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築夢九天一年間——記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天舟一號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

2017年04月25日 19:20:0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海南文昌4月25日電題:築夢九天一年間——記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天舟一號任務“01”指揮員王光義

    李國利、劉遠航、王玉磊

    天舟一號目前正在與天宮二號進行推進劑補加,但5天前發射時王光義那洪亮的倒計時聲音仍在耳邊回響。

    “5、4、3、2、1,點火!”在同樣的地方喊著看似相同的密碼,外人很難知道這位天舟一號任務“01”指揮員不到一年時間裏的付出。王光義是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發測站副站長,主要負責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的統籌謀劃、指揮決策和技術總體等工作,曾參與航太發射任務50余次,是2016年長徵七號首飛時的“01”指揮員。

    在天舟一號飛行任務中,他再次擔任“01”指揮員。事實上,長徵七號首飛結束後,王光義就開始了天舟一號任務的準備工作。他説:“我們航太人只有兩種狀態,執行任務和準備執行任務。”

    “火箭是一樣的,參試人員變動很小,為什麼還要花大力氣進行準備?”記者問。

    “對長徵七號遙二火箭來説,這是首次應用發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零窗口’,也就是分秒不差地將火箭點火升空。外表看似相同的火箭,狀態變化也很大。”王光義解釋。

    “01”指揮員,是航太發射任務時的“大管家”,既要有豐富的任務經驗,還要有扎實的技術功底。王光義説,在發射任務前階段,“01”指揮員要負責對崗位人員培訓考核,指導編寫總體文書,對相關設施設備檢查,如果發現問題,還要及時處理。

    天舟一號發射前,王光義與相關協作單位多次溝通,與各分係統指揮員按設備按崗位進行全係統比對分析,梳理出70多項狀態變化,改進地面設備20余項,優化測試流程10余項。

    特別是針對發射前6分鐘可能出現的各種典型故障,他和同事們針對每一種故障模式寫清故障判據、明確指揮協同密碼、制定應急處置措施。

    “僅6分鐘的流程,我們足足討論了6個小時,就是希望用萬全之策確保萬無一失。”王光義説。

    天舟一號發射升空後,將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和推進劑補加。長徵七號遙二火箭起飛時間每提前或推遲一秒,都會增加自動交會對接的難度和風險。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瞄準“零窗口”發射,讓火箭準時點火升空,確保天舟準時準點入軌。

    近一年的時間裏,王光義常説的一句話是:“成功不等于成熟,首飛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

    在船箭對接中,以往船箭組合體在卸下吊籃後才能提供整流罩空調保障,飛船將在較長時間裏處于無環境保障的狀態,存在較大風險。為此,他認真分析船箭對接流程,提出新的整流罩空調保障模式,通過合理調整工作平臺狀態,在對接位置到位後就開始提前保障,無環境保障時間縮短到原來的四分之一,大大降低了設備風險。

    4月20日19時41分,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王光義的密碼聲中飛赴太空。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572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