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南方時論:用改革的辦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05月22日 09:31:43 來源: 南方日報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是一場改革,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為提高供給品質激發內生動力、營造外部環境。”習近平總書記5月20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把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上重要位置,堅定改革信心,突出問題導向,加強分類指導,注重精準施策,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勢。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全面深化改革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的關係,再次傳遞出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決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科學方法論,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綜合研判世界經濟形勢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決策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已經多次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研究部署。面對這項關係全局、關係長遠的重要戰略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要認識到改革有陣痛、但不改革就是長痛的道理,抓牢這條“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主線,心無旁騖地全力推進。不能因為包袱重而等待、困難多而不作為、有風險而躲避、有陣痛而不前,要樹立必勝信念,堅決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緊抓好抓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對各種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數,增強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時間窗口,只要看準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務求必勝。”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無論是化解過剩産能、處置“僵屍企業”、降低企業成本,還是化解房地産庫存、補齊發展短板、防范解金融風險,都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動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是對全面深化改革決心的重要檢驗。這兩者本質上是相通的,核心都是體制機制創新,最終目標都是形成經濟增長新機制。因此,我們必須把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上重要位置,堅定信心,突出問題導向,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為提高供給品質激發內生動力、營造外部環境,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産率。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分類指導,注重精準施策。習近平總書記向來重視精準化做事方法,多次強調要“有針對性地實施精準對策”“精準把握各項改革舉措”“不斷提高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針對“有些政策措施需要進一步研究制定,有的地方還沒有有力行動起來,有的工作抓得還不精準”等問題,我們必須清楚現狀是什麼,深入調查研究,善于解剖麻雀,把實際情況摸準摸透,胸中有數,有的放矢;必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麼,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論事甚至本末倒置;必須搞清楚到底要幹什麼,確定的任務要具體化、可操作;必須搞清楚誰來幹,做到可督促、可檢查、能問責;必須搞清楚怎麼辦,用什麼政策措施來辦,政策措施要符合實際、有效有用、有操作性。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勢。要加快國有企業、財稅金融、價格體制、農業農村、對外開放、社會保障、生態文明等領域基礎性改革,抓緊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關鍵性改革舉措。要圍繞“三去一降一補”制定專案、逐項抓好落實,把工作做細做實,有針對性制定政策、解疑釋惑,具體工作要從實際出發,盯住看,有人管,馬上幹。現階段推出的短期調控手段,也要注意同改革目標一致起來,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産力又注重完善生産關係,推動形成完善的體制機制。要抓緊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方案落實,也要督責任落實,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察勢者智,順勢者贏,馭勢者獨步天下。”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排頭兵,廣東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走在前列,全省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並用講話精神指導實踐,把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擺上重要位置,堅定改革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敢于迎難而上,用改革的辦法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為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南方日報評論員)

【糾錯】 [責任編輯: 白羽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890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