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銳讀丨彌足珍貴的歷史記憶

2016年12月17日 15:57:18 來源: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

    彌足珍貴的歷史記憶

    ■遲浩田

    魯海同志送來記述其父親徐煒同志生平事跡的書稿《磨礪——徐煒將軍的戰鬥歷程》(解放軍出版社),請我寫幾句話,我欣然應允。

    徐煒將軍是三十八軍的老同志,二十六軍的老政委。戰爭年代,他身經百戰,特別是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他率領三十八軍“紅軍團”——第三三七團血戰龍源裏,堵住了美軍南逃北援的最後一道閘門,為三十八軍贏得“萬歲軍”的榮譽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本書以豐富的史料、真摯的感情、生動的文筆,翔實記述了他所走的革命的、戰鬥的、進步的人生之路。

    如同許多老同志一樣,徐煒同志的革命生涯是崢嶸多彩的。地下工作、公開工作,他都做過。筆桿子、槍桿子,他都拿過。機關、基層、部隊、院校等多種崗位,他都工作過。他受過表揚稱讚,也曾遭受誣陷打擊。他經受了秘密鬥爭、艱難困苦、槍林彈雨、政治風浪和思想改造的磨礪,是經歷坎坷、歷盡風浪、久經考驗的老戰士。

    磨礪出信念。徐煒同志從苦難的經歷中認識到:共産黨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只有跟黨走,才有光明的前途。1937年,他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抗日遊擊隊,後受頑固派的排擠,結夥“一百單八將”出走。到徐州後,奉黨的指示,到友軍去做秘密工作,進一步認清了反動當局的本質;他從老同志對黨忠誠和英勇鬥爭的精神中,深切地感受到共産黨人不滅的信念。1940年,他從友軍撤出,回到黨的懷抱,戰鬥在濱海根據地,以後鏖戰遼沈,轉戰平津,揮師南下。又從鴨綠江打到漢江南岸。“文革”中,他到人民日報社工作,曾被當成“走資派”圍攻批鬥,以後又被打成“假黨員”受到誣陷,但始終保持著對黨的堅定信念和赤膽忠心。

    磨礪出奉獻。徐煒同志參加革命後,為黨的事業和民族解放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他曾五次負傷:聖公山戰鬥,與日寇拼殺時從懸崖上掉下摔成重傷;沂蒙山反掃蕩,他率隊突圍時被打成重傷;臨沂攻城,他率突擊隊冒著炮火衝上城墻時被打傷;四平攻堅,他帶領五連攻佔大紅樓,被炮彈炸傷;漢江南岸守備戰,他在紅三連陣地指揮時,被飛機炸傷。他一生中患過兩次重病:一次是1938年支援武漢會戰的路上患惡性瘧疾,由于缺醫少藥,差點不行了;另一次是1959年上政治學院時患重症肝病,已報了病危,後又搶救過來。他頑強地同病魔作鬥爭,帶病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磨礪出才幹。徐煒同志善于學習,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是一名軍政兼優的領導幹部。他在友軍做兵運工作時,團結友軍共同抗戰,機智地與特務和叛徒作鬥爭。在五十七軍獨立旅(因統戰需要保留原名)當組織科長時,堅持政治建軍,做好改造舊軍隊的工作,受到羅榮桓同志的接見。1942年精兵簡政,他下連當指導員,帶出兩個能攻善守的過硬連隊。當教導員時帶全營血戰四平城,受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和縱隊的表揚,個人榮記二等功。當團政委時,帶領 “老四團”打了許多大仗、硬仗、惡仗、勝仗,團隊涌現出被志願軍總部授予“屢戰屢勝”榮譽稱號的“紅三連”、戰鬥英雄郭忠田等英模集體和個人。回國後,他先後擔任師、軍職領導幹部,在部隊建設、搶險救災、支援地方等工作上也多有建樹。

    徐煒同志長我幾歲,入黨也早。抗戰時期,我們都在山東根據地,他在濱海,我在膠東。原來“一百單八將”中的很多同志,如他的入黨介紹人張戰戈等,都是我的戰友。1945年,他所在的部隊從膠東渡海到東北,為加強力量,我們膠東軍區主力團有一部分同志也編到他那個部隊。“文革”中,我到北京軍區工作,他在三十八軍和軍區軍政幹校擔任領導職務。此後,我們經常在一起開會,工作聯繫多了,常促膝長談。他不計名利,任勞任怨,厚道正直,敢講真話,這些品質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磨礪出思想,出智慧,出成果,出人才。人生重磨礪———徐煒同志的軍旅生涯就是證明。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他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我以為,它無論是作為我軍在中國共産黨的絕對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幸福而進行的艱苦卓絕鬥爭歷程中一些剪影,還是作為一名老戰士堅持理想信念的戰鬥足跡追蹤,都是很珍貴的,是深入開展黨史軍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和作風不可多得的寶貴教材。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獻身強軍強國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憬杭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4089201