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國平:在新常態引領下因勢而進

2016年02月13日 10:43:07 來源: 央視網

  ——十論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就是進入新常態。這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進入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幾次闡釋“新常態”理念,為謀劃十三五規劃,為全面實現小康戰略目標最後衝刺階段的經濟工作,指明瞭清晰思路,奠定了理論基石。

  “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內在必然性,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經濟體量巨大的大國而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表明,我國的經濟發展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必然會有産業結構、技術、市場等條件的制約,必然受到國際國內多重因素的影響,甚至經常遭到來自某些方面的惡意幹擾。此時,需要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做出清醒冷靜的分析判斷,同時制定提出正確無誤的應對策略。正是在這樣的關鍵點,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提出“新常態”的理念並作出係統闡釋,論述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怎麼看”和“怎麼辦”的問題,把握住中國經濟發展內在必然性的“大邏輯”,從而緊緊把握住了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認識新常態,首先要敢于面對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有極大的定力。“風物長宜放眼量。分析中國經濟,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動力是否強勁,潛力是否充沛”。習總書記一再指出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在科學歸納的基礎上提出“新常態”這一新理念,指明瞭中國經濟列車繼續前行的正確軌道,極大地堅定了全國人民的信心。

  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著重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于是人們看到,簡政放權、改革創新,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一係列宏觀調控的思路有了重大創新,轉方式調結構的舉措顯現出新的變化。人們更注意到,黨中央把脈現實,針對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破解難題的方案。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情況要摸清”“目的要明確”“任務要具體”“責任要落實”“措施要有力”的五項要求,係統解答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幹什麼”“誰來幹”“怎麼幹”“如何落實”等具體問題,吹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的衝鋒號……

  “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常態”是頂層設計,是新理念,同時也是全新挑戰。可以堅信,隨著體制機制變革不斷釋放出活力和創造力,隨著科技進步不斷造就出新的奇跡,滿載夢想的中國航船將以更強勁的動力劈波斬浪,禦風而行。(國平)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287147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