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位老共産黨人的忠誠——記遼寧省委原常務書記李荒
2015-05-26 08:26:08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他從戰火中走來,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作為東北解放區15位正式代表之一,出席過1949年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他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推動者,是“文革”的受害者,是思想解放的支援者、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領導者,見證了共和國的發展歷程和黨的不平凡歷史。

  他是一位正省級領導同志,心中有黨,為黨盡忠;心中有民,為民竭力。他心中有責,敢于擔當;心中有戒,為官清廉。

  當年,他主動從遼寧省委領導崗位“裸退”,在省直機關引起反響;他反對“夫人參政”的觀點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肯定;他關于黨內應互稱“同志”的文章引起社會共鳴;他為官清正廉潔受到公認,嚴格要求身邊工作人員和家人,一個兒子當汽車修理工直到退休,一個兒子下崗自謀生路。

  他叫李荒,曾任中共遼寧省委原書記處書記、遼寧省政協主席、中央黨校副校長、遼寧省委常務書記。

  2014年12月4日,李荒走完了99年的人生之路和80年的革命生涯。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表示深切哀悼,並向親屬表示親切慰問。

  2015年的初春時分,在李荒曾經工作的瀋陽、大連等地走訪,強烈地感受到人們對一位“忠誠、幹凈、擔當”的高級領導幹部的敬重和懷念。

  信仰堅定 忠誠不渝

  “忠于馬克思主義十分重要。我決心為共産主義理想、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奮鬥到底。”

  1990年4月20日,寫下這段話時,李荒已經74歲。

  1916年5月22日,李荒出生于遼寧營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從參加轟轟烈烈的“一二·九”學生運動,到參加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李荒離黨越來越近。1936年5月,李荒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37年9月,李荒輾轉到達八路軍總部。這是李荒人生的重大轉折,他的革命覺悟迅速提高。1945年,李荒擔任《東北日報》第一任總編輯,後擔任社長。

  新中國成立後,李荒滿腔熱情地投入建設的大潮,先後擔任遼寧省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但是,1966年開始的“文革”,一下子把李荒拋向人生的波谷,成為遼寧最早被打倒的省委領導之一。在遼寧盤錦五七幹校農場的5年,他主要做了三件事:養豬、鍛煉身體、讀《資本論》。

  早在1958年,毛澤東主席視察遼寧撫順煤礦,就注意到這位40歲出頭的省委副書記。問叫什麼名字,李荒如實作答,主席哈哈一笑:“李荒不荒唐啊!”

  主席一句戲言,卻成了李荒一生的追求——做個“不荒唐”的人。

  如何做“不荒唐”的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真學、真信、真用。讀《資本論》等馬列經典原著,是李荒每天的必修課。被鬥、挨打、關“牛棚”,改變不了他對真理的追求、對理想的向往、對信念的堅定。

  “文革”結束後,盡管工作崗位變換頻繁,但李荒堅決服從組織,説走就走,幹就幹好。回到省裏的李荒,成為遼寧省改革開放初期的重要領導幹部,被稱為“在關鍵時期起到關鍵作用”的人。

  1983年4月,李荒響應中央關于幹部年輕化的精神,主動要求“裸退”,徹底退出領導崗位,成為全國第一位從正省級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幹部。

  竹老不改節,松老一根針。離休不退伍的李荒,躬行黨員義務,筆耕不輟,發表文章80多篇、15萬多字,為黨的事業建言獻策。即使坐在輪椅裏、躺在病床上,他仍然呼吁並組織了對東北抗聯史的發掘、搶救工作,《東北淪陷十四年史》《東北抗聯史》等一批成果相繼出版,成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教材。

  立場堅定 敢于擔當

  “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堅決反對各種違反黨紀的言行。必須自覺維護黨的領導權威。絕不參加和堅決反對任何派別活動”。

  這是李荒1977年4月寫下的一段文字。

  “他是明白人”,這是老同志們對李荒的公認。

  從嚴治黨,是李荒講得最多的話題。他説,我們黨內決不允許有高人一頭、把個人淩駕于組織之上、不受黨的約束的“特殊黨員”。

  許多老幹部都記得這一幕——

  1983年4月17日,瀋陽中華劇場。面對全省縣處以上幹部,李荒從剛剛上演的電影《家務清官》和《人到中年》中領導幹部夫人插手黨政事務的情節説起,指出“夫人參政”是不正常現象,要求所有幹部管好自己的家屬。話音未落,全場掌聲不息,是讚同,是響應,是敬佩。

  中央領導同志看到李荒談“夫人參政”問題的材料後,即囑有關方面在內部刊物發表,並以加按語的形式,對黨內各種不正之風提出批評。

  遼寧曾是“四人幫”直接指揮、控制的重災區,幫派勢力根深蒂固、盤根錯節,清查工作進展艱難,受到中央關注。

  1979年9月,省委決定成立“平反‘文革’中冤假錯案和清理‘文革’中追隨林彪、‘四人幫’迫害幹部篡黨奪權案件”(簡稱“兩案”)工作審理領導小組,李荒擔任組長。

  李荒確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澄清劉少奇同志50年前在中共滿洲省委工作的一段歷史。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關于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附件中,列具了遼寧省提供的材料。遼寧省不少老同志評價説,李荒是“臨危受命挑重擔,撥亂反正立大功”。

  審理“兩案”工作十分敏感、極其復雜,工作量大。李荒強調最多的是“實事求是”,要求嚴格執行中央政策,不能用“四人幫”整人的那一套辦案,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17萬起案件,4年清理,至今沒有一起陳情。

  以民為天 平民本色

  “在艱苦的戰爭年代,我們黨和人民群眾是魚和水的關係。我們黨成為執政黨之後,黨的一切工作必須走群眾路線。”

  這是1986年3月,李荒寫下的一段話。

  李荒長年堅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總是輕車簡從、從來不講條件。他常常同群眾一起嘮嗑、一起勞動,一同喝高粱米粥、啃大餅子,在路邊“大篷子”泡澡、在大客棧睡火炕。在李荒看來,臥聽蕭蕭竹,常聞疾苦聲,離群眾近,心裏踏實。

  曾擔任李荒秘書的陳巨昌講到一段往事。一次,聽説新金縣夾河廟公社有養豬的好經驗,李荒帶著秘書趕去調研,到豬圈去看、問、摸,了解“長白豬”“內江豬”和“新金豬”的生長特點。得知當地有一種叫曲麻菜的野菜,豬吃得歡,睡得香,長得快,當過五年“豬倌”的李荒覺得這是解決飼料不足的好辦法,建議大面積推廣。夜深人靜了,李荒和秘書、司機幹脆就住在荒郊野地裏的養豬場,在熟悉的豬圈氣味中安然入睡。

  從青年學生中成長起來的李荒,與知識分子也有著天然的感情。

  著名材料學家師昌緒院士、著名歷史學家周傳儒、著名數學力學家錢令希院士、著名漫畫家華君武,都與李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荒與馬加、李默然、洛汀、張望等文藝工作者也是肝膽相照的朋友,經常一起探討創作問題,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1984年的一天,李荒讀到報告文學《胡楊淚》,引發了他對人才問題的思考。他給時任中組部領導同志寫信,推薦這篇文章並建議解決類似問題。由此,引發了一場關于知識分子政策的討論。

  知識分子,成為李荒一生的牽挂。

  嚴于律己 清正廉潔

  “中央號召全黨同志經受住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和發展商品經濟的考驗、反對和平演變的考驗。我們黨大多數同志響應了,也有少數同志背道而馳。這個問題值得共産黨員想一想”。

  這是李荒1991年7月寫下的一段話。

  李荒走訪基層調研,從不搞迎來送往、鋪張浪費,吃飯從不超過四菜一湯,都是自己交餐費。一次,李荒到莊河縣調研,就餐時上來四道菜,雖沒有肉魚,但李荒只吃了跟前一道菜就匆匆離開。無聲的批評,教育了幹部。

  廉潔一時不難,清正一世不易。不貪一事不難,高潔一生不易。

  1981年,李荒調中央黨校工作,一接到調令就把自家的住房騰出來,交給省委安排其他領導住,一家人按照他夫人金中的住房標準搬進小房間。人走家搬,一刻都不多佔。

  幾十年來,組織上先後為李荒安排過9任秘書,但沒有一位為了升官而請李荒打招呼,沒有一位打著李荒的名義違法亂紀、胡作非為。

  李荒不戀棧、不戀權。1983年4月,遼寧省委換屆,李荒謝絕各方面的挽留,執意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我們這些老頭子賴在位子上,年輕同志放不開手腳啊!”“省直機關1000多名可以離休的老幹部,省委領導裏應該有人帶頭!”

  退下來的李荒給自己訂了“三不原則”:不給組織添麻煩,不幹擾省委的工作,不參加社會活動。一退下來,立即騰出辦公室,歸還公有物品,撤走警衛人員。

  針對一些人稱領導為“老板”“老大”等現象,1990年10月30日的《人民日報》發表了《同志頌——一個共産黨員的心聲》,文章認為黨內應互稱“同志”,這個詞“比什麼稱呼都崇高,尊貴,親切和友愛”。文章作者,正是李荒。

  李荒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李堅開放之初隨伯父去了美國。李荒如實向組織做過匯報。老二李強,老三李實,分別在瀋陽、大連生活。

  由于受父母的牽連,孩子們文化程度都不高,李荒要求他們認真做事、本分做人,憑本事吃飯,不能以高幹子女自居。

  李強、李實兄弟都已60多歲,盡管沒有風光的地位,沒有值得炫耀的物質財富,但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讚譽,過得清靜、坦然。熟悉的人説,他們身上有李荒夫婦的美德。

  這就是李荒——一位共産黨人、高級領導幹部斑斕多彩的人生畫卷,昂揚向上的奮鬥史詩,蕩氣回腸的忠誠之歌!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7841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