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原子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起源的影響
2016-05-11 08:31:43 來源: 光明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編者按

  馬克思思想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社會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只有放在西方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革中才能獲得準確的把握和公正的評判。深入探討與馬克思思想的誕生和發展密切相關的具體事件和問題,有助于我們從總體上把握馬克思對西方傳統的傳承與超越,進而彰顯馬克思思想的不朽價值。本版特刊發3篇文章,希望能引發讀者的思考與討論。

  “原子論”是古希臘羅馬時期形成並發展起來的一種哲學形態,也是觀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作為古希臘哲學第一個成型的理論體係,從醞釀、雛形、質疑、矯正、修補到完善,耗費了當時哲學家(無論是歸屬于這一流派者,還是反對者)絕大部分心力,雖然其中確有樸素性和直觀性,但更重要的是它以一個典型的個案記錄和呈現了人類哲學思維發展的曲折進程和可能達到的高度,並且對後世哲學産生了深遠影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原子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的起源也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他在柏林大學學習期間所做的名為《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極為詳細地梳理了這一學説所涉及的具體議題以及圍繞它們在不同的哲學家之間展開的爭論,隨後撰寫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表達了他對世界的初步思考,標誌著其哲學思想的起源和自我意識的形成。

  世界是一種包含多重矛盾的存在

  按照原子論,作為世界的本原的除了原子,還有與之相對的虛空。如果把虛空想像為空空如也,即空間的無,那麼作為對其直接否定的原子就是一個空間的有,即空間中的點。作為空間中的點,原子的特性比如堅實性或強度等還是顯現不出來,因而它只有通過否定空間,即通過原子運動過程形成的時間來實現。這樣,原來在虛空中、純粹由空間來規約的原子通過否定空間而被賦予了另一種存在形式,即時間的存在。就是説,一方面原子的存在是純粹的物質性存在,另一方面在原子中還包含一個環節,即它是純粹形式的、概念的存在,同時這種存在也是偶然性的,即是對一切必然性的否定、對既有定在關係的否定。馬克思認為,伊壁鳩魯的功績在于,他把兩個環節、兩個方面都呈現出來了:原子—虛空、空間—時間、物質—形式(主體)、必然—偶性、定在—非定在、絕對—相對等等,它們之間雖然是互相矛盾的,但是雙方又都包含在同一原子和物體之中。

  原子偏斜運動的哲學寓意是“自由”

  由于原子運動是在其所包含的各種特性、環節都存在(無論是隱匿的還是顯性的)的情況下進行的,當這些特性、環節互相對立起來時就開始了向現實轉化的進程。如果説,原子運動的絕對的、必然的定在是直線,那麼與其相對立的存在、原子對定在的擺脫、對絕對運動的否定而形成的另一種運動形式,從空間的角度來看,就是脫離直線的偏斜。如果作為純粹獨立的原子像天體一樣,那麼此時它已經不會按既定軌道即不會按直線而是要按斜線來運作了;如果説直線下落運動是原子非獨立性的運動,那麼偏斜運動就把這種獨立性體現出來了。這樣,“伊壁鳩魯就以原子的直線運動表述了原子的物質性,又以脫離直線的偏斜實現了原子的形式規定”。盧克萊修對伊壁鳩魯的這番苦心給予了準確的理解和高度的評價,説偏斜打破了“命運的束縛”,對于原子來説,偏斜是其中對定在進行的鬥爭和對抗。

  原子的這種變化最大的哲學蘊含則是自我意識的凸顯。無論物還是人形成的標誌首先表現在自我的變化和發展。它誠然要與他物發生關係,但這個他物首先是它自身,即在自身內部這個他物以直接存在的形式同它的個體性相對立。一個人與之發生關係的他物不是一個不同于他的存在,要使自己成為唯一現實的客體,就必須在自身中打破其固有的定在,即欲望和純粹自然的力量。而自我排斥、反省是自我意識的最初形式,這是同那種把自己看作是直接存在的東西、有個體性的東西的自我意識相適應的。正是在這種自我排斥、反省中,真正的“我”誕生了。作為本原,原子的形式與作為其對立面的物質也是在原子的排斥中銜接起來的,即表現在直線下落中的原子的物質性和表現在偏斜中的原子的形式規定結合在一起了;正是在原子的這種自我排斥和結合中,“原子—物—人”的體係逐步形成和實現了。

  “哲學的世界化”與“世界的哲學化”的統一

  對原子論的上述解釋啟發馬克思,哲學與現實世界的關係既是矛盾的甚至是衝突的,又是雙向互動、相互促進和提升的。哲學家是帶著自我意識、帶著一定的原則面對現實的,因為現實不是自我和原則的演繹、説明和論證,而是自我和原則之外的存在及其運動,這樣就有一個二者之間適應或者不適應的問題。這無疑會打破或者改變哲學家原初的意圖、設計、邏輯乃至觀點。一個哲學家由于考量適應不適應的問題有時會犯表面上首尾不一貫的毛病,這是可以理解的,他本人也許也會意識到這一點。這其中最關鍵的地方在于,他的原則本身是否充分、周延、深邃和包容,或者哲學家對自己的原則是否有充分的理解和持開放的態度。如果一個哲學家確實使其原則適應了現實,那麼就可以根據其理論的內在本質來説明那些外在的東西。而現實中的東西獲得解釋、理解和引導而表現為進步,並不是意味著哲學家的“變節”和初衷的改變,而是表徵著知識的進步、哲學原則的進步,哲學家的本質意識和理論被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同時也獲得超出了意識和理論范圍的意義。

  理論體係同現實世界的關係是一種反思的關係。理論為實現其更大的理想而同外物發生關係,它原先的自洽和完整性被打破,就如“本來是內在之光的東西,變成轉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焰”。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世界的哲學化同時也就是哲學的世界化。”在哲學現實化過程中人的自我意識始終具有雙刃的要求:其中一面針對著現實世界,另一面針對著哲學本身。在現實世界的發展,哲學本身成為被顛倒了的關係,人的自我意識表現出雙重自相矛盾的要求和行為。人的自我意識把現實世界從非哲學中解放出來,同時也就是把自身從作為一定的體係束縛著它的哲學中解放出來。自我意識處在發展過程中,並為發展的力量直接掌握,還未超出在理論體係的范圍,但它同理論體係存在著矛盾,當它轉而反對這個體係時,它成為哲學現實化的個別環節。

  至此,馬克思不僅厘清了伊壁鳩魯與德謨克利特在思維方式上的差異,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在統攝和概括出原子論最重要的議題及其所蘊含的自由與必然、個體與總體、本質與現象、短暫與永恒、主體與客體等哲學原則進行了辨析,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個較為成型的哲學體係。這可以説是其思想起源期最重要的成果。盡管存在表述晦澀、思路紛雜、思考尚待完善等問題,特別是當時的現實境況和社會發展還未真正進入馬克思的視野,哲學運思與現實生活還缺乏實質性關聯,但有了這樣的哲學意識、主體構架和價值取向,當他馬上面對“《萊茵報》—《德法年鑒》時期”所遭逢的復雜局面時,他能很快辨別和發現其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及其症結,進而引發出更深刻的思考和比較現實的解決思路。如果沒有“博士論文”的歷練和奠基,這種思想進展是不可能實現的;就更往後的“意識形態批判”和“政治經濟學轉向”來説,也不是對“博士論文”所闡發的哲學原則和框架的拋棄、顛倒,而是在此基礎上的現實化、具體化,是進一步的拓展、開掘和深入。(作者:聶錦芳 北京大學哲學係)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潔瓊
相關新聞
  • 馬克思主義能夠給予我們什麼
    馬克思主義能夠給予我們的,從個體受益角度來思考,大致數來,有三大主要方面。馬克思主義對生活和人生的闡述,重在整體性思考,重在方向性指導,具有站位高、視界寬、辯證性強的鮮明特徵,可謂是獨樹一幟的人生哲學、生活哲學。
    2016-05-04 08:16:50
  • 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發展的新探索
    由北京大學舉辦的“黃枬森哲學思想研討會暨北大《哲學創新論》六書出版座談會”4月2日在京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共中央黨校、中央編譯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的6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與會。當代著名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陳先達教授發來短信,深切懷念黃枬森先生,並祝賀“北大《哲學創新論》六書”的出版。
    2016-04-28 09:14:40
  • 政治經濟學出場的當代視域
    經驗表現的歷史場景往往是歷史場域的拜物教式的顛倒。因此,我們不能現成地把中國經驗直接寫入,中國經驗可以作為我們構建中國政治經濟學可用的本土資源,但不能現成地接受,必須要經過批判,這個批判要揭示它表像化的東西,要把它的本質展現出來。
    2016-04-28 08:34:54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6128975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