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科學帶兵,“水兵搖籃”裏變化多

2017年11月17日 09:09:58 來源: 解放軍報

    走進新時代,兵員素質提升呼喚科學施訓,信息化裝備要求科學育人。海軍東海艦隊某訓練基地——

    科學帶兵,“水兵搖籃”裏變化多

    針對新兵成長的環境和性格特點,該基地心理服務隊的“知心姐姐”們下連隊、進操場,見縫插針地開展心理服務,疏解新戰士在訓練管理中的心理壓力。 楊  帆攝

    “這裏沒有大海,但大海的每一朵浪花在這裏匯聚;這裏沒有軍艦,但軍艦的每一塊鋼板在這裏鍛造……”

    這是寫在東海艦隊某訓練基地營門口的標語。每年,東海艦隊的新兵都會來此新訓,淬火成鋼,再走上艦船,走向大洋。

    入營一個多月後,站在這幅標語前,大學生新兵劉百岩覺得自己身上有了點“鋼”的成色。

    當初,劉百岩的訓練成績在新兵營墊底。前不久,新兵營組織“新兵向前衝”闖關競賽,他的訓練成績排名第三。按照規則,他當選班裏的訓練小教員,並具備了參評營訓練標兵的資格。

    劉百岩的蛻變不是個例。近年來,大學生新兵比例逐年增加,今年,該基地新兵中大學生士兵佔比高達68.5%。如何幫助這些學歷高、思想活的新戰友係好軍旅“第一粒扣子”?該基地推行科學的管理、訓練和心理培育,使之成為催化高學歷兵員向高素質軍人轉變的關鍵之舉。

    新訓中,實戰化訓練實行科目按周推進、內容逐項過關、品質滾動發展,這種類似競技闖關的訓練法,讓常玩網絡遊戲的劉百岩充滿了熱情。

    除此之外,數據分析、模擬艦員、心理行為測試等更多的科學手段也運用到新兵的管理教育中。這些創新做法及其在新兵身上産生的“化學反應”,成為這座“水兵搖籃”裏的一道道亮麗風景。

    新兵每人一本成長手冊——

    用數據給空白軍旅繪張最美藍圖

    剛入新兵營,奚夢磊就領到一份《新兵訓練成長手冊》,記錄新訓期間個人資料、自我分析、日常行為規范、理論學習、實作訓練等10個部分的資料資訊。

    “現代企業大都採用員工培養方案,學校裏老師就給我們介紹過這樣的例子。”大學學管理專業的奚夢磊沒想到這樣的科學管理理念已走進了軍營。

    “這個手冊只是構建新兵能力素質模型的一個環節,目的就是精準化培育,為下一步新兵崗位分配、個人發展方向提供參考依據。”基地主任周強國介紹,能力素質模型包括新兵主體、測評軟件、考核題庫、成長手冊等4個部分,將能力素質指標轉變為可見、可測的行為特徵。

    “結合手冊裏的內容,我們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論證,由此制訂針對性的教育訓練方案,並緊貼訓練進程,更新內容和數據。”奚夢磊新兵連的指導員盧養超介紹。

    盧養超辦公桌上,還放著一摞問卷。這些問卷依據行為描述命題,設計了理論考試、問卷調查、實作考核、心理檢測4種題型,共有29套題庫,每套題庫分為個人自測、戰友互測和組織評定3類。

    新兵入營後,營裏組織理論考試,測驗顯性能力,開展問卷調查、心理檢測,衡量隱性素質;中期組織問卷調查,綜合反映新兵現實表現;後期則組織新兵隊列動作、軍事體能、反恐防暴等9項技能實作,評判新兵能力水準。

    盧養超拿出奚夢磊的問卷結果。入伍以來,奚夢磊的成長變化有目共睹。

    最初,他的心理檢測結果表明性格較為內向,不善于表達和與人交流。對此,專業心理咨詢師為他制訂了個性化心理服務,帶兵骨幹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係列幫扶措施,指定其他戰友與他結成互助對子,互幫互教共同進步。很快,奚夢磊消除了對新環境的緊張和畏懼,訓練積極性大幅提高。

    為更廣泛地發揮數據分析作用,該基地搭建了網絡平臺,配齊數據採集設備,創設數字化測評條件,制訂個性化訓練方案,通過分段分批測驗,動態記錄新兵成長軌跡,及時調整訓練培養方案。

    “這為新兵更好地與艦艇工作崗位對接提供了更科學精細的支撐。”一名帶兵骨幹認為,這些數據模型能為新兵的空白軍旅繪出最美藍圖。

    入營即上模擬化艦艇——

    走向深藍的夢想從兵之初起航

    初入海軍新兵營,許傑鋒處處覺得新鮮:每幢樓前擺著艦艇舷梯,宿舍樓前操場也被粉刷成甲板樣式,值更臺設置在“甲板”上,救生圈懸挂在外墻、走廊,船用平衡儀、戰鬥組織係統圖和戰鬥人員編組等艦用標識非常醒目。

    隨後,他被班長孟帥領到了模擬的“溫州艦”,住進了“兵艙”。

    應該説,許傑鋒對軍營並不陌生。2014年9月,還是一名大三學生的許傑鋒參軍入伍,到陸軍某部服役了兩年。退伍返校,今年剛一畢業,從小就有上艦艇、闖大洋夢想的徐傑鋒選擇了再次入伍當海軍。

    在這個新兵營,日常集合、部署工作全部由哨音信號改為艦艇鈴音,日常上下樓梯、過樓道全部靠右行進。耳濡目染之中,徐傑鋒很快找到了當水兵的感覺:“海味生活已經開始,我們從這裏就開始一步一步走向大海……”

    兩年來,該基地全面推行“一營一艦”管理模式,一個新兵營作為一艘艦艇,按照艦艇部隊要求設置,讓新兵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由“新兵”到“艦員”的轉變。

    徐傑鋒所在的營被命名為“溫州艦”,新兵床鋪上噴印著敲擊信號、戰位標誌和戰鬥號碼,根據房間功能功用不同,張貼著“險”“閉”“令”“警”等標識。雖然沒有第一時間登上真正的艦艇,徐傑鋒心裏還是十分興奮。

    艦艇部署化管理不僅僅是稱呼和氛圍上的轉變,更深層次的是要讓新兵按照艦艇生活規范作風養成。為此,該基地進行了一係列大膽嘗試,把訓練科目融入戰鬥部署,把管理工作融入日常部署,定期組織部署化訓練和部門操練,強化新兵艦艇意識,固化人員行為規范……

    “通過這幾個月的新兵訓練,將來我會很快適應戰艦上的生活。”徐傑鋒對未來滿懷憧憬。

    新訓骨幹共用帶兵日記——

    點滴關愛澆鑄海上勁旅“合格鋼板”

    當上副班長,佩戴著“紀律標兵”的胸牌,上海交通大學在讀研究生、新兵張光明精神抖擻。

    “剛入營時,我可是個‘刺兒頭’。”談及入伍以來的經歷,張光明毫不諱言。在大學學習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張光明喜愛軍艦,當初填入伍志願時,他毫不猶豫選擇了海軍。可軍營與校園環境的巨大反差,卻讓他一時很難適應。

    “不適應是正常的,我們一起努力。”困難時刻,區隊長賈旭向他靠了過來。區隊長的理解、寬容和手把手幫帶,很快讓張光明重新振作起來。這一轉變過程被賈旭詳細記錄在了《帶兵日記》裏。

    作為基地的帶兵骨幹,多年來,賈旭一直堅持寫帶兵日記,把常見的思想疏導、訓練傷預防以及訓練方法總結等都記錄下來。

    如今,這樣的《帶兵日記》已在基地全體新訓骨幹中推廣和規范。結合大家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基地定期梳理總結並匯編成冊,幫助帶兵骨幹共用好經驗好做法。他們還在隊務會、骨幹會議等場合,組織大家交流帶兵心得、拓寬頻兵思路。

    在這樣的交流中,今年,該基地幾名取得心理咨詢師資格的女幹部組成心理服務小分隊,成為大家熟悉的“知心姐姐”。針對新兵成長的環境和性格特點,“知心姐姐”們下連隊、進操場,見縫插針地開展心理服務,疏解新戰士在訓練管理中的心理壓力,很受歡迎。

    前不久,新兵營組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討論交流會。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品味基地營門的那段話,大學生新兵周福強聲情並茂地説:“每一滴雨水都需要合理引導才能百川歸海,每一塊礦石都需要科學鍛造才能百煉成鋼,經過新兵營淬煉磨礪,走出營門的我,一定能成為祖國海上勁旅的一塊過硬鋼板!”(陳國全 代宗鋒 秦佳華)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743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