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2版

這些東北農民不僅不“貓冬”,而且搶著去廣東

北薯南種,粵黑農業合作讓冬季閒田不閒,“薯中文章”帶來糧食安全“增量”

2021-02-23 16:25:36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2版

  工人們在“稻稻薯”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播種馬鈴薯。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瑞平攝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徐金鵬、吳濤

  當黑龍江農民常更國第一次聽説能去廣東種馬鈴薯時,第一反應是“開玩笑,不可能”。

  常更國過去幾十年中已習慣“貓冬”,如今卻在廣東湛江市遂溪縣種了5年馬鈴薯,連續3個春節沒回黑龍江。

  如今,兩萬多畝來自北國冰雪之地的馬鈴薯,在3800多公里外的南海之濱開花結果,並從“北薯南種”發展成為“稻稻薯”模式,不僅帶來糧食增收、土地增效、農民增收,農民思想意識也在交流中改變,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也助力東北振興。

靠地圖走出來的“北薯南種”

  馬鈴薯(馬鈴薯)是我國第四大主糧。“黃麻子馬鈴薯”是黑龍江省望奎縣東郊鄉的特色産業。

  2011年,時任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東郊鎮黨委書記李亞文到廣東參加了一次馬鈴薯産業會議,發現在廣東惠東縣,冬天可以種植馬鈴薯,深受觸動。

  “冬天竟然還可以種植馬鈴薯,東北人到了冬天都有4個月要‘貓冬’,啥也幹不了。”李亞文説。

  作為黨委書記,李亞文除了要給地方産業發展找出路,還有另外的壓力,“一些人閒著沒事兒幹,就會搞事情”。

  讓農民有事做有收入、地方産業有出路的想法,讓李亞文開完會後沒有立即返回黑龍江,而是選擇留下來四處考察,尋找合適種植馬鈴薯的地方。

  尋找的過程頗為曲折。從黑龍江初來乍到,東北話和“粵式普通話”溝通起來,極為不順,第一年找地無果。

  但李亞文並未放棄。其後3年,李亞文每年都帶著人到廣東尋找適合種植馬鈴薯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就拿著地圖一處一處找過去,去農場、去鎮政府……

  馬鈴薯種植不僅對土壤、氣溫和降雨等有要求,還需要適合大機械生産的地形,這樣才有效益。

  李亞文曾因為不懂廣東氣候冒著颱風趕路,租用的三輪車被吹翻摔傷了腿,也曾被冷眼相待,但總有熱心人。

  2014年,在遂溪縣青陽鎮時任鎮長龐宇的幫助下,當地在500畝旱坡地上試種了“黃麻子”,畝産高達5000斤,每畝收益2000多元。

  在黑龍江種馬鈴薯,一年只能種一季,一畝地就掙200元。兩相對比,是10倍效益的增量。

  黑龍江農民到廣東種馬鈴薯的事業由此啟幕,如今種植面積已擴大到兩萬多畝。

“稻稻薯”帶來糧食安全“增量”

  2020年11月的遂溪縣城月鎮石塘村,晚稻已經收割完畢。在粵黑合作示范項目“稻稻薯”生産基地,原本屬于冬閒田的數百畝水稻田中,農民正熱火朝天地種植馬鈴薯。

  在廣東地區,很多水田在早造和晚造兩季水稻種植後,冬季閒置。所謂“稻稻薯”生産模式,就是利用冬季閒田,每年11月在水稻收割後開始種植馬鈴薯,次年3月收完。

  2019年,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支援下,黑龍江省綏化市萬奎縣龍薯現代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簡稱合作社)與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簡稱粵良種業)進行了合作。粵良種業將生産基地的710畝稻田租給合作社,探索“稻稻薯”生産種植。

  第一次的試種就取得明顯成效。

  如今已是合作社聯社理事長的常更國告訴記者,2019年每畝馬鈴薯收成2.5噸左右,總産超過1500噸。第一年試種産量偏低,改進後可能超過4噸。

  因為冬季的新鮮馬鈴薯就只有廣東有,市場售價好。常更國説,2019年一斤賣到1.6元到1.8元,除去種植成本,一畝能掙3000多元。

  粵良種業副總經理郭榮發説,“稻稻薯”項目還可培肥地力。合作社在種植馬鈴薯過程中大量使用有機肥,一畝地使用雞糞達700斤,這明顯改善了土地肥力。第二年早造水稻化肥需求量減少了一半,且每季水稻增産三四十公斤。

  常更國説,“稻稻薯”模式生産時間僅3個月,合作社農民每人能掙兩三萬元。且遂溪本地農民也增收,冬種馬鈴薯使當地農地租金從200多元漲到600元以上。同時,合作社雇用當地百姓種植,一年發工資超過200萬元。

  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再次提出,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東説,“稻稻薯”項目發展空間很大,有助于廣東和國家的糧食安全。僅湛江可利用的冬閒田就超過百萬畝,江門、陽江和惠州等地區也可種植,就算種不到100萬畝,如果能發展到50萬畝,帶來的糧食增量也很可觀。

  即使按一畝地産2.5噸馬鈴薯計算,50萬畝土地就可産125萬噸(12.5億公斤)馬鈴薯。種植馬鈴薯後的水田一季增産30公斤水稻,兩季就可增産60公斤,50萬畝水田就可增産3000萬公斤糧食。

小馬鈴薯撬動大格局

  “稻稻薯”生産模式,可以在現有資源要素約束下、現有耕地基礎上,為我國糧食安全增添保障。同時,也為創造性開展粵黑對口合作,推動東北振興帶來啟示。

  “稻稻薯”已成為粵黑合作項目。2018年制定的《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對口合作重點工作計劃》提出,加強兩省在基地建設、農業經營、三産融合、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理念和先進經驗交流,引導黑龍江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廣東省擴大馬鈴薯基地建設。

  7年過去,合作社有成員掙錢超過百萬元。但李亞文認為,“北薯南種”不僅是讓黑龍江農民掙了錢,更重要的是改變了人。

  李亞文説,東北人到冬天習慣“貓冬”,認為不是做事的時候。以前有些人是“小錢不稀罕,大錢掙不來”,到冬天除了喝酒打牌,無事可做。經過幾年熏陶,很多農民認識到就算是小錢,每天有錢掙,也比在家待著強。之前動員農民來廣東沒人來,現在哪怕不能回去過春節也有人搶著來。

  “以前合作社的農民種地,看隔壁種什麼掙錢就跟著種什麼。來廣東幾年後,學會先了解全國市場資訊,再選擇種什麼。”常更國説。

  在遂溪的馬鈴薯馬鈴薯種植基地,記者看到,為了方便工作,合作社農民住的都是田邊集裝箱改建的臨時房間,馬鈴薯收完就要拆走。相比窩在家裏溫暖的炕上,條件其實很艱苦。

  但為什麼大家還要爭著來?“因為有奔頭、有希望、有動力。”李亞文説。

“薯中文章”仍需更多支援

  目前“稻稻薯”已受到廣東農業部門重視,去年提供了400萬元支援資金,並幫忙引入了一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推進“稻稻薯”生産模式的規模化、産業化和信息化。合作社也準備在湛江建8-10個基地,擴大到1萬畝,並引入加工企業。

  但才起步的“稻稻薯”要全面推開,還面臨土地流轉、産業鏈形成和本土化帶動地方農民參與等難題。

  一些基層幹部建議,一方面需要地方幹部充分認識到“稻稻薯”作為粵黑合作示范項目的糧食安全價值和經濟作用,不能將其與普通農業産業等而視之。不論是大規模從當地農民手中短期流轉冬閒田,還是當地農民、合作社集中種植馬鈴薯,都離不開地方政府部門的引導、支援和協調。

  另一方面可考慮將“稻稻薯”納入廣東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從2018年開始,廣東開始大規模推進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基本實現每個農業縣至少有一個現代農業産業園,形成了“百園強縣、千億興農”格局,快速推動了鄉村振興。

  目前這一政策仍在推進,有關人士建議加強對“稻稻薯”的引導,在其符合標準後申報廣東、甚至國家現代産業園支援目錄。

  雖然目前遂溪當地已有種植大戶看好“稻稻薯”前景,並主動提出參與其中,但相對而言,“稻稻薯”在當地的知名度仍較低,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借樣板案例解釋未來收益,形成全社會參與粵黑對口合作的氛圍。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