度吻合性與同向性,這決定了在當代中國社會,一切改革舉措,要堅持“兩個前進”的大方向,就必須貫徹“五大發展理念”。

  從改革發展“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的意義上看,“五大發展理念”是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的科學理念,它找到了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明確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增添發展新動力”的思路、重點、任務和切入點。當前,按照五大發展理念促進發展,通過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實現由低水準供需平衡向高水準供需平衡躍升,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就一定能夠實現“往增添發展新動力方向前進”的目標。

  從改革發展“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的意義上看,“五大發展理念”是符合我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的科學理念,它係統概括了我們黨對人民群眾新期待的新回應,不僅揭示了改革的動力、源泉是廣大群眾,改革發展的成果必須體現公平正義、防止被少數利益群體和少數人所獨享,而且提供了發展是否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是否由人民共用的判斷依據。我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成績顯著,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果,已經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此條件下,把全民共用、全面共用、共建共用、漸進共用的發展思想體現在改革的各個環節,不斷做大“蛋糕”,同時分好“蛋糕”,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就一定能夠實現改革發展“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方向前進”的目標。

  (高建生 楊建軍 作者單位:山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研究中心)

【糾錯】 [責任編輯: 金佳緒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012904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