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扶貧“新長徵”:老區在路上

2015年11月28日 16:25:2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南昌11月28日電(記者閆甲佳、郭強、周華)“為建房向親戚朋友借了9萬元,辦農家樂又貸了10萬元。説實話,壓力不小,但現在有縣裏幹部一對一幫扶我家,村裏也説2018年前幫我脫貧,奔小康,我信心滿滿!”44歲的村民鐘灶生説到激動處,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11月27日,記者深入到贛南原中央蘇區于都縣的貢江鎮紅峰村採訪扶貧情況。經過“十二五”時期努力,這個全縣出名的貧困村,還剩下72戶貧困戶等待脫貧,大家心情都很急迫。見記者走入農家,村民一下子圍攏上來,農家小院一下子熱鬧起來。

  環繞在青山綠水間的紅峰村,過去因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致富無門,全村人著實受窮了一陣子。“現在好了,你看看這青山滿目,水清見底,道路也修通了。城裏人一車一車進山來旅遊、爬山,上周六我在村口數了一下,有2000多人,我們脫貧的路子就在這裏了。”62歲的村民鐘漢良剝著蜜橘在一旁説:“我和老伴身體都不好,孩子們都在上學,村裏問我有沒有信心後年脫貧,説實話,壓力不小。但政府給出了生態旅遊的新思路,我還真有底氣拔窮根了。”

  于都縣扶貧辦主任王九龍説,于都建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全面奔小康不讓一個群眾掉隊,這在于都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大事。為了把難事做好做實,于都要求縣直機關幹部,每人都要定點幫扶貧困群眾,“縣領導也帶頭包了20戶,逐家逐戶幫他們想辦法,有技術的搞蔬菜種植,小年青想做網店就推薦到縣裏的電商學校培訓!”

  村支書劉良華接過話頭,向記者算了一筆“光伏扶貧賬”:建一個家庭光伏電站,總投資約4萬元,政府補貼5000元,光伏企業再捐助一部分,農戶只需承擔3萬元。這3萬元銀行還提供貸款,政府貼息5年。目前村裏已經裝了80多戶,根據近期的試運作情況,最高一天可發電28度。

  “即使不是大晴天,也能發電五六度哩!這些電要是都能順利‘並網’,平均一個月收入可超過300塊錢。”于都縣政府辦幹部、紅峰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丁良躍探身湊到小方桌前,伸出3個手指。在他身後,是晾曬在院子裏的新季稻谷,一束束陽光灑落,稻谷金光閃閃。

  記者驅車行駛在于都河沿岸,平緩的河水在這片滿眼青翠的大山中已流過了千百年。而從1934年10月起,于都河成為長徵第一渡,于都也成為萬里長徵的起點。

  于都縣委書記藍捷説,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作出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莊嚴承諾,于都作為原中央蘇區縣,再次踏上脫貧奔小康的“新征程”。不同的是,這一次目標已定、方向漸明:“不讓一個老區群眾掉隊!”

  冬日的小村莊,翠色依舊,陽光格外耀眼。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72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