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明天,我們將生活在怎樣的城市?

2015年12月22日 22:24:59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 時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度召開。在這個時間跨度中,中國城市發展波瀾壯闊。

  如今,城鎮化率已過半、城鎮常住人口已達到7.5億,城市發展已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火車頭”。為城市的“成長坐標”謀劃,勾勒出一幅城市未來發展藍圖已是必須。

  人民城市為人民

  城市為何而建?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是我們做好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會議給出了答案。

  城市建設與發展的一切核心是人,是“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秘書長石楠説,過去曾認為高樓大廈就是城市現代化,在苦心打造城市時,只學到了國外城市發展的表像,而人的需求才是城市建設的歸結點。

  當然,城市發展是政府、社會、市民共同推動的過程。會議中還稱,“尊重市民對城市發展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鼓勵企業和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管理”。

  會議從“統籌空間、規模、産業三大結構”“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統籌生産、生活、生態三大布局”“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係統清晰闡釋了城市未來建設“以人為本”的思路。

  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

  什麼樣的城市美?是高樓大廈林立,還是怪建築叢生?

  “城市建設要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會議中明確,要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

  “城市已經成為人類活動對自然幹擾強度最大的區域,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就在城市。”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傑説。

  當然,建設綠色城市,環保節能不可或缺。會議稱,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都按照綠色迴圈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

  “城市工作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會議稱。

  留住城市“基因”

  一座城市,應該有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城市“失憶”就會千城一面。

  會議多次闡釋了城市文化:“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産”“要結合自己的歷史傳承、區域文化、時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築風格等‘基因’”。

  “城市宜居在高層次上表現為城市文化。”樊傑説,文化包括城市歷史、品質、風貌、內涵,個人能夠感受到的民風、公德、秩序等,只有擁有文化的城市,才是活生生令人熱愛的宜居之城。

  給城市“減肥”

  高速的經濟發展,快速的城鎮化步伐,讓一些城市陷入盲目無序的擴張,在虛胖中逐漸喪失活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會議中提出,要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

  要為城市劃“界限”,會議提出,要控制城市開發強度,劃定水體保護線、綠地係統線、基礎設施建設控制線、歷史文化保護線、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防止“攤大餅”式擴張。

  一座城市“要強化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將環境容量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作為確定城市定位和規模的基本依據”。

  城市每個角落都應是安全的

  “頭上沒拋落物,腳下井有蓋,行路起居不用提心吊膽。”有中學生曾經這樣寄望自己生活的城市。近日發生的深圳滑坡災害也再次為城市安全敲響警鐘。

  “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關、品質關,並把安全工作落實到城市工作和城市發展各個環節各個領域。”會議描摹了現代化宜居城市的方方面面,而這方方面面的基石就是安全。

  城市不安全,就等于“0”。方方面面的工作,只要被這個“不安全”一乘,結果都要歸零。

  新形勢下,城市安全怎樣才能做好?會議給出方向:“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政府要創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別是要注意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

  城市精細化管理,最基本的就是細致入微的安全管理。馬桶邊放一把手電筒,高樓間留一片避災場——都離不開一批城市管理真正的行家裏手。“外行領導內行”“規劃服從項目”,這些思維和方式,必須從我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裏驅逐出去。

  敞開城市寬闊的胸懷

  根據預測,2020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達45%左右,這意味著年均1600多萬人從農村走向城市,這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過程。

  “城市發展是農村人口向城市聚集、農業用地按相應規模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的過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會議指向城市發展中人口和用地的不匹配,也就是人們經常説的“只要農地,不要農民”的問題。

  會議中明確,“推進城鎮化要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要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戰略研究,統籌推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領域配套改革”……

  因為,對敞開的城市胸懷,不存在“農民工、外地人”的無形壁壘;對敞開的城市胸懷,更不應存在“富人區”“貧民區”的社會鴻溝。(記者何雨欣、王立彬、韓潔、仲蓓)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曉朋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754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