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除夕來臨:與臘祭習俗有關 年夜飯南北不同

2016年02月07日 07:13:45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除夕來臨:與臘祭習俗有關年夜飯南北不同

  2015年2月18日晚,正值中國羊年春節的除夕夜,湖南鳳凰古城迎春燈會起亮,極具特色的各式花燈爭奇鬥艷。五光十色的“夜鳳凰”璀璨迷人,遊客陶醉其中。 楊華峰 攝

  中新網北京2月7日電(上官雲)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除夕佳節,也是人們闔家團聚,其樂融融吃年夜飯的日子。近日,學者、民俗研究專家段寶林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除夕、春節的來源與上古臘祭習俗有關,“除夕夜還要祭祖、吃團圓飯,喝守歲酒,表現這種團圓、感恩的思想”。

  起源:與上古臘祭習俗有關

  除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指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的晚上,因常在農歷臘月三十,故一般又稱該日為年三十。由于歷法原因,除夕有時也在臘月二十九。

  “説到除夕春節的起源問題,這與上古時期的‘臘祭’有關,在《禮記》中有所記載。”段寶林介紹,顧名思義,所謂“臘祭”,舉行時間在年終臘月,早在堯舜時代便已出現,“人們要祭祀百神,感謝它們的保佑,並祈求來年仍能風調雨順”。

  段寶林提到的“百神”包含各式各樣的神:天神、農神……甚至還有“貓神”與“老虎神”。他笑著説,這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老鼠吃糧食,貓能捕鼠,而老虎能吃掉破壞莊稼的野豬,“這才最終讓人們獲得了豐收”。

  “祭祀百神是非常熱鬧的,要唱歌跳舞。有一首當時的唱辭保留了下來,叫做《伊耆氏臘辭》,大概有四句話,內容就是希望昆蟲不要危害農作物等等。”段寶林告訴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除夕與春節的內涵不斷豐富,至少已經有了三四千年歷史。

  2015年2月18日晚,正值中國羊年春節的除夕夜,湖南鳳凰古城迎春燈會起亮,極具特色的各式花燈爭奇鬥艷。五光十色的“夜鳳凰”璀璨迷人,遊客陶醉其中。 楊華峰 攝

  習俗:除夕祭祖、吃餃子 年夜飯各地不同

  如段寶林所説,在豐富多樣的除夕年俗中,“吃年夜飯”算得上過年期間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他表示,人們會在除夕這一天吃餃子,“相關記錄在唐宋之後就有了;此外,全家人還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喝守歲酒,表示團聚、感恩的思想”。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的年夜飯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説,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其中,北京的年夜飯較具特色。

  “當一家人共用年夜飯時,一定少不了那幾道家庭特色菜。米粉肉、豆醬、芥末堆、拌梨絲等,更是北京人年夜飯的必選項目。”對此,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認為,正是這種家庭菜手藝,成了凝聚一家人的無形紐帶。

  除了吃年夜飯,我國民間在除夕還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甚至要一直吃到深夜。段寶林表示,除此之外,人們還會在除夕這一天祭祖,“這也有表示感恩的意思”。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建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2128709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