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這邊“軍轉民” 那廂“民參軍” 陜西軍民融合協同創新

2017年03月22日 19:24:07 來源: 人民日報

    正在陜西西安航太小區裏散步的高大爺腳底突然一滑,卻聽“砰”一聲,高大爺身上的小馬甲變形了,下擺四周彈出個白色氣囊,與地面形成緩衝,高大爺起身拍拍土,又散起步來。原來,小馬甲裏藏著顆“智能芯”,能在500毫秒內快速反應。這是軍工企業航太科技集團四院研發的一款民用産品——穿戴式老年人跌倒防護氣囊。

    軍民融合讓高新科技不“高冷”,軍工技術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陜西,像航太科技四院這樣的軍民融合型企事業單位,已有500余家,涵蓋航空、航太、兵器、電子、船舶、核工業六大軍工領域,形成了廠、所、院、校相互配套,較為完整的科研、試驗、生産體係。

    遵循現代企業發展規律,走市場化、專業化道路,已成為國有軍工單位“轉民”的共識。“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讓人、財、物、産、供、銷更靈活,擺脫了制度僵化,員工的幹勁兒足了,企業‘闖市場’的能力強了。”西京電氣總公司企業發展部副部長陳偉表示。據了解,“十二五”期間,陜西省軍工單位累計實現民品産值2735億多元,年均增長15.55%。

    這邊“軍轉民”,那廂“民參軍”。截至目前,陜西民參軍企業達60多家,15家上市。

    “國際先進、國內空白、解決急需”——民營企業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産品定位,使其在軍工領域掌握了一定話語權。“‘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是目前規模僅次于國際空間站項目的人類科技合作計劃,其核心部位採用的尖端超導材料,近七成來自西部超導。”公司副總經理劉海明説,民企想在國防科技行業“分一杯羹”,産品必須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始終處于技術領先。

    據西安市工信委軍民結合推進處處長安祥林介紹,為推動産業集聚,西安先後成立了4個國家級開發區,建成了三大産業基地和七大園區。目前,西飛公司、西航公司等5家軍民融合龍頭單位的營業收入均已超過百億元。(記者王樂文、龔仕建)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5156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