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今天,我們怎麼 看待“提幹生”

2017年05月22日 09:44:47 來源: 解放軍報

    在人民軍隊的序列裏,有這樣一個人才群體,他們就是優秀士兵保送入學成長起來的幹部,俗稱“提幹生”。“提幹生”和軍校生、國防生以及近年來剛剛出現的大學生士兵提幹幹部一樣,是我軍幹部隊伍的主要來源渠道之一。盡管隨著我軍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提幹生”在幹部員額中的比重已經大大減少,但他們在部隊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卻一點不小。如何看待、怎麼培養“提幹生”,是部隊各級領導機關必須直面的一個時代課題。

    一如既往重視。有些領導總覺得“提幹生”沒有發展後勁。殊不知,人民軍隊從建軍之初到改革強軍的今天,歷經無數次改革和人才結構的調整,“提幹生”作為幹部隊伍重要組成部分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更應該看到,“提幹生”們在軍營圓夢時所迸發出的巨大力量,不僅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希望,更成為驅動部隊發展的源動力之一,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社會青年投身軍旅、報效祖國。

    與時俱進看待。過去對“提幹生”,大家的習慣印象是“飛毛腿”“神槍手”“老黃牛”。殊不知,隨著我軍人才選拔標準的不斷提高,今天從優秀士兵中遴選出來的“提幹生”,能力素質早已隨部隊建設的“水漲”而“船高”。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他們,我們就會發現,如今的“提幹生”群體,跟軍校生、國防生群體一樣,人才輩出、高手如雲。像曾升銓、何祥美、向南林、降巴克珠等典型,他們既是兵中的驕子、部隊的驕傲,更是時代的典型。

    一視同仁培養。不可否認的是,“提幹生”因“出身”的原因,往往年齡大、學歷低、起步晚,成長的路上往往更加“脆弱”。這就要求各級領導機關在培養“提幹生”時,必須要一視同仁,不能因慣性思維而刻意“回避”甚至“忽略”。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機遇,對于學歷起點較低的“提幹生”來説,成長機遇就更少了,有的人甚至可能就只有一次。本期記者調查中一個標兵連長因錯過一次學習的機會而抱憾離開軍營的故事,在基層部隊並非個別。

    當前,我軍現代化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深入推進,武器裝備和新型作戰力量快速發展,對拓寬人才培養渠道、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解決了如何看待的前提之後,更關鍵的就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在頭腦中撕掉固有的“標簽”、打碎“條條框框”,統一按照新型軍事人才的選拔標準選優去劣、優中選優,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顧此失彼,為“提幹生”公平提供選送入學、任職培訓、豐富經歷等機會。如此,方能激勵“提幹生”群體不斷奮進,從而培養出一大批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劉建偉)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1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