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權不可任性”——中國政府深化簡政放權讓公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2015年03月05日 19:39:4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徐揚 李來房 蔡敏 孫仁斌)“大道至簡,有權不可任性。”——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引古用今,回應了公眾對簡政放權的期待,表達了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把改革開放扎實推向縱深的決心。

    “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建立規范行政審批的管理制度。”李克強説。

    多個機構民調顯示,“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在中國民眾對兩會期待選項中名列前茅。

    觀察人士認為,簡政放權,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的一枚關鍵落子。這項改革遠沒有結束,正在進入“險灘”和“深水區”,需要一鼓作氣向縱深推進。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簡政放權的內容給人印象深刻。

    例如,制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公布省級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地方政府對應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力,要徹底放、不截留,對上級下放的審批事項,要接得住、管得好。

    “這意味著簡政放權從抓數量的‘第一季’,轉為了抓品質的‘第二季’。”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説。

    在“第一季”中,兩年來,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三分之一以上的目標提前實現。

    劉穎是瀋陽市鐵西區一家私企的會計。她告訴記者,每個月領購發票、稅務申報是她的重要工作。以往,她經常要樓上樓下跑,到五六個科室簽字蓋章。

    “從去年開始,辦稅流程簡化了,只要到一個窗口就能辦業務。工作人員態度也好了。轉變確實很大。”劉穎説。

    從中央到地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為中國經濟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奠定重要基礎。經濟增速放緩,新增就業不降反增,顯示了改革和市場的巨大潛力。

    近期新華社組織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流程繁瑣、手續復雜,依然是2014年百姓去政府辦事的普遍感受。在近2500名受訪者中,超過78%的受訪者認為去政府辦事“很麻煩”或“比較麻煩”。

    “這説明簡政放權的空間和品質,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在今年兩會上,包括全國政協常委孫蔭環在內,許多代表委員均提出建議或提案,希望政府盡快推出簡政放權的“第二季”。

    “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調自己的利益、動自己的奶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説,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容易取消和下放的許可權已經做了,接下來必須痛下決心、壯士斷腕。

    對此,常深入地方調研、考察簡政放權實效的李克強心中有數。兩會前,他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到地方調研,聽到基層反映,有的審批“明放暗不放”,有的名義上取消了,但換了個“馬甲”,又以備案的名目出現了,辦理過程和審批差不多。

    “該國家管的就國家管,該地方管的就地方管,該不管的事就下放到企業。”全國人大代表、北方重工董事長耿洪臣説,簡政放權還要進一步細分細化,否則會給企業增加新煩惱。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古今來律師事務所律師吳青表示,不僅要清理審批,還要清理前置備案、紅頭文件的變相審批,更要落實監督機制。

    一些代表委員還提出,“你放我不放”“上放下不放”“層層被過濾”的現象令民營企業很頭疼。某些處于執行層的工作人員過去是“不給好處不辦事”,現在是“不吃不要不辦事”。

    代表委員們的“辛辣吐槽”,為找準病根開藥方找到了切口。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程式,明確時限,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

    “要完成‘雙中高’的目標,必須用改革來釋放動力與活力,簡政放權是一大利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燕繼榮説。

    分析人士發現,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把改革開放扎實推向縱深”時,“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改革力度”名列首位。這意味著簡政放權帶有“牽一發動全身”的引領作用。

    “‘第二季’簡政放權推出後,重在抓好落實,用好第三方評估。”許耀桐説,這樣才能更多地增加公眾對這項改革舉措的獲得感。

[責任編輯: 張明宇]
01002002157000000000000001110000111453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