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揭秘“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

2017年11月09日 12:00:35 來源: 中國青年報

    10月16日至20日,美韓兩國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從參演裝備和演習內容來看,海上反特種作戰、航母護航、防空、反潛、導彈預警、海上攔截為此次演習的重點課目,演習意在強化美韓聯合應對朝鮮核導威脅的協作能力。對韓國而言,借軍演打磨近年來提出的“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才是其核心目的。

    “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的發展與演變

    所謂“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是韓國軍方針對朝鮮核導威脅推出的自主遏制和應對理念,與近年來朝鮮核導危機的持續發酵有著直接的聯繫。

    2009年朝鮮進行第二次核子試驗並發射“光明星2”衛星,為應對朝鮮導彈威脅,韓國軍方首次提出“三軸體係”概念。其核心是構建用于懲戒報復的陸、海、空精確打擊武器平臺,重點發展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隱形飛機和無人機,以及水下攻擊型核潛艇。

    2016年朝鮮連續進行核子試驗。同年7月,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首次提出應對朝核威脅的“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該體係包括“殺傷鏈”係統、“韓國型導彈防禦係統”和“玄武”係列導彈體係。同年9月朝鮮進行第六次核子試驗後,韓國軍方正式提出以打擊朝鮮最高指揮部為目標的“大規模懲戒報復作戰”概念,在“玄武”係列導彈體係的基礎上增加了組建“斬首特種部隊”的內容。至此,“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正式出爐,形成由“殺傷鏈”係統、“韓國型導彈防禦係統”及“大規模懲戒報復作戰”組成的戰略戰術體係,集打擊、防禦和威懾功能于一體。

    2017年5月文在寅政府上臺後,一方面主張加強與朝鮮交流合作,重啟南北對話;另一方面強調以絕對國防優勢實現朝鮮半島和平,要求韓國軍方加快部署“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

    文在寅在多個場合表示,將在任期內不遺余力地推進“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的構建,要求國防部加快制定詳細的計劃,以確保有效應對朝鮮核導威脅,進而推進韓國國防體制改革。

    “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如何運轉

    按照韓軍的構想,在掌握朝鮮發動導彈襲擊跡象時,韓軍將首先啟動“殺傷鏈”係統,打擊朝彈道導彈發射設施;發現導彈來襲時,啟用“韓國型導彈防禦係統”實施攔截;出現朝鮮核武攻擊徵候等嚴重威脅時,實施“大規模懲戒報復作戰”,對朝鮮最高指揮部實施斬首和清除行動。

    “殺傷鏈”係統集探測、識別、決策、打擊于一身,強調發現朝鮮核導威脅徵候時實施先發制人打擊。按照韓軍的設想,“殺傷鏈”全程作戰時間30分鐘,要求1分鐘內探測發現朝鮮核導設施、1分鐘內識別目標坐標、3分鐘內選定攻擊武器並下達攻擊命令、25分鐘內完成目標攻擊任務。

    韓軍的打擊手段已初具規模,形成了可覆蓋朝鮮全境的陸海空三維立體打擊能力。韓國陸軍裝備有“玄武-1”(射程180公里)和“玄武-2A/B”(射程300公里~500公里)型地對地彈道導彈,以及“玄武-3A/B/C”(射程500公里~1500公里)地對地巡航導彈。韓國海軍裝備有“海星-2”(射程為1000公里)陸攻巡航導彈和“海星-3”潛射巡航導彈(射程2500公里)。為應對朝鮮潛射導彈威脅,韓國海軍還提出了“水下殺傷鏈”設想。韓國空軍則通過升級F-16K主力戰機,採購美F-35A 隱身戰機、“斯拉姆-ER”、“金牛座”空射巡航導彈,以及“斯拜斯”-2000、GBU-50、GBU-54精確制導炸彈,提升戰機性能和精確打擊能力。

    “韓國型導彈防禦係統”由預警、指揮通信、攔截等子係統構成,主要攔截高度在40公里以內的彈道導彈和飛機。目前已基本具備了覆蓋朝鮮全境的反導預警能力,但在攔截手段上尚存在不足。

    韓軍導彈預警雷達體係主要由兩部以色列制“綠松”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宙斯盾”艦載AN/SPY-1D(V)三坐標相控陣雷達構成。“綠松”雷達有效探測距離為500公里,兩部雷達交替使用可實現對朝鮮全境全天候不間斷探測。“宙斯盾”艦載AN/SPY-1D(V)雷達最大探測距離為1000公里,可同時監控500公里范圍內1000多個目標,通常在韓國東海及西海海域實施偵察,能效彌補“綠松”雷達的探測盲區。

    反導攔截係統是當前韓國反導力量的短板所在。由于韓軍的48部“愛國者-2”防空係統及“宙斯盾”艦載SM-2導彈攔截成功率較低,韓軍計劃升級現有“愛國者-2”防空係統,使之與“愛國者-3”導彈相容,並計劃在2020年前部署100余枚“愛國者-3”型導彈,使韓國導彈防禦係統具備在40公里高度范圍內攔截朝鮮導彈的能力。

    “大規模懲戒報復作戰”在繼承了“殺傷鏈”遠端精確打擊能力的同時,更強調特戰力量對朝鮮最高領導人實施“斬首行動”,阻止朝核武攻擊。目前韓軍特戰部隊主要為韓國陸軍特戰司及其下屬707特戰部隊、韓國海軍水下爆破隊等。韓軍計劃在2022年前配裝類似美軍MH-47或MH-60-類型的特戰專用直升機,與美軍特種作戰部隊開展聯合特種作戰訓練。

    打造“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的三重考量

    一是推動韓軍體制改革,打造新型作戰力量和聯合作戰體係。

    2017年韓國《國防白皮書》提出,要在美韓聯合防禦體係的基礎上構建韓國自主的綜合防禦體係,其具體舉措就是構建應對朝鮮核導威脅的“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 文在寅上臺後,也多次強調國防改革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強力推進韓國國防與軍事體制改革。他先後任命出身空軍的鄭景鬥和出身海軍的宋永武,分別擔任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議長和國防部長。由海空軍出身的將領同時領導韓國軍隊,這在韓國建軍以來尚屬首次。

    由于“韓國型三軸作戰係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都不是由單一軍兵種承擔,而是集結了陸海空的最精銳力量,只有整合各軍種作戰優勢,通過充分的情報支援才能形成體係作戰能力。對軍隊高層將領的調整,反映出文在寅政府意在以“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為支點,逐步脫離韓國軍隊以陸軍為主的舊模式,強化海空軍,打造應對未來戰爭的新型作戰力量和聯合作戰體係,推動韓國國防改革加速展開。

    二是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提高韓國在美韓軍事同盟中的獨立性。文在寅曾擔任盧武鉉政府幕僚長,在安保政策方面也繼承了盧武鉉自主國防的執政理念。韓美曾達成協議于2012年4月17日將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韓國,受朝核危機和國內因素影響,該協議在李明博和樸槿惠政府任內不斷推遲。文在寅甫一上任,就明確提出要從美國手裏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

    8月20日,文在寅在出席參謀長聯席會議議長離就任儀式時強調,“為了加強懲戒朝鮮核導挑釁和自主防衛能力,他將履行所有職責和許可權,在早日建成‘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和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方面不遺余力。”韓國國防部長宋永武也表示,將擇機盡快從美國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使韓軍具備主導作戰能力,並發展互補而穩固的韓美同盟。

    在文在寅政府的國防政策中,構築“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絕非一般性的軍事問題,而是直接關係到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和發展對等的美韓同盟關係這樣的重大主權問題。

    三是以“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為抓手,提高韓國國防工業的競爭力。韓國一直大力推進軍工産業發展,將其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14年韓國國防出口額達3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但韓國始終未能擺脫核心國防工業依賴歐美國家的局面。韓國引進德國技術研發的“張保皋”級潛艇,在韓國自主生産之後問題頻發。作為“韓國型三軸作戰體係”中“殺傷鏈”核心裝備的“玄武-2A”導彈,近期因不明原因發射墜海,其表現實在很難讓韓軍放心。韓軍的偵察監視體係受制于裝備水準,戰略情報獲取也嚴重依賴美軍。

    正如文在寅在10月17日的“2017首爾國際航空航太暨軍工業展覽會”開幕式上所言,“韓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具備維護和平的力量,為此迫切需要確保強有力和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力量”。文在寅政府希望在“韓國型三軸作戰係統”建設的牽引下,通過在戰場情報偵察監視、網絡中心戰、武器裝備研發、防空反導、特種作戰等多個領域的跨越式提升,進而打造韓國的自主國防力量。(慕小明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糾錯】 [責任編輯: 韓松豫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9736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