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物理學家-2”:先下手為強的“決鬥魚雷”

2017年08月16日 20:25:52 來源: 科技日報

    自問世以來,魚雷在歷次海戰中取得了輝煌戰績。二戰中,魚雷甚至擊沉了近半數的艦艇。“于無聲處聽驚雷”成為魚雷最好的詮釋。

    近日,俄羅斯媒體報道稱,在裝備新型“物理學家-2”通用大深度自導魚雷之後,俄羅斯的第四代核潛艇北風之神級和白蠟樹級能在被敵方艦艇發現之前,在任何潛深發射魚雷並摧毀對方,攻擊范圍包括潛艇及航母在內的各種目標。

    軍事評論員黎曉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物理學家-2’魚雷是‘物理學家-1’的改進型,也被稱為‘物理學家-2000’或‘罩子’,計劃在今年投入批量生産。根據俄媒體報道,改進後的魚雷最大航速達到65節,最大航程達到60千米。其性能指標已經可以滿足反航母作戰的需要”。

    性能滿足反航母作戰需要

    提到“物理學家-2”魚雷,必須先談談蘇聯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制的“物理學家-1”魚雷。

    黎曉川介紹,“物理學家-1”魚雷是一種熱動力通用魚雷,可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艇,1986年開始研制,一直到2015年才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是一種533毫米通用重型魚雷,長7.2米,重2200千克,戰鬥部300千克,最大航速55節,最大航程約50千米。特別是,全雷資訊控制中心按控制一體化原則將雷上所有係統的資訊連接,構成統一資訊空間,先進的演算法使該型魚雷具有了一定的人工智慧能力。與“物理學家-1”相比,“物理學家-2”重點改進了自導係統和動力裝置,增加了航速、航程和對目標的捕獲距離。

    “必須要提到的是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並裝備的650毫米超大口徑魚雷。發展這種魚雷,主要目的是利用其‘雙五’的機動能力,即50節最大航速和50千米航程,滿足反航母作戰需要。但在發展第四代核潛艇過程中,俄羅斯不再發展650毫米魚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在533毫米標準口徑魚雷上,已經能夠實現‘雙五’甚至‘雙六’的指標,比如‘物理學家-1’和‘物理學家-2’。”他説。

    航速更快、航程更遠

    盡管具體指標尚未公布,但據稱這種魚雷的性能優于美國最先進的Mk48 Mod7魚雷,它噪音更小、速度更快、射程更遠,可殺傷包括潛艇及航母在內的各種目標。

    記者了解到,MK48魚雷是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研制、70年代開始批量裝備的一型533毫米口徑的熱動力重型通用魚雷。目前,MK48在美國海軍的現役型號主要是Mod6型和Mod7型。其中,Mod6型魚雷長5.86米,重1680千克,戰鬥部295千克,最大航速55節,最大航程約38千米。而Mod7型魚雷在保持Mod6型基本性能的同時,大幅度提高了在水聲條件復雜淺水域作戰能力,通過在自導係統中換裝通用寬頻聲吶係統,從而在50米的淺水域航行時,導引頭仍能夠準確判斷出目標的航向和方位。

    “‘物理學家-2’在綜合性能上優于Mk48 Mod7型,是完全可能的。”黎曉川説,“我認為主要是在發展時間上的後發優勢,畢竟,後者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裝備部隊,前者才計劃在今年投入批量生産,性能不更優反而不正常。具體來看,‘物理學家-2’相比Mk48 Mod7的最大優勢在于其更先進的動力係統以及所帶來的更強的機動性能,至于其他方面應該是各有千秋。”

    為此,俄羅斯媒體甚至將“物理學家-2”魚雷稱為是“決鬥魚雷”。報道稱,在現代潛艇戰中,先開火的一方將取勝,這種魚雷能為俄潛艇提供壓制對手的優勢。

    對此,黎曉川認為,“報道中把‘物理學家-2’稱為‘決鬥魚雷’,可能是記者自行創造的一個非專業名詞,主要是想拿當年在歐洲貴族階層和美國西部牛仔之間所流行的‘決鬥’,來形象地類比這型魚雷相對于同類裝備的先進技戰術性能,如能夠做到先敵開火、一擊必中、擊中必毀”。

    熱動力技術可滿足俄軍事需求

    記者了解到,“物理學家-2”魚雷未來將替換海軍所有電動力魚雷,而美國海軍現已完全放棄電動力魚雷。那麼,為什麼現在美俄都更青睞于熱動力魚雷?

    黎曉川認為,“就當前最新發展態勢看,俄羅斯和美國海軍在魚雷動力發展的技術路線上正在趨同于熱動力,進而給人造成一種熱動力正在成為魚雷動力發展的主流的印象。但實際上,長期堅持魚雷發展熱、電並舉的俄羅斯之所以在現階段發展熱動力魚雷,是因為從滿足軍事需求的角度看,其電動力技術難以實現軍方所要求的以‘雙五’或‘雙六’為代表的技戰術指標,而只有熱動力技術才能實現”。

    “實際上,在歐洲一些國家,隨著新型電池技術的發展,新一代電動力魚雷已經在航速、航程等基本性能上接近甚至超過先進的熱動力魚雷。因此,鑒于當前魚雷的熱動力技術和電動力技術均呈現著巨大的發展活力,兩條技術路線在未來還將長期並存。”他説。

    黎曉川指出,“隨著未來海戰場上新一代艦船和潛艇攻防性能和生存能力的不斷提高,魚雷未來將朝著大深度、高航速、遠航程、低噪聲、高精度、智能化、高毀傷、通用化、係列化和模組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對各種水下和水面目標構成更大威脅”。(張強)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68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