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7艘攻擊型核潛艇集體“趴窩”——英國海軍能持否?

2017年02月25日 09:11:21 來源: 解放軍報

    7艘攻擊型核潛艇集體“趴窩”——英國海軍能持否?

    綦 輝 張乃千

    “我多想再次回到大海,回到那寂寥的海天相連。”

    1930年被封為“英國桂冠詩人”的梅斯菲爾德14歲就做了水手,曾親眼見證日不落帝國馳騁汪洋的海上榮光。

    如今,國力不再,雄心尚存。英國海軍好似重回霧都般遭遇霧靄重重。這不,作為皇家海軍驕傲並倚為國之重器的7艘攻擊型核潛艇,日前集體“趴窩”,其他水面艦艇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如此“狼狽”,不禁讓人憂慮:“百年多病”的英國海軍,何尋遠方?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核潛艇服役周期通常25-30年,況且英國海軍3艘“機敏”級核潛艇實乃初出茅廬,最新1艘服役才不過2年。這種集體“趴窩”的小概率事件的發生,更印證了英國海軍的核潛艇現狀實在難上臺面。

    近年來,英國核潛艇每次出港都好似“泥菩薩過海”:2007年,1艘核潛艇航行至北極冰蓋下發生故障,艇員遇難;2010年,“機敏”號核潛艇在斯凱島附近擱淺,損傷巨大;2016年,機敏級核潛艇與商船相撞受損,檢修後卻又忘記打開安全閥門,隨後“帶病”環繞大西洋執行任務。

    此外,英國海軍所有核潛艇採用的反應堆設計都遠遠落後民用核能標準,高濃鈾堆芯壽命甚至已到“耄耋”之年,發生災難性事故的潛在風險極大。

    我們不妨為英國核潛艇“懸絲診脈”。本來,核潛艇的建造和使用需要高超的建造技術、高昂的維護費用和高水準艇員。如今,這“三高”卻在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

    英國核潛艇唯一的制造廠——巴羅造船廠,擁有世界級的結構焊接工或管道焊接工。但是,這些技術領域內十分熟練和富有經驗的人員由于沒有訂單而越來越少。英國國防委員甚至已經得出“英國現在的核潛艇制造和技術基礎,處在維持一種必要的陸上潛艇工業的最低水準”的結論。

    要想對症下藥,非得拿出雄心壯志的潛艇採購時間表。而這對于長期堅決執行“不出口核潛艇”和“僅從本國公司為海軍購置艦艇”政策的英國來説,無異于天方夜譚。結下的苦果就是各類艦艇故障頻出、入役遲緩且造價奇高。英國軍工企業和海軍都成了受害者。

    真正病入骨髓的,很有可能是英國海軍自身。

    一方面,這幾年英國海軍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能拿得出手的驅逐艦和護衛艦數量已降到19艘。在沒有找到後續廉價替換産品的情況下,英海軍準備將手中所有的“魚叉”和“海賊鷗”導彈全部退役,艦載直升機發射的反艦導彈也因缺錢而暫停,“掃描鷹”無人機也因合同到期無力續約而終止。

    另一方面,這幾年英國海軍忙著推出各種未來艦艇新構想,卻忽視了海軍發展的連續性。就拿航母來説,唯一一艘“卓越”號退役賣給土耳其,不久前被肢解。預計新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要到2017年才能正式加入海軍現役,而等艦載機等配套裝備陸續配齊,真正形成戰鬥力估計要到十年以後。這種漫長的等待,恐怕,只有對手等得起。

    其實,之所以會在人們心中留下嚴重衰落的印象,相當一部分原因是英國海軍的過往太輝煌。雖説目前已無法與美國海軍相比,但英國海軍依舊是少數幾支有能力進行遠洋作戰的“藍水海軍”之一。

    這不,新年剛過,英國國防部就高調宣布2017年為英國“海軍年”。緊接著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下一代巡邏艦“福斯”號、首艘26型護衛艦也忙不迭開啟“下餃子”節奏。盡管困難重重,英國海軍依舊在向著規模精幹、比例均衡、裝備先進、具備一定作戰能力的目標前進。

    當再次揚帆駛向遠方之際,梅斯菲爾德的詩歌一定會再次回蕩在英國海軍耳畔:

    “我一定要再次回到大海……像海鷗,像鯨魚,獵獵的風像一把鋒利的刀!”

【糾錯】 [責任編輯: 楊茹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9129495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