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人大代表、軍委科技委主任劉國治中將:人工智慧將加速軍事變革進程

2017年03月08日 16:11:29 來源: 央廣網

    在人大解放軍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人工智慧”“創新驅動”“軍民融合”等熱詞成為軍隊代表討論的焦點。

    人工智慧離我們有多遠?創新驅動的瓶頸在哪裏?軍民融合到底該怎麼融?帶著這些問題,央廣軍事“兩會嘭嘭車”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軍委科技委主任劉國治中將。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發的人工智慧程式阿爾法在模擬空戰中擊敗了美軍資深飛行員(資料圖)

    人工智慧:人機混合是最高形式

    今年兩會,“人工智慧”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劉國治代表是我國著名的應用物理學家,長期工作在軍事科技領域,他説,我們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前夜,我們將進入智能化時代。

    劉國治回顧了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他説“人類技術發展多以增強能力、減輕負擔為主要目的,發展進程中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一次人類能力的飛躍,機械化延伸、增強的是人的體力,信息化延伸、增強的是人的感知力,從人類文明發展歷史看,下一個階段將是智能化,智能化增強的將是人類的智力,將是人腦主導的‘體力增強’‘感知力增強’和‘智力增強’。”

    人工智慧這一概念自1956年被首次提出以來,幾經起落,近幾年,有較大突破,很可能臨近拐點,將對社會、産業和國防産生越來越重要而廣泛的影響。

    劉國治説,智能科技及應用將進入快速發展期,“以後的發展可能會超乎我們的預期,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很可能進入一個爆發期。”

    目前,人們對發展人工智慧看法不一,有人認為人工智慧造福人類,也有人擔心人工智慧會造成大量失業?人工智慧到底是“洪水猛獸”,還是“人類福星”?劉國治認為,人工智慧給我們帶來的利將遠大于問題。人工智慧在某些專業技能方面比人腦有優勢,會超過人類,將會“搶走”一些人的工作,但最終不可能完全替代人腦,也不會全面超越人類,更不會威脅人類生存。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結合才能達到最佳,人機混合智能將是未來智能的最高形式。同時,劉國治強調,當前人工智慧是發展機遇,要抓住、加快發展,也要避免泡沫和陷阱,保持清醒冷靜。

    “去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發的人工智慧程式阿爾法在模擬空戰中就擊敗了美軍資深飛行員。”劉國治認為,人工智慧必將加速軍事變革進程,對部隊編程、作戰樣式、裝備體係和戰鬥力生成模式等都會帶來根本性變化,甚至會引發一場深刻的軍事革命。”

    人工智慧是誰也回避不了的大考,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劉國治説,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都要主動去適應。“面對顛覆性技術,要抓緊研究,提前布局,抓住彎道超車的機遇。你不顛覆就要被顛覆!”劉國治最後強調,我們現在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智能化的最終結果,我們不需要當預言家,要當實幹家,要瞄準遠處的山峰,扎實走好腳下每一步,奮力探索前行。

殲-15艦載機在遼寧號航母上進行起降訓練(資料圖)

    創新驅動:從解放生産力到解放創造力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提出,要“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劉國治代表認為,激發科技創新潛能,首先要瞄準如何解放創造力。

    “上世紀80年代,改革解放的是生産力,現在需要解放的是創造力。”

    劉國治認為,創新驅動最關鍵的是管理創新,要營造適合創新的生態環境。“只有不成功的管理者,沒有不合格的被管理者。科技創新首先要從管理上、機制上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他説,首先是要加強智慧財産權的有效保護,尊重原創;其次,在分配上要向腦力勞動者傾斜,建立相應智力貢獻分配機制。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制的“天河二號”超級電腦係統成為全球最快超級電腦(資料圖)

    軍民融合:科技天生就是融合的,沒有軍民之分

    軍民融合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劉國治認為,軍民融合不是簡單的“軍轉民”,也不是簡單的“民參軍”,關鍵是“共建、共用、共用”,具備平戰快速轉化的能力。

    劉國治強調,軍民融合首先應避免重復建設,他説“軍民融合不應該搞另起爐灶,否則將是更大的浪費。”其次就是要統一標準,“如果説沒有聯合的戰爭是一個地獄,那麼沒有統一標準的聯合戰爭,將會是真正的地獄。”

    談及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瓶頸,劉國治頗有感觸地説,“最難轉變的是觀念,最難突破的是利益。如果兩者同時存在,就更難,而且同時存在又是一種常見態。”(記者王亮 彭洪霞 孫利 婁思佳)

【糾錯】 [責任編輯: 蔡琳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3129504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