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牧星人”王寶華:27年為衛星“保駕護航”

2017年06月23日 09:43:46 來源: 解放軍報

    王寶華,女,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測控技術部副總工程師,先後參與40多次大型衛星測控任務,承擔國家重大預研和工程建設項目10余項,獲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2010年,被評為“巾幗建功先進個人”。

    茫茫太空,浩瀚無垠,像一部“天書”,蘊藏著無窮的奧秘;一顆顆人造衛星遨遊太空,像一位位“使者”,傳遞天地間的話語。

    這些衛星看似“高大上”,實際上卻很“嬌氣”,太空中任何突發情況都有可能將其置于險境。

    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常常仰望星空,用心守護著一顆顆衛星安全運作,他們就是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牧星人”。

    作為“牧星人”,王寶華和衛星打了27年交道,對待衛星如同自己的孩子,衛星的一舉一動王寶華都有“心靈感應”。

    有一次,在執行某型號衛星測控任務中,工作剛滿10年的王寶華,還是一名遙控操作手。衛星發射後,值班員突然報告:“儲箱壓力急速下降,超出正常范圍!”

    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大家焦急地等待下一步指令。王寶華鎮定自若,迅速編寫出各種指令。

    “關機!”指揮部一聲令下,王寶華迅速把準備好的指令輸入,僅用幾秒鐘就重新控制衛星飛行。

    “好險!如果當時再晚幾秒,衛星就會偏離控制范圍,不能正常入軌。”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王寶華仍心有余悸。

    衛星搶救,對測控人員來講是一場“天地營救”的攻堅戰,強度高、壓力大、節奏快,對技術水準和身體素質都是巨大的考驗。航太測控涉及幾十個主幹學科、數百個專業、幾千個崗位,每一個環節都不允許出現疏漏。

    2010年,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計劃測控中心需要對衛星進行首次軌道控制。王寶華細心地發現衛星高壓氣路壓力參數異常,經過分析判定為衛星氦氣泄漏,便將情況迅速報告給指揮部。

    “進行應急變軌!”指揮部發出指令。

    參試人員都清楚,這對衛星是至關重要的“搶救”,如果失敗,衛星的氦氣將泄漏殆盡,最終完全失效。

    執行應急變軌的發動機一點火,衛星就出現姿態不穩定、抖動頻繁等情況,最終被迫緊急關機,第一次應急變軌的最佳時機眼看就要錯過。

    “必須變軌,否則衛星會失去搶救機會。”王寶華迅速對控制參數進行修正,不到一分鐘,發動機再次點火。

    幾分鐘後,指揮大廳播報:“第一次應急變軌成功!”隨即,大廳裏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意味著鑫諾六號通信廣播衛星已脫離“生命危險”,測控人員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後續搶救工作。

    近年來,隨著我國在軌衛星數量不斷增加,衛星異常情況處理也變得更加頻繁。盡管王寶華對衛星測控工作已不再陌生,但她始終堅持每一次發射都是從零開始,從嚴把關,謹慎細心。王寶華常説:“衛星如同我們的孩子,是有生命的,每一條曲線、每一串數據、每一個字符,都是它們的語言,它們在太空翱翔,我們在地面為它們‘保駕護航’。”(鄒維榮、趙金龍、楊亞洲)

【糾錯】 [責任編輯: 韓松豫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9639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