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從文職人員足跡感知強軍脈動

2017年05月24日 13:58:57 來源: 解放軍報

    原標題:強軍征程上,他們一樣步履鏗鏘。他們,見證歷史,投身時代,書寫榮光——從文職人員足跡感知強軍脈動

    足跡之朱日和

    在演訓場上擔負影像拍攝制作任務的經歷,讓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教員胡洪平見證了實戰化訓練新氣象——用鏡頭記錄“強軍戰場”

    “對抗演練現在開始。”隨著總導演一聲令下,朱日和練兵場上頓時硝煙彌漫,戰車轟鳴,我扛著錄影機迅速登上導播車,跟隨部隊奔赴“前線”。

    我叫胡洪平,是南京陸軍指揮學院資訊管理中心的一名教員,這是2016年7月我參加“朱日和·全軍陸軍實戰化集訓”的一幕。

    2011年4月,我被學院聘為文職人員,主要從事攝影攝像以及教育視頻制作等技術保障工作。2012年,學院首次擔負全軍首長機關指揮對抗演習保障任務。面對單位人員少、任務重的現狀,來院不足一年的我主動請纓參加保障工作,白天在演習現場“戰鬥”,“長槍短炮”不離身;晚上在電腦前“熬戰”,加班加點整理白天搜集的音視頻資料。鏡頭前,整個對抗演練過程中扣人心弦的畫面被我一一定格;戰場上,軍人那股韌勁和拼勁深深觸動了鏡頭之外的我。正是靠著這股勁頭,我圓滿完成了“首秀”,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從那以後,我便與“短兵相接”的演訓場結下了不解之緣。2012年至2016年,我先後奔赴廣西、雲南、西藏、內蒙古等地,幾乎踏遍全軍主要作戰部隊和訓練基地,在“最前線”記錄演訓場上的真實面貌。

    2013年,全軍首支專業藍軍在朱日和組建,“草原狼”開始“嗜血成長”。在3年多時間裏,他們與近30支不同類型的紅軍部隊交手,只有2次惜敗,創造了我陸軍對抗演練史上的奇跡。作為見證者,我的內心激情澎湃,“只有實戰的磨刀石,才能砥礪打贏硬功”。透過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演習瞬間,我見證了部隊向戰鬥力聚焦、向實戰靠攏的足跡。面對完全陌生的作戰地域、貼近實戰的戰場環境、真打實抗的強大對手、前所未有的高強難度,來自全軍的精英團隊在這裏淬火成鋼、脫胎換骨。

    2013年和2014年指揮對抗演練中拍攝的一組對比畫面,讓我至今記憶猶新。2013年,演訓部隊的一名軍官面對全新的一體化指揮係統不知所措,急得滿頭大汗,貽誤了大好戰機。一年之後,同樣是這名軍官,鏡頭下的他從容不迫,嫺熟地運用一體化指揮係統,準確把控戰場態勢、細致研判戰鬥情況、果斷下達作戰指令,流暢順利地完成了一整套操作。隨著實戰化訓練的不斷深化,官兵們能打仗、打勝仗的本領得到顯著提升。

    不斷變化的還有演習評估和臨機導調機制。以往,針對部隊演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專家點評時往往拉不下臉,更多的是避重就輕,甚至避而不談。向領導匯報結論時都是表揚為主,整個演訓的“含金量”大大降低,檢驗戰鬥力的“晴雨表”成了擺設。現在,專家借助專業打分係統進行科學客觀評價,對于表現突出的單位、突出的環節、突出的指揮員進行“精準表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回放式”剖析,一針見血地指出症結所在,並如實向各級通報。這一連串看似無情的舉動,卻是實戰化標準最有力的“末端落實”,也給所屬部隊訓練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參考依據。這樣的“嚴峻形勢”,也引起了連鎖反應。演習場上,雙方指揮官大都一臉凝重,高壓之下,徹夜難眠。看到這樣的變化,我對部隊的未來充滿信心。

    連續幾年親歷各大演訓活動,我深切地感受到,實戰化的訓風、從嚴從實的作風,讓部隊走上了戰鬥力躍升的快車道。

    作為一名文職人員,在保障打贏的道路上,我會時刻擦亮鏡頭、聚焦一線,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助力強軍興軍,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足跡之美國珍珠港

    首次參加“環太平洋”聯演的經歷,讓第413醫院護士長唐洪欽見證了中國海軍走出去步伐在加快——在國際舞臺展現大國海軍風范

    2014年6月24日,經過連續15天的漫長航行,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隨艦艇編隊在碧海藍天的映襯下,緩緩駛入美國夏威夷珍珠港。

    這是中國海軍首次參加“環太平洋”聯合軍演,也是我第一次出國執行任務。作為一名文職人員,我在和平方舟醫院船擔任ICU護士。

    入境後,我接到參加中美雙邊軍事醫學交流會的通知。交流會由中美雙方共同主辦,共有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12個國家的軍隊醫務人員參加。

    交流會既是相互學習借鑒的機會,也是展示工作能力的平臺。雖然我不是軍人,但是登上了這個舞臺,我就是人民海軍的一員。

    7月4日,我隨隊來到美“仁慈”號醫院船進行高級創傷生命支援培訓交流。第一個交流課目是氣管插管,美方軍醫詹姆斯現場詢問:“有誰願意一試?”

    在我們的衛勤專項訓練中,氣管插管操作是必練必考課目,一年前我還在上級組織的比武中拿過名次。我想現在可不是發揚“孔融讓梨”風格的時候,便主動請纓上場。備物、擺體位、打開氣道……插管成功!連接模擬病員的電腦顯示屏上,“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上升到98%。在場的軍醫紛紛向我豎起了大拇指:“Good job(幹得好)!”

    在交流中,我發現很多外國醫護人員很好奇中國同行的水準怎麼樣。這個時候最好的表達方式就是“自信地做給他們看”。在接下來的“比拼”中,我和同事們又順利完成多個救護課目的演練。美軍護士蘇珊主動過來跟我交流:“看得出來,你的臨床操作能力非常強!”

    外國同行的肯定讓我自信,然而作為一名隨艦醫護人員,過硬的海上衛勤保障能力才是我們真正引以為傲的地方。

    作為“環太平洋-2014”聯合軍演的“重頭戲”,醫療救援演練吸引了多國艦艇參加,而和平方舟醫院船在演練中成為了當仁不讓的主角。

    演練開始!只見直升機、高速艇從和平方舟醫院船上同時出發,展開海空立體搜救,一名名渾身“血跡”的“傷病員”被陸續送來,接受治療。中國海軍出色的專業素養和醫療救護能力,贏得了參演的多國海軍一致稱讚。

    演練結束後,我站在和平方舟醫院船甲板上,眺望蔚藍色的大海,想到自己能在這麼大的舞臺上和世界各國頂尖的醫護人員交流學習,由衷感謝部隊的多年培養,感謝中國海軍走向深藍的偉大時代。往事不由得在腦海中一幕幕浮現。

    那是2002年,我參軍入伍,在海軍基層部隊擔任衛生員。在單位的支援下,我積極參加各類專業培訓,還獲得了浙江中醫藥大學護理學學士學位。2007年退伍後,帶著對軍營生活的眷戀,我通過應聘成為了解放軍第413醫院一名文職人員,繼續著自己的藍色夢想。

    2008年夏,我隨艦出海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當時的軍艦不但噸位小、信息化程度低,而且出海時官兵還要用塑膠桶自備淡水,炎炎夏日只能保證簡單的洗漱和飲用水,洗澡簡直就是一種奢望。

    而此次“環太平洋-2014”聯演,我方參演的海口艦、岳陽艦、千島湖艦、和平方舟醫院船,全是近幾年入列的新型艦艇,不僅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程度高,而且艦上的生活條件也大為改善,除去能夠24小時不間斷提供熱水外,還為官兵配備了專門的學習室、活動室、洗衣房和晾衣房……今昔對比,我不禁感慨萬分,打心底裏為人民海軍迎來的大發展感到自豪。

    在接下來的演練和交流中,我係統了解了美“仁慈”號醫院船醫務人員編配方案和醫療救援流程,結合我海軍護理人員核心能力素質進行研究,撰寫了《基于遠洋衛勤保障任務的護理人員核心能力體係構建與應用研究》一文,後來獲得軍隊醫療科研成果三等獎。

    “環太平洋-2014”聯演結束的那一天,參加演習的各國軍艦整齊有序停靠在珍珠港碼頭,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朝陽下迎風飄揚。作為一名文職人員,作為和平方舟醫院船白色醫療方隊中的一員,那一刻,一種強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自信源自強大的祖國。(周小舟、本報記者劉亞迅整理)

    足跡之俄羅斯、巴基斯坦

    多次隨隊參加中外聯演聯訓的經歷,讓空軍裝備研究院翻譯林東鋒見證了中國空軍跨境練兵躍向新高度——“雄鷹”飛出國門礪本領

    近幾年,我作為軍隊翻譯人員有幸參加中巴聯訓、中俄聯演。常年與中外指揮員、飛行員一起工作學習,見證了中國空軍走出國門的堅實印記。

    2016年5月,我隨隊赴莫斯科參加“空天安全-2016”中俄首次首長司令部聯合反導電腦演習。演習指揮部要求全程使用俄方研制的倣真係統,這對我方參演人員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在我們翻譯人員的有力保障下,我方僅用三次短時間培訓,便熟練掌握了演習係統的操作使用,成功開展火力及預警資訊協同訓練,圓滿完成演習任務。總結會上,作為翻譯人員,我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3個月後,我再次隨隊奔赴俄羅斯,參加“航空飛鏢-2016”競賽。

    “航空飛鏢”國際競賽是一項由俄羅斯舉辦的、檢驗各國飛行員綜合素質的賽事,我國空軍每年都會派出強大的隊伍參賽。自2014年以來,我連續3年隨隊負責保障工作,見證了中國空軍從駕駛俄制裝備到駕駛國産裝備對抗世界先進戰機的跨越。

    “航空飛鏢-2016”競賽首次設置了大規模對地目標打擊課目,大大增加了賽事的難度。競賽過程中,我國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進入預定空域後,迅速建立攻擊航線,淩空投擲航空炸彈準確命中目標,隨後4枚火箭彈更是全部命中靶心,一舉斬獲轟炸機組亞軍,贏得了觀摩人員的陣陣掌聲。我們翻譯人員全程跟隨保障,時刻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有時忙得連去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高標準完成了地面勤務工作,確保了各個環節高效快捷地運轉。看著外國友人頻頻豎起大拇指,我們內心非常滿足。

    中國和巴基斯坦空軍聯訓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每次參訓人員和機型在變,聯訓課目和地點在變,但聯訓目的始終如一:相互學習借鑒,提升實戰化訓練水準。

    那是2014年,拉菲克基地。中巴空軍聯訓如期進行。巴方派出的大多是年輕飛行員,他們自信、富有進攻性,且實戰經驗豐富。在雙方首輪空戰對抗中,由于我方飛行員一時跟不上對手的戰術思路,有些被動。

    “看不到差距,就不會有進步和提高。”中國空軍飛行員斬釘截鐵地説道。他們連夜重新研究對手,認真“復盤”分析前一階段聯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適應實戰環境,空中態勢很快發生了改變。對抗演練中,受雷達覆蓋死角影響,通信曾一度中斷。指控大廳裏,我方指揮員沉著冷靜,指揮調度密碼鏗鏘有力。飛行員從容不迫,不差分毫地完成預定任務。

    最終,勝利的消息接踵傳到指揮大廳,在場的人都激動不已。在後續的中巴聯訓中,我方不斷學習外軍經驗,虛心與巴方飛行員交流心得體會,戰場意識有了較大提高。

    中國空軍與世界多國空軍組織開展了一係列聯演聯訓和軍事交流活動,提升了實戰化訓練水準,增強了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外國空軍和國外公眾對中國空軍的了解認同。作為翻譯人員,我們願意一直追隨中國空軍的航跡,為他們更好地飛向遠方提供優質服務保障。(李良泰、底偉、尹廣恩整理)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17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