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2016-04-21 09:42:46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道路問題是關係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我們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精神,説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江河萬裏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是多麼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建立在我們黨90多年長期奮鬥基礎上,而其思想、理論和實踐的源頭,則可追溯到更遠。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已有500年時間,從這個很長歷史過程來考察,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的脈絡,更加充分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

  社會主義500年,經過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的過程。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從六個時間段分析了社會主義思想從提出到現在的歷史過程,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淵源和發展進程。

  第一個時間段,空想社會主義産生和發展。空想社會主義的開山之作,是1516年英國人莫爾發表的《烏托邦》一書。這本書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過程中的悲慘景象,同時描繪了一個沒有剝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此後一直到19世紀上半葉,有影響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還有德國農民戰爭領袖閔採爾、意大利的康帕內拉、英國掘地派運動領袖溫斯坦萊、法國的摩萊裏和馬布利等人,其中最重要的是19世紀初三大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空想社會主義者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全部基礎,論證未來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對未來社會提出一些積極主張和有價值的猜測。但是,他們的共同局限是唯心史觀,無法找到實現其社會理想的正確道路和社會力量。

  第二個時間段,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係。19世紀中葉,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産不斷發展,工人階級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社會狀況,批判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成分,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説,並把社會主義思想置于這兩大理論基石之上,從而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産生、發展、滅亡和共産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發展方向、一般特徵作了科學預測和設想。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設想主要是理論上的,如何付諸實踐,是後來人的使命。

  第三個時間段,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20世紀初,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的理論,領導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十月革命勝利後,究竟如何搞社會主義,沒有先例,列寧進行了深入思考和艱辛探索。針對1918年下半年到1921年春實行戰時共産主義政策暴露出的問題,列寧進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新經濟政策,對戰時共産主義政策進行了深刻調整。

  第四個時間段,蘇聯模式逐步形成。列寧逝世以後,斯大林在領導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逐步形成了單一生産資料公有制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蘇聯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了蘇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也為蘇聯軍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不尊重經濟規律等,隨著時間推移,其弊端日益暴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面對經濟社會發展困境,蘇聯和東歐國家也想進行一些調整,但在西方等各種勢力強大攻勢下,這種調整偏離了正確方向,終于導致1989年東歐國家先後發生劇變,1991年蘇聯解體、蘇共解散,使世界社會主義遭受了重大曲折。

  第五個時間段,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是第二個在一個大國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但是,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黨面臨的一個嶄新課題。剛開始,我們只能學習蘇聯經驗,但在實踐中我們黨很快就察覺到蘇聯模式的局限,提出要以蘇為鑒,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毛澤東同志發表《論十大關係》、《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主要標誌,我們黨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有了自己新的重要認識。在後來的實踐中,由于黨在指導思想上“左”的錯誤,很多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想沒有得到貫徹落實,甚至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樣的全局性、長時間的嚴重錯誤,使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歷程中遭到嚴重挫折。盡管探索艱辛坎坷,但我們黨取得的積極成果是極其寶貴的,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第六個時間段,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徹底否定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提出進行改革開放,並明確提出必須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上發出響亮的號召: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過實踐探索,鄧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係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準,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搞清世界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及其演進,搞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就能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道路、理論體係、制度三位一體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踐、理論、制度緊密結合的,既把成功的實踐上升為理論,又以正確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還把實踐中已見成效的方針政策及時上升為黨和國家的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係、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鮮明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論體係、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繫上,特就特在這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條道路既不是“傳統的”,也不是“外來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們“獨創的”,是一條人間正道。只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別的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實現人民福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這一理論體係寫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是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實際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它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堅持、發展和繼承、創新的關係。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我國國情,既堅持了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又借鑒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設的有益成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會一成不變,而是要在改革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指出:“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説:‘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係統完備、科學規范、運作有效的制度體係,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植根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如果説社會主義歷經高潮與低潮、成功與挫折的歷程,是一部氣勢恢宏、跌宕起伏的交響樂,那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這部交響樂的華彩樂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始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各種主義和思潮都進行過嘗試,資本主義道路沒有走通,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也都“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引導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了。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麼樣,最終要靠事實來説話,要由人民來裁判。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成功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這樣的發展、這樣的巨變,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罕見的。實踐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些年來,國內外有些輿論提出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有人説是‘資本社會主義’,還有人幹脆説是‘國家資本主義’、‘新官僚資本主義’。這些都是完全錯誤的。”我們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麼改革、怎麼開放,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這就包括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包括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些都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如果丟掉了這些,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了。”

  找到一條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這條道路更不容易。過去,我們照搬過本本,也模倣過別人,有過迷茫,也有過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覺醒,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突破,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之路。現在,有些人議論這個道路、那個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認識誤區,有的是別有用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我們看準了、認定了,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要始終保持清醒堅定,保持強大前進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幹擾所惑,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

  路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主要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正確認識這個問題,要把握三個方面。

  一是,如果沒有1978年我們黨果斷決定實行改革開放,並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把握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社會主義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臨嚴重危機,就可能遇到像蘇聯、東歐國家那樣的亡黨亡國危機。同時,如果沒有1949年建立新中國並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積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質、制度條件,積累了正反兩方面經驗,改革開放也很難順利推進。

  二是,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提出的許多正確主張,當時沒有真正落實,改革開放後得到了真正貫徹,將來也還是要堅持和發展的。馬克思早就説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準、認識水準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幹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

  三是,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對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這個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産生嚴重政治後果。古人説:“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歷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醜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蘇聯為什麼解體?蘇共為什麼垮臺?一個重要原因是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最後,蘇聯共産黨偌大一個黨就轟然倒下了,蘇聯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啊!所以,正確認識和處理改革開放前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係,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要牢固樹立正確歷史觀,既不能割斷歷史,也不能虛無歷史,堅持做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果決不能丟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決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決不能動搖。

  5.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任何科學理論和制度,必須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馬克思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能夠在中國取得勝利,關鍵是我們黨不斷推進其中國化,緊密結合中國實際加以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對經過反覆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要堅定不移堅持。同時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堅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辯證統一,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中國實踐是我們的看家本領。從一定意義上説,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産黨人的“真經”,不了解、不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歸根到底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指導的,是把這些基本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果。要加強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研究,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更好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加強黨的基本理論研究,認真宣傳闡釋黨的思想理論,更加及時地發出中國聲音、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思想、更加響亮地提出中國主張。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實踐的起點。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回答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注重解答幹部群眾思想上的疙瘩。比如,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科學性,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如何看待西方所謂“普世價值”,就需要重點回答。再比如,如何準確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何深刻領會新發展理念,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如何看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何看待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如何看待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也需要重點回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凡是廣大幹部群眾普遍關注的深層次問題,都要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要在研究重大問題上多下功夫,多搞“整合”和“總裝”,多搞“自主創新”和“綜合創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係,為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出貢獻。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我們黨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對發展我國經濟提出了獨創性的觀點,如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論,提出統籌兼顧、注意綜合平衡,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協調發展等重要觀點。這些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比如,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關于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的理論,關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理論,關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理論,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關于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的理論,關于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論,關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論,等等。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有生命力,就必須與時俱進。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我國經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著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和潛力。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係統化的經濟學説,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我們適應新形勢、認識新事物、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價值,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並沒有窮盡真理,而是不斷為尋求真理和發展真理開辟道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點,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清醒認識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和不變,銳意進取,大膽探索,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讓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6.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産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的莊嚴宣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經過幾十年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這一點不容置疑。同時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這一點也不容置疑。對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對社會主義這個我們只搞了幾十年的東西,我們的認識和把握還非常有限。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深化發展,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薄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在艱辛探索和實踐中,找到了、堅持了、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現在最關鍵的是堅定不移走這條道路、與時俱進拓展這條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必須順應世界大勢。“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正確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係,是事關黨的事業成敗的重大問題。中國共産黨的誕生,社會主義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實行,都是順應世界發展大勢的結果。在當今世界深刻復雜變化、中國同世界的聯繫和互動空前緊密的情況下,更要密切關注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把握世界大勢,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時代前進潮流中把握主動、贏得發展。

  必須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們黨90多年來之所以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援,從根本上説,就是因為能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堅持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最廣泛動員和組織人民投身到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來。在前進徵途上,只要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緊緊依靠人民,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執政水準、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使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係、制度,是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也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民、來源于真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要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的基礎上,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敢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28917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