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那是一段青春無悔的歲月——清華學子與“大功三連”的故事

2017年01月13日 17:02:4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石家莊1月13日電題:那是一段青春無悔的歲月——清華學子與“大功三連”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玉山、楊慶民

  2017年1月10日,新年將近,清華大學博士生李衝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作為“大功三連”的一名退伍兵,到人民大會堂參加連隊先進事跡報告會。

  “一朝三連兵,終身三連人!”平頭短發、自信陽光,已退伍兩年多的李衝,言談舉止間依然洋溢著軍人所獨有的陽剛氣質。

  從清華學子到三連戰士,李衝的人生轉折發生于5年前的那個秋天。

  2012年9月,正在清華大學讀碩的李衝做了一個讓家人和同學都覺得“意料之中”的決定:報名參軍。

  閱讀軍事刊物、收看軍事節目、談論軍事掌故——從小到大,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李衝一直對部隊充滿向往。

  那一年,隨著國家對在校大學生入伍一係列優惠政策的相繼出臺,大批優秀青年走進火熱軍營。據教育部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大學生參軍入伍熱情高漲,僅網上報名人數就超過20萬人。

  然而,“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的現實之間總是充滿矛盾。

  剛跨進軍營時,李衝和許多新戰友一樣,困惑重重:日復一日的高強度訓練、不能隨便使用手機網絡、大事小情都要報告……

  “沒有個人時間,沒有個人空間,沒有個人意志……”回首三連往事,李衝坦言自己那時思想波動很大,“每天就是練體能、上教育、整內務、搞訓練,我甚至開始懷疑,這樣過兩年值得嗎?”

  陸軍某部“大功三連”所在部隊的前身是毛主席親手締造和領導的“紅一師”,戰爭年代曾4次榮立大功,和平建設時期3次被授予榮譽稱號。

  走過90年風雨歷程的中國軍隊,擁有眾多像三連這樣的優秀連隊。它們如漫天繁星,交相輝映著這片廣闊的天空。這其中,以學理論著稱的“大功三連”,獨享一件引以為傲的“傳家寶”——“煤油燈精神”。

  40多年前,三連官兵白天參加國防施工,晚上點著煤油燈在坑道裏學習毛主席著作的事跡享譽軍內外;40多年來,這盞不熄的“煤油燈”,始終薪火相傳,引領著連隊戰鬥力建設與官兵成長成才。

  置身于這樣一個榮譽等身的優秀連隊之中,李衝一開始卻覺得有些“格格不入”:“入伍前,對社會熱點、時事焦點也很關注,但對政治理論不大感興趣,覺得學理論沒什麼用。”

  對于象牙塔裏的莘莘學子而言,這似乎並不是大學生李衝一個人的感受。可是現在,他來到了軍營,士兵李衝必須做出改變。

  從無感到熱衷,李衝的改變,起始于三連的一次“士兵講壇”——用兵言兵語闡述黨的創新理論,是三連多年來雷打不動的習慣做法。

  而這個講壇,也是三連官兵思想碰撞的舞臺:每個人都可以走上講臺,主動表達想法,自由分享感悟。

  2013年,在連隊氛圍感染和幹部骨幹的鼓勵下,李衝作為新兵代表第一個走上“士兵講壇”,圍繞“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主題,引經據典,説古論今,贏得了陣陣掌聲。

  “沒想到第二個走上講臺的老兵楊中堂,用的全是大白話,聯繫實際緊密,道理通俗易懂,掌聲更熱烈。”從沾沾自喜到如坐針氈,坐在臺下的李衝忍不住悄悄打聽楊班長的來歷,“沒想到他只有初中文化。”

  清華生比不過初中生,雖然沒人議論,但這樣的差距和鮮明對比,讓李衝自己倍感壓力。

  他開始沉下心來,像連裏的老兵那樣,制定學習計劃,一有空就到圖書室翻閱理論書籍,摘抄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要點,寫體會筆記,和戰友交流心得……

  “日子一天天過去,沒想到越學越有興趣,越學眼界越開闊,幹工作也越來越有勁頭。”理論的魅力,信仰的力量,漸漸擦亮了李衝觀察世界、認識問題的眼睛,也幫助他逐步解開入伍之初的種種困惑:作為軍人,如果不把個人前途命運與強軍夢緊緊結合在一起,就不是一名合格軍人;作為清華學子,如果不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有愧于百年清華積淀的家國情懷。

  “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習主席係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創新理論,引領著李衝以及許多和他有相似經歷的年輕士兵,一步步走出迷茫,走向堅定。

  兩年間,李衝逐步成長為連隊的理論骨幹、優秀士兵,實現了從一名地方大學生向一名合格軍人的轉變。

  2015年10月,回到清華大學繼續讀書的李衝被保送為博士生。通過係統學習習主席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他選擇“國家金融安全”作為研究課題。

  “盡管這是一個比較偏僻、難出成果的研究領域,但卻是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需要。作為三連的兵,我有責任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繼續衝鋒。”李衝説,這是一場新的“士兵突擊”。

  清華學子與“大功三連”的故事,不僅發生在李衝一個人身上。

  劉剛,清華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從三連退伍回校後,連隊“見紅旗就扛,見第一就爭”的精神始終激勵著他,先後兩次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參與發表SCI論文近十篇。

  郭乾坤,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係水資源管理專業碩士生,當兵期間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士兵。如今已參加工作的他對老連隊充滿深情:“三連培養了我的團隊意識。在三連當過兵的人,到社會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除了他們,門良傑、周宇、楊力康、羅宏圖……這些清華學子也曾先後走進“大功三連”,激揚青春,揮灑汗水。

  據統計,近4年來,共有7名清華學子相繼到三連服役,兩人參加比武競賽並奪魁,5人立功受獎,其中一等功1人,二等功1人;近4年來,三連先後迎來41名大學生士兵,個個都是理論骨幹,人人受到表彰獎勵。2015年,三連被共青團中央和解放軍原總政治部確定為“全國大學生實踐基地”。

  “生命裏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會感到珍貴。三連是我人生的又一個‘清華’,它給了我青春的成長、人生的力量,那是一段青春無悔的歲月!”李衝説。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婷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4129445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