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0版

檢察機關亮劍,公益訴訟劍指食品“直播帶貨”

2021-02-23 20:14:2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0版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記者劉碩、陳菲)劍指“網紅代言”“直播帶貨”……全國檢察機關針對網絡銷售新業態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開展專項監督,通過公益訴訟緊盯網絡食品銷售等領域的問題。這一舉措如何更深、更實、更有效?記者就此採訪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部門負責人。

  據了解,各地檢察機關自活動開展以來,通過調查走訪、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獲取問題線索,並與市場監管部門密切協同,有效監督解決了一批危害群眾利益的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7月至2020年末,全國檢察機關在“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中共受理案件線索3.4萬余件,立案3萬余件,其中涉及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立案7569件,包括農貿市場及超市農産品食品違法類4718件、網絡食品違法類1887件、保健食品違法類964件。

  其中,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的舉措堪稱典型。北京鐵檢院通過媒體報道等渠道了解到,一些直播、短視頻平臺內部分用戶通過“直播帶貨”“視頻推薦”等方式銷售沒有食品標簽、生産許可證編號不真實等“三無”食品,在食品銷售詳情頁面對成分或者配料表、凈含量、生産日期、生産者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保質期等資訊也未予明示。

  而部分用戶在通過直播、短視頻的形式展示所銷售的食品後,在個人主頁標明微信號或其他聯繫方式要求線下交易,以逃避平臺對交易的監管。

  了解到這些資訊,再結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12345”熱線等投訴舉報資訊,北京鐵檢院即刻立案開展調查。

  直播賣貨時長動輒數小時,銷售商品多達幾十個,中間夾雜的違法行為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個別違法者為了逃避監管,刻意對違規資訊以錯別字或者拼音、諧音代替,增加了資訊搜尋難度。同時現有技術條件也無法實現對直播、短視頻內容的自動篩選和提取。

  面對這些難題,北京鐵檢院迅速圈定重點人群,重點關注違法行為多發的“網紅食品”“手工自制食品”領域,用關鍵字檢索鎖定部分主播,綜合運用錄屏、截圖、錄音、人工記錄等多種方式固定證據。同時,檢察機關還把主播引導線下交易以逃避監管等存在監管漏洞的行為納入監督視野。

  隨後,北京鐵檢院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大對平臺內直播電子商務行為監管力度。

  海澱區市場監管局對涉案商戶、用戶的違法違規行為採取了更新食品經營許可資訊、下架商品、下線商戶等整改措施,並開展了網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約談短視頻平臺加強整改,要求轄區內13家網絡食品第三方平臺全面開展自查自糾。

  檢察機關還與市場監管部門共同引導在京短視頻行業領域龍頭企業聯合制定並簽署《網絡直播和短視頻行銷平臺自律公約》,壓實平臺管理責任。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表示,最高檢將網絡銷售食品外賣包裝材料不符合規定,“網紅代言”“直播帶貨”等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等作為專項監督活動的重點監督領域,旨在引導各級檢察院全面依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督促行政機關加強監管,對相關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 李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