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新聞

新華時政 > 正文

“草原曼巴”王萬青:風雪草原路 大愛民族情

2012年11月01日 17:07:47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新華網蘭州11月1日電(記者姜偉超)雖然才剛剛入冬,但海拔3600多米的瑪曲草原已被一層薄薄的冰雪覆蓋。背著一個看似不大但卻著實壓肩的醫療箱、腳踩一雙軍用膠鞋,年近古稀的“草原曼巴”、十八大代表王萬青一早便來到了牧區的帳篷裏。

    瑪曲草原地處甘肅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九曲黃河從草原的西南進入,又從西北出境,在這裏轉了第一個大彎,養育著這1萬多平方公里草原上的3萬多藏族群眾。“曼巴”是藏語醫生的意思。一路上,王萬青不停地和牧民打著招呼,遇見老人和抱著娃娃的婦女便走過去叮囑幾句。

    “在國家的支援下,瑪曲已經擺脫了缺醫少藥的歷史,但由于藏族群眾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等原因,醫療工作者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王萬青説。

    1968年,24歲的王萬青從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後,志願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服務牧區。來到甘南後,得知瑪曲縣最艱苦,王萬青又毫不猶豫地來到了瑪曲草原。“真不是頭腦發熱,也不是想出風頭,就是覺得人一輩子應該做點什麼。”王萬青説。

    上世紀60年代末期的瑪曲縣阿萬倉鄉還沒有通公路,馬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王萬青來到海拔3600多米的鄉“中心衛生院”,眼前的情景讓他大吃一驚:兩間破舊的土坯房,幾張掉了油漆的桌子,藥櫃裏只有寥寥的幾瓶藥,沒有床位,整個衛生院最貴的醫療設備是院長親自掌管的血壓計。而完全聽不懂的藏語更是讓王萬青倣佛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這些都沒有讓王萬青打“退堂鼓”,他把常問的話用漢語音譯成藏語,得空就背,不到半個月王萬青能獨立看病了。

    由于嚴酷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瑪曲草原上的牧民生了病往往求醫無門。王萬青來了,帶著先進的醫療理念、精湛的醫術和一顆醫者的仁心,長期缺醫少藥的藏區群眾終于有了好“曼巴”。

    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歲藏族孩子,被牛角頂穿了肚子,外露的腸管都已變色。家人將奄奄一息的孩子送到鄉衛生院時,小南美的血壓已經測不到了。必須立刻做手術。鄉衛生院根本不具備做手術的條件,但如果轉院救治,要翻一座山、過七道河,如此折騰,孩子性命難保。徵得家長同意後,王萬青把兩個辦公桌拼在一起,當作手術臺,一個電燈泡加上一把手電筒,充當了“無影燈”。實施麻醉後,王萬青冒著風險,為南美做了壞死腸管切除手術。

    手術後10多天,南美開始進食了,南美得救了!一時間,牧民們欣喜若狂,奔相走告,誇讚這位神奇的“曼巴”。像這樣救人的傳奇故事不勝枚舉。在阿萬倉衛生院的20余年時間裏,王萬青每年接診病人3500余人次,20年累計接診7萬余人,累計手術上萬例,而當時阿萬倉鄉總人口才3400余人。在當時醫療設備不足、鄉衛生院基礎設施極其簡陋的條件下,王萬青以精湛的醫術,以一名醫生高度的責任心成功救治了無數個生命垂危的患者。

    1993年,王萬青被調到瑪曲縣人民醫院擔任醫院外科主任。在瑪曲縣人民醫院工作期間,王萬青或主刀或主持參與過顱腦、頸、胸、腹、骨、婦産、五官科等各類手術數千例,有的手術還填補了瑪曲高原外科手術空白。

    長期的草原行醫過程中,王萬青認識到要減輕藏區群眾的病痛,光靠看病還不夠,沒有完善的基礎醫療普查就沒有藏區健康狀況的根本改善。8年時間,一個人、一匹馬,王萬青完成了阿萬倉鄉人畜共患的布氏桿菌病的普查摸底,完成了全鄉牧民孩子的計劃免疫。因為重視防疫,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在阿萬倉鄉,很多傳染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惠及牧民群眾達1500多人。與此同時,王萬青和他的同事建立了嚴格規范的門診制度,先後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門診檔案,這在當時的瑪曲縣乃至甘南州都尚屬首例。

    44個年頭,王萬青把自己的血脈深深的扎進了瑪曲大草原的土地上。現在,年逾古稀的王萬青出診時,他身邊經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藏袍的老婦人的身影,那是他的藏族妻子凱嫪。年紀大了,妻子已經不放心王萬青一個人奔波在草原上。他們的大兒子接了王萬青的接力棒,成了一名新的“草原曼巴”,二兒子做了警察,兩個兒子都娶了藏族妻子,唯一的女兒嫁則給了當地的牧民。

    “我要用我剩余的時間繼續救死扶傷,更重要的是要讓全國、全世界看到藏漢兩個民族的團結、融合,看到藏區的發展成就。”王萬青説。

分享到:
( 編輯: 王萌萌 ) 【字號: 】【列印】【關閉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